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江源般澎湃
——青海解放70周年英雄群像谱
也许你是在照片上见过他。身着中山装的他白发苍苍,看上去是那样的虚弱,但他沉静的面容上依然浮现出一个共产党员坚韧不拔的豪情;
也许你是在文章中走近他。一件夹克衫一穿就是十几年,一套老式家具一用就是半辈子,可弥留之际,84岁的他躺在病床,把自己省吃俭用留下的1万元,作为最后一次党费交给组织;
也许你是在网络上找到他。数字化的海量资料中,一个形象渐渐生动,一种精神慢慢浮现,他对理想信念的坚持与践行,他对生活对人民的深情与挚爱,让你收获感动,也收获精神的成长;
也许你是在生活中遇到他,在普通的岗位上演绎出“平凡与伟大”的内涵,用青春写下敬业的诗篇,用热血印证信念的坚定,用生命丈量责任的距离。
一段记忆,定格一个瞬间;一组群像,打开一部史册。
70年来,在青海走向繁荣富强的发展进程中,他们的力量,穿越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形塑着数百万青海儿女的心灵世界;他们的故事,历经了波澜壮阔的岁月轮换,雕刻出72万平方公里的精神年轮;他们的选择,伴随着激荡人心的历史变革,呼唤着我们铭记这些平凡而伟大的名字。
青海,不会忘记。
尕布龙。
初心凝聚力量,他们把百姓冷暖放在心上
“要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以一名党员的身份,为牧民群众的生活与幸福实实在在做点事。”
69年前,一个24岁的年轻人感受到解放后祖国各地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暗下决心。
他,就是尕布龙。从年6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就将自己完全交给了党,交给了他为之矢志不渝、奉献终生的伟大事业——为人民服务。在那个年代,这位老人不仅用他勤勉无私、艰苦朴素的一生,践行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还用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的情怀抒写了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的拳拳赤子之心。
18年的奋斗染绿了西宁市的南北两山;30年的奉献为来自基层看病办事的农牧民群众建起了一个温馨的“牧民店”;50年的坚守赢得了青海各族群众的爱戴;85年情怀抒写了一个共产党人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的拳拳赤子之心。
“我本来就是一个放羊娃,你们就是我的衣食父母,我为你们做点事,是对养育之恩的报答,是尽了自己的一点责任。”
尕布龙心中人民二字的分量,代表着一个崭新时代的道德向往。70年间,各族干部在高原追随着先辈的足迹,把人民幸福始终放在心上。
天河之南,大野苍茫。
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尖措魂牵梦萦的地方。这位县委原常委、原统战部长曾说过,衡量一个干部工作的好坏,首先要看群众是不是满意。那时,他正在优干宁镇担任党委书记。为了摸清镇上的实际情况,短短几周的时间,他走遍了全镇10个行政村。有的村子那时还没有通公路,有便道就骑摩托车,如果连便道都没有,就只能骑马……
“只有掌握基层牧民的实际情况,才能为百姓更好地服务。”尖措的座右铭正影响着更多的人。
年10月,省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处调研员、省组工干部培训办公室副主任马锁安到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台子乡哇麻村担任村第一书记。争取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引导贫困户大力发展以养殖肉牛、土猪、土鸡和种植当归、长白葱为主的特色种植养殖产业,昔日的贫困村在他的带领下,走上了一条发展致富、稳定脱贫的新路子。
春去秋来。他们从未离开过我们的视野,走出我们的记忆。岁月的洗礼,反而让他们的形象愈加清晰挺拔,愈加撼动人心。
廉福章工作照。
使命催人奋进,他们把高原建设抓在手上
“把我的骨灰撒到浩门河。”
这是海北藏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廉福章临终时的请求。直击人心的话语,饱含着老人对海北草原深深眷恋。
年到年在担任州委副书记期间,廉福章主抓经济工作。当时海北资源丰富,但发展滞后。上山下乡调研,走坏了一双又一双的鞋子。为了海北壮大石棉工业,他连续蹲点调研两个月,写出了《关于发展祁连石棉工业的调查报告》;外出开会考察,他抓住每一次机会学习交流,力求以他山之石攻玉。在他的推动下,上世纪八十年代,海北州化工厂、制药厂、毛纺厂等一批企业相继投入生产,掀起“抓生产、抓经济”的热潮。
“清廉为官无憾事,宽厚待人有佳声。”再一次品读这两句特意为廉福章写下的诗句,海北州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刘启甲思绪涌动。
年4月14日7时49分,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7.1级强烈地震。灾后重建期间,作为《玉树不会忘记》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为了用艺术的形式把“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抗震救灾精神体现出来,玉树州政协原副主席、州文联原主席昂嘎在冰冷的板房中反复构思修改文学台本直到深夜。即便身体抱恙,也毫不犹豫先后奔赴辽宁等地作好演出协调安排工作。退休后,这个对玉树发展心心念念的人仍向家人隐瞒身患肝癌的病情,继续发挥自己长期从事宣传文化工作的特长,在弘扬传承玉树优秀藏族文化工作中发挥余热、贡献力量。
