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记者田进初步核算,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年比上年增长3.0%,其中四个季度GDP增速分别为4.8%、0.4%、3.9%、2.9%。年、年中国GDP分别约为万亿元和万亿元。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年国民经济运行成绩单。相较国际主要经济体,3%的GDP增速也是一个比较快的速度。德国已经公布的全年经济增速预估数为1.9%;据IMF预测,美国、日本年GDP增速都未超过2%。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年1—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亿元,比上年增长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比上年下降0.2%;货物进出口总额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出口增长10.5%,进口增长4.3%。
在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方面,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按收入来源分,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元,增长4.9%;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8%,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下降0.2%。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在数据发布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总的来看,年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稳住了宏观经济大盘,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同时也要看到,国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牢固。
展望年经济增长,近期31省(区市)陆续公布的年GDP增速显示,GDP目标在4%至9.5%之间,大多集中在5%至6.5%,28个省(区市)GDP增长目标在5%以上。前四经济大省(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则均把年GDP增长目标设置为5%。具体表述上,广东、山东、浙江为5%以上,江苏为5%左右。
康义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年中国经济一定会整体好转。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的状态大家都感受到了,像北京,现在出行交通拥堵已经出现,国内航班已经恢复到年的八成以上。生活秩序恢复,都将给年的经济增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起伏的年
回看年中国经济增长曲线,可谓几番起伏。
康义表示,年,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地缘政治局势动荡不安,世界经济下行的风险加大,国内经济受到疫情散发多发、极端高温天气等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反复冲击,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持续演化,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
消费方面,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0.2%,分阶段看呈M型增长——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正值;3-5月均为负值,最低为4月的同比下降11.1%;6月开始再次调转向上,6-9月均为正值,最高为8月的同比增长5.4%;10月开始则再次跌入负增长区间。
分消费类型看,全年餐饮收入同比下降6.3%,商品零售同比上涨0.5%,其中涨跌幅较明显的为粮油、食品类(同比上涨8.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同比下降6.5%)、中西药品类(同比上涨12.4%)、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同比下降6.2%)。
从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来看,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实际同比下降1.7%,农村居民实际同比增长2.5%。此前,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农民创造的消费增量已经和城镇居民差不多,随着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消费加快升级,预计每年可以新增2万亿元左右消费需求。
对于消费下滑的原因,康义解读称,年整个消费市场受到疫情冲击较大,特别是聚集性、接触性消费受限,对整个消费市场形成的冲击较大。另外,居民消费意愿也在下降,不敢消费、不便消费问题比较突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0.2%,消费市场受疫情短期扰动比较明显。
展望年消费趋势,康义表示,年,对中国的消费市场,我们充满信心。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和线下消费场景加快拓展,消费市场有望逐步恢复。
作为年稳经济的一个重要抓手,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1%。其中,国有控股投资同比增长10.1%,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9%。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9.4%,制造业投资增长9.1%,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0%。
康义表示,固定资产投资,短期来看体现在需求端,但中长期看是供给,它是一个供需协同发力的结合点。总的来讲,中国投资发展有潜力、有空间、有动力,投资有望保持继续增长。
在备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