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南文艺出版社ID:hnwycbs」
近日,张桂梅担任校长的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高正式开学,迎来了名高一新生。新生杨丽梅从小就失去了父母,报到当天,张桂梅和她进行了一次谈话。张校长在了解她的情况后对她说:“到女高来了,啥也不怕!”
00:26“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这段誓词正出自华坪女高。
意气风发的誓词从一个个大山女孩口中念出,点燃了教育之希望……
张桂梅说:“我这辈子的价值,是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还是少,毕竟她们后面走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弦歌不断,薪火相传,对张桂梅来说,这就是最大的安慰。
年6月29日,张桂梅获得“七一勋章”。在代表“七一勋章”获得者发言时,她说:“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
为教育倾其所有的张桂梅,有着怎样的人生故事?
01
因为爱情,走上教育路
张桂梅祖籍辽宁岫岩,年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个普通家庭,母亲年近五十才生下她。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她极受宠爱,几乎是在哥哥姐姐的背上长大。少年时,母亲去世,但张桂梅并没有因此多愁善感。相反,少了严厉的管束,她总是上蹿下跳惹是生非:剪过邻居家小女孩的长发,抓毛毛虫吓过同学,在外面疯跑遇过狼……她既天真烂漫,又调皮捣蛋。因在家中排行第五,人送外号“五猴子”。
那时,能让她安静的,唯有读书。她最喜欢看的是《红岩》,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也因此,《红梅赞》成了她最爱唱的歌。
十七岁的张桂梅
年,为响应“奔赴祖国边疆、支援三线建设”的号召,张桂梅的三姐不远万里去云南支边,当时十七岁的张桂梅满腔豪情,也一同前往。
第二年,张桂梅进入中甸县林业局工作。因为讲一口好听的普通话,而且唱歌跳舞无所不能,她先后当过播音员、宣传队队员和团支部书记,青春恣意又张扬。
几年后,经人介绍,张桂梅认识了一位白族青年。青年姓董,是中甸县林业局子弟学校的老师,两人一见倾心。为了他,张桂梅也申请去当老师。
年,张桂梅考入丽江市教育学院。毕业后,他们结婚了。
婚后,张桂梅跟随丈夫回到他的老家大理喜洲镇,丈夫在喜洲一中担任校长,她当老师。丈夫多才多艺,对她百般体贴,小家庭温馨浪漫。洱海边,阳光柔软,他们用脚步丈量爱情;自家小楼上,他弹起三弦,她展开歌喉,温柔月色下,情深意更浓。
经济宽裕,生活无忧无虑。闲时,两人经常说走就走地去旅行。张桂梅觉得,人生的幸福,莫过于此。
在同事眼里,张桂梅爱吃爱穿爱玩,“三十多岁的人还像个小孩儿”,是个快乐的“老妖精”。学校草坪上,她带孩子们唱歌、跳舞,裙裾飞扬;她涂艳丽的口红,“穿紫色皮鞋,很蓝很蓝的裤子,非常红非常红的上衣”,在依山傍水的古镇上,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同事羡慕,老天也嫉妒。年,幸福戛然而止——丈夫被诊断出胃癌,还是晚期。
为留住丈夫,房子卖掉了,积蓄花光了,所有人都劝张桂梅,别治了。丈夫自己也想放弃,张桂梅劝他:“没关系,我有工资嘛,怕什么呢?能活一天算一天,就等于你陪我一天。如果出了一个奇迹,你好了,不需要上班,在家给我做饭,我去上班就可以了嘛。”
可是,她面临的现实是,远离亲人,孤单无助,借钱四处碰壁,冷语白眼尝尽,在嘈杂的长途电话大厅里,她忍不住放声大哭。
多年后,张桂梅形容那段日子:“我看那山和水都是灰蒙蒙的一片,这意味着我有家的生活即将终止,爱与被爱的生活即将结束。”
三个月后,丈夫还是走了。走在昆明街头,张桂梅万念俱灰,有汽车过来,她一头就往上撞。司机躲开了,惊魂未定,探出头来冲她吼:“我上有老下有小,你可别坑我!”
