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创建活动。本报记者黄灵燕摄
千百年来,汉、藏、回、土、蒙古、撒拉等各族群众在这里携手相助,多元文化在这里并存融合,共同演绎了各民族团结奋斗的生动历史。
时至今日,在青海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里,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团结和谐的景象处处可见。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我们国家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是一家人,大家要相亲相爱、共同团结进步。
谆谆嘱托,眷眷深情。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和睦、共同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作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的战略部署,把创建工作作为全省战略任务来抓。年1月,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率先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打造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典范。
党的领导作保证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
多年来,青海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始终坚持在党委的主导下进行,坚持把创建作为战略性、基础性和长远性工作,始终坚持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看待民族问题,将党的领导贯穿于民族工作的全过程,不断提高民族工作的政治站位。
成立了以省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机构,建立了省州县乡四级党委书记负总责亲自抓的领导体制,省委出台实施纲要和实施意见,实施“一把手”工程,形成了党委主导、政府负责、各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创建体制,在全国开创了党委总揽创建先例,始终保持了高站位谋划、高起点推动的良好态势。
在西宁,各级党委把“民族团结进步”作为主导发展与和谐的核心,建立市级领导联点包片及联点督查工作制度,健全完善宣传教育、目标考核、督查指导、矛盾纠纷排查、奖惩激励等工作机制,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创建办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创建机制和工作格局。
在玉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以扁平化方式将党支部建立在网格、楼院,推行“一职九联”等措施,确保基层党的建设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相衔接、相融合,在全省涉藏地区率先建立州、县“三基”干部学院,着力培养“听党话、跟党走,能干事、敢担当”的基层干部队伍,以党建引领创建,以创建夯实基础。
在海北,以制度的形式保障党在民族团结工作中的领导,先后制定《关于构建党委“五个主体责任”和“四项重大任务”责任落实推进机制的意见》《海北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以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把手”负总责制等创建“七项制度”,全面落实和规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党的领导地位。
在党的领导下,青海各族群众勠力同心、艰苦奋斗,共同谱写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乐章。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思想上、在政治上、在行动上更加团结一致,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持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
民生福祉为关键
特殊的时间节点,总是令人难以忘怀。
年5月青海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座谈会上传出喜讯:青海省人口较少民族撒拉族、土族实现整族脱贫。
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撒拉族和土族是青海独有的两个人口较少世居民族,年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在全国人口较少民族自治县中率先“摘帽”;年5月,互助土族自治县退出贫困县。
古人云,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是各族群众最朴素的愿望,也是党委政府孜孜不倦的追求。
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民族地区发展的首要任务,更是做好民族工作、凝聚人心、促进各民族大团结的重大举措。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民生改善问题,坚持所有发展赋予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不断加大对就业、教育、卫生等民生领域的投入,让各族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它关系到各族群众的利益,也影响着民族团结。我省千万百计扩大民族地区群众就业,累计建立就业示范基地90个,实施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5.76万人次,实现转移就业3.5万人次。年以来,全省涉藏城镇新增就业11余万人。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近年来,青海重点解决卫生健康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全方位、全周期为各民族群众提供健康服务。在全国率先组建市县乡村紧密型四级医联体,从根本上解决“分级诊疗、双向转诊”问题,实现了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全覆盖。
年春季学期开始,全省六州所有学生和西宁、海东两市贫困家庭学生实施15年免费教育,这项政策惠及了全省80余万各族学生。
教育是一个民族振兴的希望,是地区发展的命脉。省委、省政府下大力气办好民族地区教育,通过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等系列项目,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普及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经费投入进一步向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民族地区学校办学条件方面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校容校貌大为改观,“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牧区,最漂亮、最显眼的建筑都是学校。”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发展的关键。为此,青海持续增加对民政事业的投入,城乡低保实现全面覆盖,敬老院服务功能得到不断拓展,落实省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推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的经济发展。
文化认同是根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
西宁市城西区兴海路街道是多民族聚集共处的历史老街,辖区居住着汉、回、蒙古等18个民族的群众。兴海路街道办事处结合街道特色,在兴海路小学打造民族团结教育园,学校创作的“三花”民族团结校本教材在全区12所学校共享,班队课、少先队活动课用“说”“唱”“舞”的形式普及民族团结知识,民族团结教育课生动又有趣。同时,“五室”“两团”“一社”“一队”9个业余文化团,常态化地在辖区里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也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
一个地区的发展、一个社会的进步,既厚植于物质基础,也维系于精神文化。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充分挖掘丰富各民族文化内涵,促进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文化自信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全力打造集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一体的教育示范基地,以实景、实例、实事、实物为主线,讲好民族团结青海故事、弘扬新青海精神。
连续30多年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充分利用网站、新媒体和“两微一端”等平台,积极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使民族团结进步理念深入家家户户、覆盖方方面面。
推出《多彩果洛》《情聚柴达木》等一批本土优秀民族文艺作品,进一步引领群众思想、凝聚民心民智,唱响了国家富强好、民族团结好的时代主旋律,“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成为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价值追求。
回首过往,各民族大团结为青海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繁荣创造了良好环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省各民族群众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谱写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青海新篇章。
保“民生”就是保“团结”
各民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奋斗目标,也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家住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柯曲镇目日村的蒙措是一名高一学生,曾经因为家庭变故,她一度想要放弃学业。生逢其时,她赶上了国家的好政策,现在她不仅有学上还住进了楼房,“努力学习,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是蒙措给自己立的人生目标。
去年,通过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幸福敬老院的工作人员,记者采访了西松老人,老人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很满意,“我没有子女,一个人住在草原上放牧,党和政府让我住进这里,吃穿住有保障,生病了还有专门的医生给看病,好得很。”
……
悠悠万事,民生最大。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地区民生改善,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始终坚持把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作为解决一切民族问题的总钥匙,加大民生领域的投入,着力解决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产生活问题,关乎民族地区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得到持续改善,各族群众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如今的民族地区,村村通公路,家家有居所,人人有医疗保障,实现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各族群众脸上洋溢的笑容就是对民族地区民生福祉改善的最好佐证。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有力支撑。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群众牵肠挂肚的事,一定能进一步激发各族群众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和干劲,让民族团结之花在青海大地常开长盛。(张晓英)
作者:张晓英稿件来源:青海日报声明:以上内容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