马克思说过,人是人类历史的前提和产物,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正是千万建设者的接力,书写了青海70年来波澜壮阔的发展篇章。他们在不同时代,不断丰富着这幅奋斗画卷。
作为一名普通的劳动者,西宁市城北区市政公用服务中心服务科副科长赵红霞为我们标定了“平凡与伟大”的坐标系。25年来,她长年与粪池为伴,时时与恶臭为邻。清掏污物,疏通水道……平凡之中蕴藏伟大,细微之处方显精神。
作为一个坚定的共产党员,原玉树州公安局副局长、交警支队支队长王成元为我们计算出“自我与他人”的公约数。拒绝调回省厅的他,靠着一大堆胃药,身着整齐的警服,奔波在结古镇的大街小巷,让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融为一体,释放出强大的正能量。
作为一个年轻的生命,青海省见义勇为英雄代富财为我们澄清了“有限与无限”的辩证法。勇救落水同学不幸身亡的感人事迹告诉我们生命有限,但生命的宽度、广度与深度,却是无限的。代富财用短暂的生命完成了从有限到永恒的旅程。
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场景,不同的身份,这些具有相同精神内核的建设者,把社会的价值呼唤、时代的发展需要,人生的丰满与否,以不同的形式赋予青海高原,让使命二字从来就不是一种凝固僵化的刻度,而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标杆。
索南达杰可可西里巡山。
刘云军和医护人员探讨治疗方案。记者洪玉杰摄
精神砥砺前行,他们把使命担当扛在肩头
时代的脚步,总在不断跨越艰难险阻中愈发坚实。奋斗者的背后,必有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年1月18日,杰桑·索南达杰为保护藏羚羊,一个人与18名盗猎者开枪对峙,打完了最后一发子弹,流尽了最后一滴鲜血。
索南达杰牺牲后,他的妹夫扎巴多杰成为治多县西部工委的第二任书记,重新组建西部工委。他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在索南达杰遗像前宣誓:“我们怀念并理解索南达杰,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肩负着人类的重托。我们也认识到,这必将流血牺牲。但今天的艰苦奋斗,必将换来明天的光辉灿烂!”
三年后,扎巴多杰也牺牲了。
受舅舅索南达杰和父亲扎巴多杰的影响,秋培扎西坚守初心,远离城市的喧闹,重新回到了父辈们曾经流血牺牲过的这片土地。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神坐标。翻开青海发展的日历,细细体味那些影响过时代和社会的一个个姓名,我们会发现,与其说是他们身上都有着一股令人钦佩的劲头,不如说是一种精神在一代代建设者的薪火相传中不断发扬。
——在金银滩草原,升起的蘑菇云,不仅记录下了一项划时代的伟大壮举,也把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永久地镌刻在了青海人民的血脉里;
——在“生命禁区”,慕生忠将军和十多万军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修筑青藏公路,其“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开路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党员干部群众;
——在可可西里,一代又一代的守护者用自己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守着这片神奇的土地。尽管,他们每天都要面临恶劣的环境和死亡的危险,但是他们以生命保护生命,内心每天都会升起信念的太阳;
——在经历大地剧烈震颤的玉树,全国各地手足同胞伸出有力的臂膀,挽救生命、倾情奉献、支援建设,用人间大爱、用生命和汗水谱写出一曲曲壮歌和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伟大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
奋斗,创造美好生活。奋斗,改变民族命运。
数十年间,一个又一个奋斗者的名字汇聚成荡气回肠的“新青海精神”,为改革发展注入人性的坚韧、进取的力量,让前行的脚步更加有力、愈发铿锵。
这种精神在切阳什姐为国争光、为青海争光、为民族争光的决心里。坚持以刻苦训练、提高比赛成绩为核心,以争牌夺冠为目标,努力提高自身体能素质和技战水平,认真完成每一次的训练和比赛;
这种精神在身患癌症的退休教师汪昌祥几十年如一日的奉献中。成立的爱心志愿者服务队,奔波数万公里开展助学、助残、助老活动,“哪怕多活一天,也要多为家乡做点事”;
这种精神在援青干部刘云军“让更多玉树藏族同胞享受到基本医疗服务,在家门口就能看病”的目标里,医院先后成立了感染性疾病科、包虫病诊疗基地、眼科中心等14个新学科、6个新病区,开展了项新技术、新业务;
这种精神在化隆小伙马军成马成义免费为救援人员及群众提供的一碗碗拉面中。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发生后,二人在有限的条件下,每天为天津滨海新区人民送上爱心拉面和蛋炒饭,为抢险救援一线送去滚烫的人间真爱;
……
巍巍昆仑,见证艰苦奋斗担当作为的日日夜夜;
清清湖水,诉说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只争朝夕。
工作中的赵红霞。
马锁安在养鸡场与群众交流。
汪昌祥和学生们在一起。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每一个忘我奋斗的你
都是时代的英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