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国圣地五台山巡礼见闻记
五台山不但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还是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它们分别是:中国五台山,尼泊尔蓝毗尼园(释迦牟尼佛诞生地),印度菩提伽耶(释迦牟尼成道处),鹿野苑(释迦牟尼初转法轮处),拘尸那迦(释迦牟尼涅槃处)。
五台山,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总面积.88平方千米。
《名山志》载:“五台山五峰耸立,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五台山是中国唯一一个青庙黄庙共处的佛教道场。目前共有寺院余座,其中政府依法登记开放的有80多座,台内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广济寺、万佛阁等,台外则有佛光寺、南禅寺、尊胜寺等。
进出五台山的道路本来有三条,西线经豆村至金阁寺进山;东线自五台山火车站(原繁砂河站)经鸿门岩进山;南线自五台县城经石嘴进山。目前因为道路修整,西线和东线全部禁行,只剩南线可以进山。进山票每人元,60岁以上老人、军人凭证件可免票。景区内道路平缓,公交、出租齐全,所有的停车场均免费对外开放,这在全国是不多见的。
每年的6、7、8月份到五台山的确是一种享受,温度基本上保持在20-26度之间,没有蚊虫叮咬,真的是最佳避暑胜地。更为重要的是佛家向来就有朝台一次,可抵五百年修行的说法,每年夏季来自内蒙、青海、藏区的信众以及国内外的佛教徒数以万计,再加上众多慕名而来的观光游客,汇聚起了五台山人潮如海的蔚然胜观。
南台顶普济寺山门坊己亥盛夏,暑后伏天,山下热浪撩人,应几位好友相邀,前往五台山避暑朝圣。我们一行将近五十人,也算是很大的一个团队了,安顿好行礼,首先奔着大白塔而去。
在白塔的下面,有一个广场公园,可以拍摄大白塔全景,不远处就是最近几年炒的非常火的五爷庙了。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五台山是佛国圣地,文殊菩萨应化的道场,怎么会跑出个五爷庙来,这究竟是何方神圣呢?
五爷是传说中的财神,龙王的第五个儿子,本相鳌龙,名叫圣衍。关于五台山五爷庙,当地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当年顺治在五台山出家,有一天康熙一路舟车劳顿赶往山西五台山,朝圣并寻找在此出家为僧的父亲顺治。
从台顶返回的途中,忽然一阵狂风吹来,顿时天昏地暗,沙石发出“拍拍”声响,众人当即迷失了方向。
康熙皇帝自然也有点紧张,但见眼前一片迷蒙,风沙迎面扑来。急切中,他忙闭上眼睛。恍惚中,见面前站立一人,黑脸金身,体魄健壮,大声问道:“我主何事惊慌?”康熙答道:“朕去中台寺庙朝礼已毕,正要返回,却遇狂风骤起,使我迷失途径。”黑脸人说道:“我主莫急,佛臣即刻引驾回宫。”等康熙皇帝睁开双眼,人已不见,眼前却出现一道亮光,仿佛有谁在黑暗中点燃了一盏明灯。众人顺着亮光赶路,顺畅地回到了行宫。
东台望海峰次日一早醒来,康熙皇帝自然想起了昨日朝台迷失方向的事,也忆起了那位救驾回宫的黑脸人,就与陪同他的僧人说了,问五台山寺庙有没有一位黑脸僧人?僧人想了许久,也没想起哪个寺庙有这样一位僧人。吃过早饭,康熙皇帝信步走出行宫,来到万佛阁。他登上五龙王殿,抬头一看,正中供奉的那尊黑脸金身塑像与他昨天见到的救驾人一般无二。
康熙非常激动,当下就说:“原来救驾脱险的就是你啊!朕封你为龙王菩萨。”说毕,还随赐半副銮驾,以显威严。敕封“人间第一财神”,总管人间所有财源,并将万佛阁更名为“龙五爷财神庙”,以佑天下苍生财运兴旺。也许正是有了龙五爷的佑护,才出现历史上有名的“康乾盛世”。后来,这一传说传扬开去,龙王菩萨的果位就确定了,也就有了今日越来越多的信众在五爷庙上香许愿的场景。
出五爷庙右行不远有“灵峰圣境”木牌坊一面,此即塔院寺入口。前行不远是售票处,五台山目前多数寺院是免票参观,有几座比较古老的寺院还需要门票,每人十元,同样是六十岁以上老人、儿童和军人可以免票。同行者中有很多是经常去寺院参加活动的,已经受了皈依,一看是出家人在卖票,马上笑嘻嘻跑上去问有居士证能不能免票?没想到卖票的师傅金刚一怒回道:“就凭你这句话,拿什么证来也要买票。”这位朋友被呛的无趣而回,我也感到不解,她们都是虔诚的信众,到寺院都会捐献钱物,为什么师傅却冲她发这么大火,便走上前去小心询问原因。
西台挂月峰这位师傅满脸不屑地说:“你见过有哪个寺院发居士证了,居士证是什么样子的,让她来告诉我?”
