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本·尼玛才仁在自家的古宅内为客人讲解家族历史(年4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吴刚摄

新华社西宁5月8日电(记者白玛央措央秀达珍)夏日微风阵阵,通天河畔草木成荫。记者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驱车出发,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在崇山峻岭中穿行半个多小时后,到达通天河畔的古村落——直门达村。

直门达村位于玉树州称多县歇武镇,这里因拥有历史上著名的通天河渡口而闻名。

“五一”小长假期间,直本·成林巴丁每天都忙着接待游客。“平均每天有30多位远道而来的游客,我带他们免费参观古宅,为他们提供藏式风格的住宿,游客们在河畔吃藏餐、品藏茶,聆听着古渡口的故事。”直本·成林巴丁说。

直本·成林巴丁的父亲——直本·尼玛才仁是通天河直门达古渡口的最后一任摆渡人。直本家族世代居住在直门达村,是玉树历史上的“船王”家族,他们世代居住生活的古宅被称为“直本仓”(藏语意为“直本家”)。

在直本仓古宅门口,直本·成林巴丁依照藏族传统,燃起松柏枝,清香的桑烟缭绕在古宅上空。走进古宅,一个布满灰尘的牛皮筏映入眼帘,年以前,这就是人们经玉树去拉萨唯一的渡河工具。

“以前渡河的都是一些达官贵人、活佛僧侣、商贾百姓。他们要通过直门达渡口才能到达藏区四大商贸集散地之一的玉树。”87岁的老船长直本·尼玛才仁告诉记者,这里曾经也是青海、四川藏族群众前往拉萨朝拜的重要渡口。

站在直门达村的山坡上放眼望去,风光旖旎,景色宜人。这里自古是川、青、藏三省区之间来往的必经之路。在当地村民的传说中,文成公主经唐蕃古道进藏就是通过直门达渡口往西藏方向行进的。

年通天河大桥建成,大桥横跨通天河南北两岸,全长.88米,牛皮筏渡河的历史悄然结束。

“自从有了通天河大桥,大家的生活都变得方便了,很感谢党和政府,为百姓做了这么多。”直本·尼玛才仁拄着拐杖,静静望着远处的大桥。

直本·尼玛才仁走在通天河大桥上(年4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吴刚摄

年,通天河大桥旁增加了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桥面更宽阔,承载能力更大。年8月,第三座通天河高速大桥建成通车,这是中国首条穿越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高速公路。

通天河大桥方便了当地民众的出行,直本仓家族的后代都住进了县城的楼房,过起了与祖辈完全不同的新生活。

直门达村作为中国传统村落之一,保留着较多的藏式风格的古宅。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发力,大批古建筑得到及时修复和有效保护,越来越多的游客踏上这片古村落。

直门达村位于玉树重要交通干线——国道旁,在旅游开发方面有较大的潜力,直本·成林巴丁想借此发展全村的旅游经济。

“盘活藏族传统古村落资源,探索古村落商业化应用路径,增加了当地农牧民的经济收入。”玉树州藏族古建筑业协会会长尼玛介绍,截至目前,玉树州授牌了22处藏族传统古村落保护体验区,并对外来游客开放。

“年,我们家的旅游收入就有十几万元,未来我希望和更多旅行社合作,让更多人来三江源旅游,了解通天河古渡口的文化历史,带动村里的乡亲一起发展旅游。”直本·成林巴丁说。

直门达古渡口历经千年沧桑,承载着一方水土历史。“这个古渡口是通天河畔的乡愁记忆,也是当地的文化载体,我们期待旅游业能让古老村落重焕生机,为民众带去更多商机。”尼玛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