是啊,不能害别人。处理完后事,张桂梅回到大理。再也没有笑容,没有歌声舞姿,她的灵魂,已随丈夫而去。行尸走肉般,一天天熬着日子,直到有一天,她看到一名学生写的作文:“我们再也看不到张老师美丽的笑容了,她每天都是苦兮兮的样子,我们看了都喘不过气来。”
张桂梅惊醒了。她告诉自己,要换一种方式生活。为避免触景生情,她请求调动,离开大理。
02
“人家把我救活了,我得做点事”
年,怀着自我放逐的心情,带着丈夫穿过的一件毛背心,张桂梅来到丽江市华坪县中心学校任教。
本想着到这边陲之地,不过是了此残生。没想到,初到华坪,张桂梅就震惊了。
华坪地处八百里凉山的西南深山之中,地瘠民贫,学生大多来自边远山区的少数民族,贫困远超她的想象:冬天,有学生穿短袖衫,脚上是一两块钱的塑料凉鞋;有个女生,没钱买饭,晚上把背来的米抓一把放进暖水瓶,再灌点开水,就是第二天的早餐。
开学时,一对傈僳族父女来交书费,为了省钱,他们凌晨2点从山里出发,下午2点才走到学校。父亲伸出粗糙的大手,将一兜零钱倒了出来,朴实地说:“就这些了啊,等有了钱,我再给你送来。”一分两分的硬币,一毛两毛的纸币,张桂梅动员学生一块儿数,一共三十多块。晚上,怯生生的女儿在硬纸壳上铺个旧毯子,那就是被褥。
“你看看人家这日子过的,还蛮高兴蛮高兴的,然后把孩子还送给你,人家没有一句怨言。”张桂梅内心五味杂陈,她开始反观自己:“我不缺吃、不少穿啊,天灾人祸也在所难免,自己应该明白。”
她不再纠结于个人情感,而是把心思转移到了孩子们身上。她带他们下馆子,帮他们交学费、添置衣服被褥,丈夫的毛背心也穿在了一个发烧的孩子身上。从此,张桂梅与过去作别。衣服越来越普通,饭菜越来越简单,省下钱来,她都帮助了贫困的孩子。
“我做了一点小事,我感到快乐。”空虚和苦闷被驱散,她找到了方向。
张桂梅与“儿童之家”的孩子们在一起
可是,就在她打起精神开始新生活时,不幸再次降临。
年,张桂梅经常肚子痛,实在撑不住了,医院检查。结果是肿瘤,已经很严重!医生说,需要马上手术。
命运是如此不公。从医院到学校,十分钟的路程,张桂梅走了四十分钟。手握诊断书,她哭了一夜。远在异乡,无依无靠;丈夫治病,家底用光。更重要的是,中考在即,四个毕业班的学生,临时换老师,会耽误孩子。天亮后,把诊断书锁进抽屉,她在心里对自己说:“对不起你了,张桂梅,我也没有办法救你!”
张桂梅照常站上讲台,学生们不知道的是,从这间教室到那间教室,百余米的距离,她是忍着剧痛一步步挪过来的。
靠着吃止痛药,张桂梅坚持到7月,孩子们进了考场,她才医院。肿瘤拿下来了,足足五斤重!腹腔的器官全部移了位,肠子粘连在后背上,曾经美丽的女老师变得黑瘦黑瘦。医生看不下去了,劝她:“张老师,事业是大家的,生命是自己的,请你多保重!”
这一年,华坪县民族中学成立,校长点名要张桂梅。不顾医生要求的最少调养半年,手术后二十四天,张桂梅就站在了民族中学的讲台上。她不仅教课,还担任班主任、学校妇女主任和文科教研组组长。
身体尚未康复,教学任务繁重,病情很快复发,“铁人张桂梅”晕倒在了讲台上。她的事迹,开始在小县城里流传。县政协委员来民族中学视察,开会时,所有委员起立,向张桂梅鞠躬,并当场为她捐款。他们安慰她:“你不要怕,我们再穷,也会救活你。”
年4月,张桂梅参加了华坪县第八次妇女代表大会。会后,看到陆续有人拿着钱上台,她很纳闷。旁边的代表说:“你不知道呀?大家在为你捐款呀!”张桂梅后来才知道,有位妇女把仅有的五元车费捐出来,自己却走了六个多小时的山路回到家。
“我没有为这个小县城做过一点点贡献,却给这小县城添了这么大的麻烦。”张桂梅既感动又内疚。第二次手术后,她一下子有了责任感,“人家把我救活了,我要为华坪做点事”。
那一年,在入党申请书上,她写道:“我要做焦裕禄一样的人……”
那一年,她带的班综合成绩全县第一;她教的语文、政治课,全县统考名列第四和第二;她辅导的学生,两人获得省级竞赛一、二等奖。
03
第一次走进大山,
她见到了触目惊心的贫困
张桂梅把全部身心都放在学生和教学上。她很快发现,不断有学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为了弄个明白,她决定家访。就这样,她第一次走进大山,见到了触目惊心的贫困,看到了发生在女性身上的悲剧。
深山里,有的家里连个围墙都没有,一间小泥屋,在地上挖个坑就是灶;有的男主人,把政府给的低保全拿去买酒,女人只能煮点苞谷、洋芋,混着发霉的米饭,一顿顿吃下去;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因为年龄小,还免不了被家暴……
张桂梅忍不住落泪了。家访路上,她遇到放牛的小姑娘,苦口婆心地劝说:“在这大山上,你不下去做什么?你不读书怎么办呢?”来到辍学的学生家,她把兜里的钱全部掏出来,再三恳求家长:“让孩子跟我走好不好?”临走,还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留给人家。