这下我终于弄明白了,原来是这位信众犯了个低级错误,可能是见到师傅太过激动的缘故吧!在内行的人面前说了句外行的话,他们信佛的人拜师父后会发给一本皈依证,是表明居士身份的信物。只不过是表述上的错误,没想到这位师傅的肝火如此炽盛,直接把方便之门关上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心存侥幸想着免票的事了。
五台山青庙(汉传佛教)和黄庙(喇嘛)寺院遍地林立,挑一些主要的参观完也就差不多了,想要全部看遍,恐怕没有十天、半月是不行的。另外一个重要行程就是朝礼五台顶了,不论是信佛的还是游客,好像都会安排去五个台顶观光。隋文帝更曾因感应下诏在五台山的五峰山顶上建寺,供奉五种文殊的化身,即:东台望海峰一望海寺一聪明文殊菩萨,南台锦绣峰一普济寺一智慧文殊菩萨;西台挂月峰一法雷寺一狮子文殊菩萨;北台叶斗峰一灵应寺一无垢文殊菩萨;中台翠岩峰一演教寺一孺童文殊菩萨。早期五个台顶并没有全部修通道路,特别是北台号称华北屋脊,海拨米,终年积雪不化,最难攀登。过去人们朝礼五个台顶都是徒步或三步一拜,一般要一个月才能完成。后来南、西、中、东四个台顶先后通车,可以包私家车前往,朝台也就轻松多了。
最近几年,随着国家旅游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五个台顶全部修通了道路,五台山风景区以安全为理由,分别在关隘处设卡,禁止自驾车和私人包车登临五台,所有游人、香客前往五台顶要么选择徒步,要乘车只能坐旅游公司的专车,每人票价是元,这实际上就是变相垄断,不接受也得接受。
包车早上七点半准时发车,不管你住在哪个酒店,他们都会上门接。朝台的顺序因为修路的缘故,现在只能是南台-西台-中台-东台,然后折返再到北台,最后回到台怀镇中心区。
五个台顶目前只有南台还是保留着最早的建筑,没有进行扩建,台顶上的普济寺山门是一个圆拱形,宽仅一米半,高二米。走入山门是弥勒佛像,前面除了拜垫仅剩一个人站立的空间,进出只有这一个门,熙熙攘攘的人群在门前排起了长队,真是想不到烧香拜个佛也要如此艰难。车离开南台往西台进发,五台山地处华北,山势浑厚而不陡峭,树木比较稀少,绿茵茵的植被犹如置身大草原,野花遍布,牛马成群,风景怡人。只是山路十八弯,车又东摇西晃,所有人都被颠簸的昏昏沉沉,再好的风光也变得索然无味了。
北台叶斗峰到达西台时正赶上起雾,人在云中行,顿时有了飘飘欲仙的感觉。此处正在扩建当中,没有围墙阻挡,牛马和人一起在寺里闲逛,既要抬头看路,又要顾及脚下暗雷(牛马粪便),如此神圣的宝地,却落得如此污秽不堪,想来菩萨的肚量真够宽大。中轴线西侧有一座刚刚建起的华严三圣殿,看上去比较高大敞亮,大家都蜂拥而入。我也跟着大家走了进去,看到殿堂内摆着一条长长的柜台,有两位尼姑正在售佛珠、香袋等纪念品。同行的很多人跑过去买香袋,一个三十元可以免费盖印留念。印是用石头刻的,上面有“佛法僧宝”四个大字,有几个人拿出随身携带的衣巾等也物想盖个印留作纪念。我看到排队等到人太多,两个尼姑有点忙不过来,便好心走上前去帮忙,当然也是为了顺便帮同行们盖一下。才盖了两个,其中有一个尼姑本来长得就不昨样,走过来凶狠地冲我吼叫:“买香袋才免费盖印,不然盖一个印要十元钱,我们都是规定好了的,你不要在这里乱盖好不好?”
