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学、因病致贫的一个家庭努力摆脱贫困;
离开了扶贫搬迁安置点,来到县城的两代人,走上阻断贫困的新路;
大山里的三代人因她的“拼命”得到战胜贫穷的希望和能力……
这个春天里,他们正在全力以赴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一个家庭在努力
于黑暗中寻得摆脱贫困的光明
他的眼睛什么也看不见,但他心里的光明,照亮了一个贫困的家庭走向富裕的路。他坚信:“暂时的贫困不是永远的贫困。假如钱不用在教育上,不用在下一代身上,那是永远的贫困。”他骄傲地说到:“摆脱贫困,真的是一场不能输的战斗,我们已经打赢了!”
云南省会泽县娜姑镇落水村的盲人建档立卡户何发能(左二)一家合影(2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今年春节,云南省会泽县娜姑镇落水村的盲人建档立卡户何发能格外轻松,这是大儿子何仲华工作后第一个全家团聚的春节。
会泽县地处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山大沟深、基础条件差,全县的贫困发生率一度达47.99%。
在当地,何发能家是因学、因病致贫的缩影。年,何发能因葡萄膜炎导致双目失明,为治病花去数万元,供养两个儿子上学、赡养老人的重担压在了妻子夏元惠肩上。
贫穷在这个家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孩子两三岁的时候想吃糖果,只能捡起一张水果糖纸去舔舔。我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心里疼,一张糖纸能舔出什么味道?但是家里买不起。”何发能说起过往,一旁的夏元惠忍不住落泪。
年2月,记者第一次走进何发能家,当时他家还是破旧的土坯房,屋内没有什么像样的物件,旧彩电、破沙发也是亲戚送的,屋顶被烟雾熏得漆黑。
何发能的妻子夏元惠(右)与儿子一起聊天(2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为了供两个儿子上学,夏元惠省吃俭用,凑钱在家里养牛、养猪、养鸡,连鸡蛋也不舍得吃。念过中学的何发能、夏元惠两口子没有向贫困低头。
年7月,何发能的大儿子何仲华被北京大学录取,这对夏元惠来说既是希望,也是压力。幸运的是,北京大学、会泽县政府、爱心人士等给予这个家庭很大帮助,让何仲华顺利入学。
年,何仲华休学入伍,一方面锻炼自己,一方面帮家里减轻负担。“我在部队里很节俭,到年底给家里攒了将近元补贴家用。”他说。
今年春节前,记者再次来到何发能家。相比4年前,当地政府已将他家的房子进行了抗震加固,粗壮的钢梁让老屋更加安全,黑黝黝的屋顶换成了白色带花纹的吊顶。
“这几年的变化相当大,大儿子找着工作了,小儿子也考上大学了。家里的土地流转了一部分,每年有元收入。村里还安排我媳妇做保洁员,每个月有元收入。现在,我心里的压力也不那么大了。”何发能说。
何发能的大儿子何仲华背着行囊走在回家的路上(2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经过多年煎熬和努力,这一家人已经走过了最艰难的岁月。年,何发能家脱贫摘帽。年9月,何仲华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到云南省建水县的一所中学教书,有了收入后,他还能补贴正在西南政法大学读大二的弟弟。
今年春节,何仲华特意带了建水牛干巴、豆腐等年货回家团聚。“虽然我爸爸看不见他的世界,缺少了一片光明,但是对于我们来说,父母给我们的光明比太阳还温暖,而且我们会把这份光明继续传递给更多的人。”他说。
何发能的妻子夏元惠在家喂牛(2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何发能家是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缩影。年11月,云南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暂时的贫困不是永远的贫困。假如钱不用在教育上,不用在下一代身上,那是永远的贫困。”何发能说,“摆脱贫困,真的是一场不能输的战斗,我们已经打赢了!”
