如今的秭归县城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三峡大坝之上,熠熠生辉。

摄影王罡

远在归州的秭归老县城,早已沉没江底,悄无声息。

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秭归人对老县城还有记忆。

据说,秭归县城(不同时期称谓不同,如州府)在历史上多有迁徙。

有史料记载,三国时期刘备为了给兄弟关羽报仇,从蜀中东进伐吴,在归州设帅府而修筑土城。北魏地理舆志学家郦道元《水经注江水》记载:“又东过秭归县之南,……县城东北依山即坂,周回二里,高一丈五尺,南临大江。故老相传,谓之刘备城,盖备征吴所筑也。”

后来,秭归县城曾搬迁到长江以南的旧州河一带。明朝嘉靖四十年(公元年),秭归县城“久雨基地陷裂,城仓倾圮”。

时任知州郑乔上报朝廷准允后,县城又回迁到江北古城旧址。同治版《归州志》记载,“旧城原在大江之南,嘉靖四十年地忽陷裂,城垣倾圮,因迁江北。”

民间还有这样一个传说,当时对于秭归县城是旧地重建,还是回迁江北,官员、民间人士争论不休,有人出主意说,取江南、江北两个地方的土称重量,哪里的土重些就在哪里建城。江北的人为了县城回迁,用了一点心思,他们在土中掺入铁砂,江北之土就重于江南之土了,这样县城就回迁了江北。

老县城背靠卧牛山,卧牛山主峰海拔米,因山上有一巨石,像牛一样卧在山垭中,故此得名。老县城墙很像一个开口向着卧牛山的大葫芦,有人将老县城叫做“葫芦城”;又因城墙全部用大青石砌成,也称“石头城”。

年归州古城。

年的归州城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老县城

上世纪七十年代老县城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县城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老县城

归州古城墙

秭归老县城是当时秭归全县的政治、文化、经济、交通中心,老县城东面延伸到大慈寺,东南面围绕城沱沿长江边发展,西面经恋爱桥直达卡子湾。

据说,明清时,老县城城与城外相通主要是依靠五个城门:东门、西门、南门、北门、鼎心门。二十世纪中叶,归州城的西门、北门和鼎心门旧貌难辨,只有东门(迎和门)和南门(景贤门)保持完好。

年迎和门

南门(景贤门)

景贤门曾立“归州”匾

老县城与长江并行的有一条路两条街,一条路即沿江公路,两条街即解放街与建设街。南门连接到西门的一条街,民间叫前街,正式名称为解放街,从东门连接北门的一条街叫后街,正式名称为建设街。

沿江公路从香溪开始依地势与长江并行,中与前街相连,上行至客运站后分岔,呈“ㄨ”形,左上至天灯堡,右上至后街,左下至水田坝。

前街长约米,宽约4~5米,是老县城的商业中心。副食品商店、餐馆、纺织品商店、百货商店、五金商店、商业局、旅社、邮电局、新华书店等,都在这条街上。

解放街

后街的街道要稍长一些,有两车宽,比前街略宽一点。后街的政府机关比较多,县委县政府就在这条街上,县政府大院临街开始是院墙,后来开辟成了门面。后街的政府招待所(俗称“大招”)主要接待县内外人员,秭归宾馆(俗称“小招”)主要接待贵宾,后来还有人武部招待所等。

老县城后街

秭归客运站位于北门沟,是秭归县城最热闹的地方,从县城到各乡镇的客运班车都是从这里发班,当时去往兴山的班次最多。

秭归客运站夜景

车站外卖橙子的商贩

前街与后街相连有两条南北向的上下街道,分别在县委大院东边与西边。东边的街道因过去谭姓人家多,人称谭家巷;西边的街道虽也是从前街起,它穿过后街略有一点偏移后直达后山,与后街近似形成“+”字,人称十字街,当时县城卖肉食的就集中在这条街上。

古城小街景

后街东端向南,有一个大广场。县城举办举办重大活动和体育比赛就在这个地方。广场旁是一座可容纳千人的电影院(大礼堂)。

秭归电影院

八十年代篮球赛

广场上的群众娱乐活动

县城东门与南门向东延伸,在县实验小学门前汇合后,形成一条街向东延伸约1公里,此街叫民主路。医院坐落于此。

古城民主路

老县城的长江港口在民主路环抱的江湾,当地人叫“城沱”。这里是秭归县城的水上交通中心。

当时,秭归人下宜昌、上巴东,沿江的泄滩、沙镇溪、青滩、茅坪等乡镇到县城主要是乘船往返。“江渝”、“江汉”等大型客轮并不在此处依靠,要乘坐这些客轮必须到香溪去转乘。

归州城沱旧照

江边停靠的船舶

屈原1号轮

“屈原3号”轮

后来建成了旅游专用码头,一些游轮可以停靠,游客可以在此下船参观屈原祠。

旅游码头

旅游码头停泊着旅游船

当年在江中仰望屈原祠

如今江边的屈原祠旧址

老县城的景点“九龙奔江”。江中共有九道巨大怪石群由西向东没入水中,如同九条巨龙呼啸着奔向长江,故称“九龙奔江”。

九龙奔江

老县城的景点张公桥。桥的西边有郭沫若手书“屈原故里”的牌坊,牌坊南侧有“楚大夫屈原故里”与“汉昭君王嫱故里”两块石碑。

试想一下,如果国家不兴建三峡工程,秭归县城不搬迁,不知道如今的秭归老县城会是啥模样?(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特别鸣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