为什么时候佛法竟成了买卖品啦?前来朝台的应该多少都是有点信仰,他们到了寺里都会贡献,盖个印图个吉祥而已,居然还要明码标价地要钱。原本心中存有的一点好感,至此荡然无存,从她们的脸上,我看到的再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洁,有的只是俗不可耐的市侩与势利。仔细想想却又感到释然,千里迢迢来是为了朝礼圣境、拜佛菩萨,她们也只不过是世人中的一员而已,换了衣服并没有换心,又何必去刻意计较呢!
台顶与山下的气温相差甚大,呆得时间稍长便觉凉意侵人。台顶上的条件看来要比山下艰苦的多,这一点从公共厕所就可以看出,都是挖了一个大坑,上面盖上石板,中间留了一条条宽十多公分的长缝,不但看着瘆人,而且臭味熏天。我看见好几个带着爱犬的游客,走进厕所一看,吓得赶紧抱起爱犬夹到腋下,完了都是逃也似的离开。相比之下,东台顶的厕所就更脏了,可能是看日出的人特别多的缘故,人走进去后哪味道浓的直呛鼻子,只能憋住气实在不行也只能用嘴呼吸了。游人如织为景区寺院带来了香火鼎盛的繁荣,但是也为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维护带来了挑战,否则真的会大煞风景。
中台演教寺大雄宝殿从早上七点半出发直到傍晚五点半才下山,整整十个小时,这一天的旅程不但累而且够漫长。值得欣尉地是我对五个台顶的历史总算有了个大概的了解,分别将五个台顶的情况简述如下,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东台名望海峰:海拔米,东台顶上“蒸云浴日,爽气澄秋,东望明霞,如陂似镜,即大海也,”故冠此名。由于海拔高,台顶气温低,盛夏时节,仍须穿棉衣。当年赵朴初登临赞云:“东台顶,盛夏尚披裘。天著霞衣迎日出,峰腾云海作舟浮,朝气满神州。”西台名挂月峰:海拔米,西台峰“顶广平,月坠峰巅,俨若悬镜,因以为名。”有诗赞曰:“西岭巍峨接远苍,回瞻乡国白云傍。孤峰岭翠连三晋,八水分流润四方。晴日野华铺蜀锦,秋风仙桂落天香。当年狮子曾遗迹,岩谷常浮五色光。”南台名锦绣峰:海拔米,此峰“顶若覆盂,圆周一里,山峰耸峭,烟光凝翠,细草杂花,千峦弥布,犹铺锦然,故以名焉。”诗人元好问赋诗赞曰:“沈沈龙穴贮云烟,百草千花雨露偏。佛土休将人境比,谁家随步得金莲?”北台名叶斗峰:海拔米,五台最高,有“华北屋脊”之称,其台“顶平广,圆周四里,其下仰视,巅摩斗杓,故以为名。”康熙皇帝赋诗赞曰:“绝磴摩群峭,高寒逼斗宫。钟鸣千嶂外,人语九霄中。朔雪晴犹积,春冰暖未融。凭虚看陆海,此地即方蓬。”中台翠岩峰:海拔米,其台“顶广平,圆周五里,巅峦雄旷,翠霭浮空,因以为名。”有诗赞曰:“群峰面面拥奇观,朝雨和烟积翠峦。策杖千山浑不倦,披裘六月尚余寒。苍崖碧嶂周遭合,古木黄沙四望宽。云雾渐看山半起,却疑身已在云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