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病医院咨询 http://pf.39.net/bdfyy/bdfjc/160306/4781506.html
                            

到底什么是青春,什么是芳华呢?

对于年轻的朋友来说,可能认为青春的脸庞,伙伴之间的玩乐,或者说情窦初开的美好是芳华。

而在《天路行军》的作者纪晓松看来,这只是芳华的一部分,青春和芳华还应该有一层涵义是无畏和勇气,是充满热爱和热情,再把这种热爱和热情扎扎实实地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尝试着去改变眼前的不足和困境,对未来抱有理想并相信未来能够通过自己的双手变得更加美好。

上周,“她们的芳华——揭秘首批徒步进藏女兵的传奇经历”线上分享会如期举行,纪晓松老师与我们一起分享了首批徒步进藏女兵的芳华岁月。

希望通过进藏女兵的故事,能让你更加珍惜如今的生活,也希望我们都能记住这群可爱勇敢的女兵,记住这段珍贵的历史。

让我们今天再次跟随纪晓松老师的分享会文字实录,一起回到年,感受徒步进藏女兵那恣肆奋进的青春,无畏勇敢的芳华岁月。

这次分享,我分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她们如何入伍。讲两个有代表性的独特的入伍方式;

第二部分讲她们在进藏的路上,所经历的苦与乐,这一部分可以说是我想与大家分享的重点,也是全书的重要内容;

最后讲她们在西藏,到底做了些什么?和藏族同胞怎样相处,如何赢得藏族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

可爱的进藏女兵

能够写作这本书,可以说是一种缘分,一个机缘巧合。十多年前的一个夏天的下午,在北京西三环边,我在八一湖畔遇到一对军人老夫妻,他们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藏的老兵,聊起当年进藏的情形,老人眼里闪着光芒,过后又有些伤感。老人复杂的情绪一直萦绕在我心头,后来我写了一点这方面的文章发在杂志上,反响不错,从此我开始全面采写这段历史。

徒步进藏,在今天仍是无法想象的,当年那些军人,尤其是女兵,是如何在生死线上挺过来的呢?为此,我踏上了寻访进藏女兵的漫漫长路。

从年到年,我奔走在北京、成都、重庆、西安等城市,采访了近两百名当年的进藏女兵,这段历史,在我头脑中逐渐清晰、具体起来。我现在就赶紧进入正题,先跟大家讲讲她们都是怎么入伍的。

01

五花八门的入伍形式

那个年代的青年对人民解放军有无限的崇拜,在四川、陕西、北京等地,年轻的姑娘们急切地报名入伍,她们大多数是受过良好教育的高中生和知识分子。青春无畏,她们毫不顾忌去高原,演绎了五花八门的入伍故事。

当年,入伍进藏的女兵,大多集中在四川、重庆、西安一带,仅重庆第十二军军政大学三分校,和西南军大八分校,就招进了名在校生。

进军西藏和解放战争不一样,一是要长期驻扎西藏,执行中央的民族政策,必须在思想上有较高的认识;另一个就是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恶劣,必须要有个好身体,身体素质不过关,进藏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她们都要经过严格的筛选。

参加进藏女兵欢送会(前排左起:冯克运、孙汉云、高生玉、吴景春、王改兰)

落选的姑娘,有的难掩失落,有的心有不甘,就想方设法“混”进队伍。

有个北京女孩叫李俊琛,她早就对解放军心生仰慕,盼望着有机会参军。有一天在前门饭店门口,看到围着一群人,有几个姑娘从人堆里挤出来后满面春风。

她赶紧挤了进去,发现是部队在招兵,而且是招文工团员。她挤进去报了名,考官上下打量着她,觉得她个头太小,歌舞都不突出,就让她念了段报纸上的文字。

女孩十分紧张,磕磕巴巴地念了下来。几名考官交换了下意见,当场把她刷了下来。

小女孩就呆呆地站在一边。考官示意她走开,她跟没听见一样一动不动。到了中午,考场快要撤掉了,她依然站在考场边。

北京入伍的李俊琛

考官发现女孩没有走,仔细打量着她,觉得她一双大眼睛里透着灵气与倔强。他们商量后决定录取她。她就这样“耍赖”参军,终于成了文工团的一员。

有个四川叙永的姑娘叫宋惠玲,做梦都想当兵。文工团在叙永招兵时,单纯的她一直以为招的都是男兵,有些失望。

有天她去送参军入伍的弟弟。就在这时,一辆军用卡车从她身边驶过,她看到卡车上有自己熟悉的同学身影。她这才明白过来,有同学当上了女兵,自己真是傻,怎么没报名呢?

就在这个时候,文工团出发,队伍中响起歌声,她鬼使神差跟着汽车小跑起来。

她穿着红色的旗袍,不顾汽车加速后扬起的尘土,拼命地追,她想喊停卡车,不知怎的,嗓子就是发不出声来。文工团的演员们以为这个小姑娘因为好奇才追着汽车跑,她长得胖乎乎的,却穿着有些紧身的旗袍,跑动的姿势逗得车上的演员们哈哈大笑。

车已经开出县城很远了,那小胖姑娘还在跑,她似乎没什么力气了,她的身影渐去渐远。这时,朱子铮团长命令司机停车。宋惠玲成了进藏女兵中的一员。

除了这些“混”进队伍的,还有的就是因为家人和学校阻挠的,一方面是家人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去天高地远的西藏,还有的是学校的领导觉得这个学生是人才,要留在地方任用,不舍得让她当兵进藏,原因五花八门,也导致了女兵们演绎了五花八门的入伍形式。