“只有读书才能走出大山,逆天改命,这是唯一的出路。”她想挽救每一个孩子,可是,太难了。无奈之下,张桂梅坚定了一个朴素的想法:“我不让这个班的孩子因为交不起书费而辍学,我要拼老命,一边教书一边往回找孩子。”
她把自己的工资,全用在了学生身上;别人捐给她看病的钱,她也资助学生了;远在东北的姐姐病重,临终前想见她,给她寄的路费,她也给学生交了住院费。
张桂梅的教学成绩、品德修养有目共睹,荣誉也接踵而至,她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标兵”。
年,张桂梅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04
为什么是女高?救一个改变三代
小县城里,张桂梅名声在外。年,在一家慈善机构的资助下,华坪县成立了“儿童之家”福利院,张桂梅被指定兼任院长。福利院收养的孩子,有孤儿,也有被遗弃的健康女婴,每个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悲惨的故事:
有位妇女,在田里摘花椒,有人来问路,顺手拉了一下她的衣服。妇女觉得自己被陌生男人摸过了,回家就上吊自杀了。丈夫也觉得太丢人,紧跟着自杀,孩子成了孤儿。
另一位妇女,生二胎时难产,最后时刻想和丈夫说几句话。可是,婆婆认为,女人生孩子,男人不能进来,否则会倒霉。妻子去世后,丈夫痛苦不堪,经常喝酒麻痹自己。有一次耕田时,倒在水田里淹死了,孩子也成了孤儿。那位婆婆并不是坏人,她一辈子没下过山,害人的,归根结底是愚昧。
“一个母亲的愚昧,会导致整个家庭的愚昧。一个女性如果读了书,有了文化,拯救的是整个家庭的未来。”桩桩件件刺痛了张桂梅的心,一个想法逐渐清晰,她要办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
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
学校?果然,这个想法一经提出,就引来嘲讽谩骂,有人说她是精神病,有人说她荣誉得太多,得出瘾来了。一次,县委组织论证会讨论此事,所有专家都投了反对票,“什么年代了,还把男女分开?”
“一个女孩会成为妻子、妈妈,教育好一个女孩就改变了三代人的命运。这件事如果成了,我干什么都是值得的。”张桂梅坚持自己的想法,她去找县政府,可华坪是贫困县,财政局没有力量支持她,只答应在民族中学设立一个“桂梅班”。
张桂梅(左一)在家访
一个班,无法实现她的理念。她又去找教育局,时任教育局副局长的杨文华为难地说:“再等等吧。”
张桂梅急了:“孩子们等不起呀!”她决定自己去筹款,“我们全县十多万人,一个人给我十块钱,就上百万了,全省那么多人,一个人给我五块钱……”
很快,天真就败给了现实。
暑假里,张桂梅把她的身份证、劳模证书、报纸报道和种种获奖资料复印了一大堆,坐车去昆明募捐。从华坪到昆明车程太久,下车时,她腿都迈不开了;下车后,她又张不开口,只好满大街转悠。路过一栋房子时,张桂梅看到楼梯上铺着红色地毯,心想,这地方肯定有钱,便鼓起勇气走进去。对方看着她,疑惑地问:“你是张桂梅老师吧?三个月前刚听过你的报告。”
原来,那地方是镇政府。那时,她刚被评为“全国十大女杰”,镇政府的墙上,还挂着向她学习的标语。张桂梅忐忑地说明来意后,对方批了个五千元的条,是给儿童福利院的,至于办学校,无能为力。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张桂梅至少有勇气开口了。每到寒暑假,她就站在丽江街头,拉住路人,把复印的资料拿给人家看:“我想办一所学校,你能不能支持一下,五块十块都可以,一块两块也行……”
可想而知,换来的大多是冷漠和白眼。有人指着鼻子骂她:“看起来斯斯文文的,还戴个眼镜出来骗钱……”还有人直接放狗,把她的裤腿都撕碎了。
张桂梅放下清高和自尊,“乞讨”了整整五年,只筹到一万块钱。那五年,她的身体迅速衰弱,小脑萎缩导致走路不稳,癌细胞也转移到肺,常常感到呼吸困难。
就在绝望之时,事情迎来了转机。年,张桂梅当选十七大代表,要去北京开会。县政府给了她七千块钱,让她买套像样的衣服,可她转身就给学校买了电脑。
那一天,她穿了条旧牛仔裤就出发了。临行前,“儿童之家”的孩子们为她唱起《献给阿妈的歌》:“遥望夜空的明月,想起了久别的故乡,漂泊异乡的游子,牵念着妈妈。明月啊明月,请你等等,请你等等我。我要把思念捎给你,送给我的妈妈……”
因为经常去山里家访,旧牛仔裤磨了个洞,张桂梅浑然不觉,开会时坦然地出出进进。一位《新华每日电讯》的记者,凭着职业的敏感盯上了她。一番交谈后,第二天,一篇名为《我有一个梦想》的文章在报纸刊出。“一炮放出去了”“华坪通天了”,张桂梅“想办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的声音迅速传遍全国。
张桂梅收到朋友们发来的短信,祝贺她梦想成真。她只回了两个字“谢谢”。个中的委屈和辛酸,不足为外人道。
在全社会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