两辈人在奋斗
于改变中走出阻断贫困的新路
他们曾经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孩子的教育离开了扶贫搬迁安置点来到县城。这一个平凡又影响深远的改变,为两辈人寻得新的出路。“父母再苦再累,也要让娃娃读书识字,为什么要让他们读书识字呢?因为以前我小的时侯就没有上过学,不识字,没得文化,随便哪点去打工,都受文化的限制,没得文化,就找不着好的工作,所以我们在城里打零工,让娃娃去读书识字。”一位学生家长这样说。
永北镇第二小学校园一角
诞生于脱贫攻坚进程中的永胜县民族中学和永北镇第二小学,有一大批这样的学生,他们来自贫困家庭,格外珍惜获得教育帮扶的机会,不遗余力努力学习。他们的父母含辛茹苦、风雨无阻的辛勤劳动,只为让孩子们有一个更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让知识改变下一代的命运。
永北镇第二小学学生在做课间操
卢金梅是永胜县永北镇第二小学六年级二班的一名彝族学生,她哥哥在永北镇中学读书,她和弟弟在永胜第二小学就读,从卢金梅上学后,父母亲就离开了扶贫搬迁安置的程海崀峨平海村,一家人全部来到县城,父母就在县城的建筑工地上打工,卢金梅三姊妹到学校上学,一家人开始了打工、学习的生活。“目前,我们两口子都在建筑工地上干活,一个月做下来大约、元左右,娃娃的生活费、学费开支下来也没多少结余,但是为了娃娃们将来,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一直等到把娃供出来,上大学。”卢金梅的父亲卢斌说。令父母欣慰的是,卢金梅三姊妹都很懂事,学习很努力,成绩也很好。
永北镇第二小学校园一角
与卢金梅家一院之隔的伯父卢鑫家,情况与卢金梅家基本相同,他向记者讲述了他的“陪读”初衷。“娃娃在永北镇中学读书,父母再苦再累,也要让娃娃读书识字,为什么要让他们读书识字呢,因为以前我小的时侯就没有上过学,不识字,没得文化,随便哪点去打工,都受文化的限制,没得文化,就找不着好的工作,所以我们在城里打零工,让娃娃去读书识字。”
据了解,在永胜县范围内,像卢鑫、卢斌兄弟一样进行“陪读”的家庭共有多户,随着孩子们进城读书,孩子的家长也纷纷来到永胜县城,选择了“陪读”,在县城或外地打工。他们大都辛勤工作在建筑、环卫、保安、餐饮等服务行业,劳动强度较大,工资薪酬也不算高,但他们含辛茹苦、风雨无阻的辛勤付出,只为让孩子们有一个更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让知识改变下一代的命运。
三代人得到救助
于大山中生长出战胜贫困的能力
“我把那些姑娘一个个往回捞,哪怕我自己出钱,也一定让她们读书!”结束家访的张桂梅回到学校,全身疼痛难忍,连呼吸都困难。“我实在是太疼了,可我不放心这些孩子。”“新的一年,我的愿望是大山里的孩子们都能飞出去,飞得越高、越远越好。”张桂梅艰难地对记者说到。
华坪县地处金沙江腹地,山区面积占97%,2/3以上的大山在海拔米以上,散居着傈僳族、纳西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千百年来,贫穷带来的人口低素质,在山里循环往复。
山里人穷,穷在意识落后、文化落后。到华坪县中心学校任教后,通过家访,张桂梅发现,在家务农、外出打工或早早嫁人,是大多数女孩的共同命运。面对山区教育的“锥心之痛”,张桂梅说到“女孩的教育问题解决不好,就会陷入贫困女孩—贫困母亲—贫困下一代的恶性循环,所以救一个就是救三代!”
年寒假张桂梅又踏上了家访路
为了让贫困山区的女孩子能够有学上,张桂梅四处奔波筹措资金,克服了重重困难。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张桂梅的不懈努力,在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支持下,年9月1日,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终于建成并正式开学!
年寒假张桂梅又踏上了家访路
女高首届共招生人。她们大多来自山区,多数没有达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还有一些孤儿、残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残疾人员子女和下岗职工子女。但只要是女孩,只要还想上学,女高都向她们敞开怀抱。
年寒假张桂梅又踏上了家访路
“我把那些姑娘一个个往回捞,哪怕我自己出钱,也一定让她们读书!”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张桂梅孜孜不倦地播种教育脱贫、创造美好新生活的希望,并将这一希望撒向云岭山乡。
建校12年来,在没有入校门槛的情况下,女高高考本科上线率最高达到99%,综合上线率一直保持%,帮助名贫困山区女孩圆了大学梦。许多曾经的贫困生、辍学生、落榜生,如今考入了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知名学府,继续读研、读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闪闪发光。
年寒假张桂梅又踏上了家访路
张桂梅仍然在“拼命”!“必须让学生全部考上大学,而且要争取考上双一流大学。”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教学目标,张晓峰曾数次劝她降低标准。可张桂梅坚决不同意,“我们办女高的目的,就是要用教育改变她们的命运,如果只是混个高中毕业证,就失去了办女高的意义”。虽然13年来张桂梅和女子高中把个贫困山区女孩全部送进了大学,改变了她们及其家庭的命运。但她还是渴望有女子高中学生考上清华、北大。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他们正全力以赴
用行动和生命铸就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的平凡伟业!
云报客户端综合自:新华社、光明日报、“求是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