无独有偶,裘山山的著名长篇小说《我在天堂等你》中的白雪梅,入伍进藏时也是给体重造了假的,而且白雪梅是个音乐人才,校方和家长都不同意她去当兵,这个形象正是进藏女兵形象的缩影。可见那个年代年轻人的那股热情和激情,对军旅生活的向往和崇尚。

02

进藏路上的苦与乐

刚才我讲了女兵的入伍方式五花八门,下面我来讲讲进藏路上她们又经历了什么,这部分的内容实在是很多,每一种经历都让我印象深刻,我给大家讲讲我认为最有特色的。

徒步进藏的队伍,大多数是从四川出发,沿当今的川藏公路前进,也就是有名的国道的川藏段。

文工团“铁腿班”

今天进藏,也是要做好一定的准备,高原反应是最大的挑战。进藏有苦:严苛的自然条件,无法抵挡的高原反应;再加上女孩子特有的生理情况,赶上生理期行军那就更加辛苦。

进藏也有趣事,有收获,而这些足以抵消路上吃的苦,让女兵们更加坚定地走向西藏!

严苛的自然条件

高原和雪山上氧气稀薄,随着海拔的增高,高原反应也越来越强烈。行军中,大家都艰难地张着嘴喘气,嘴唇发紫,面色苍白。

再后来,过了几座雪山,行走更困难了,许多人吐出的痰都是粉红色的。还有的战士由于高原反应得了急性肺水肿,倒下了就再也起不来了。

珠穆朗玛峰

不知读者朋友中有没有去过西藏的,如果有的话可能更加感同身受些。青藏铁路通车后,我和我爱人都去过西藏,在火车上总体觉得还比较舒服,但在玉树时,我接了个电话,说话间感到头晕、气喘。

我们清晰地记得,火车过唐古拉山的时候,车上一个中年男人对着垃圾袋狂吐。而后在林芝,赶上我爱人来例假,她说肚子痛腰痛,晕车,缺氧,头痛欲裂,很难受,想回家。后来的旅程也只好打乱计划,陪她在宾馆休息了两天。女兵们的经历,我们也算是领略了一点。

高原反应无关身体强壮,只要遇上了就只能忍着。旅行尚且如此,而行军呢,而那些女孩子呢,赶上生理期怎么办?

女孩子生理期也要行军

过冰河、翻雪山都不在话下

女兵说,最难忘的经历不是负重翻越望不尽爬不完的雪山,而是作为女性来例假时的难言之隐。

当时姑娘们用的所谓卫生纸,都是手工做的又粗又硬的草纸。行军中女兵们例假来了,只能用它垫上,走起路来硬草纸在两腿间不停地摩擦,很快便将两腿内侧磨破、出血,又不好意思说,只能忍着,一拐一拐地往前走。

女兵队伍中流传着一句顺口溜:苦不怕,累不怕,就怕行军路上来例假!

过冰河

进藏路上的冰河,寒冷刺骨。一般在零下25度左右。由雪山溶化冲积成的冰河,虽然不是那些又宽又深的大河,但异常的多,有时一天要趟过十多条,一旦遇到齐腰深的河水,问题就大了,过冰河的女兵来月经时泡在这冰凉的河水里,能想象一下会是个什么样的滋味吗?女兵们就这样每天跋山涉水,淋雨踏雪。

不过,大家不要被我说的这些吓着了,好像进藏路上都是艰辛、困苦,其实不然,进藏路上的苦虽然令人心疼,但趣事也有一箩筐。

大家谁都没进过高原,谁都不了解高原的环境,常常出现一些啼笑皆非的事。

人困马乏

听说进入草地后,可能会遇到瘟疫和瘴气,不知部队从哪听说的,吸烟可防瘴气,领导让每个人都要学会抽烟。

于是后勤给每个人发了一条香烟,不管男女,必须得学。为了预防马因瘴气致病,还给每匹马发了一只马用大口罩,口罩做得挺厚,里面还放了防瘴气的中药,味很呛。

出发后不久,有一次,快过水草地时,据说有瘴气,上面通知让人和马都戴上厚厚的口罩。谁知马不适应呛人的中药味,拒绝戴口罩,费了很大的劲才给它们戴上。那些马边走边甩,还呼噜呼噜地打响鼻,十分不情愿。

走了一程,并没有遇到什么瘴气,有人就把马鼻上的口罩摘了,后来,大家都把口罩摘了。女兵给我讲起这事的时候满脸笑意,我也跟着笑起来,那种懵懂、糊涂,仿佛我也身在其中,跟着犯傻,醒悟过来又觉得害羞、好笑。

战士们逐渐适应高原生活

前面说到高原反应,而对抗高原反应最好的办法就是喝酥油茶。由于高原反应,女兵普遍感到头痛、恶心、胸闷。

上级领导一看这样下去怎么得了,他们研究决定迅速增强战士的体质。部队给每个施工单位增配了酥油,要求每人每天喝一碗酥油茶。

其实战士们喝的酥油茶不是藏胞打制的那种香甜的酥油茶,只能叫酥油胡辣汤。就是在开水锅里放上盐和一些主料,再放上一点酥油就成了。

这样的酥油胡辣汤一锅一锅地抬到工地上,被冷风一吹,油和水马上分家,油飘在上面。战士们喝在嘴里,一股怪味,直刺喉咙。

一喝到酥油茶大家都有畏难情绪,有的皱着眉头,有的咧着嘴,有的端着碗假装吹啊吹,憋了半天才喝了半口,还有的趁领导不注意偷偷倒掉。

进藏路上苦乐交织,但就是这么严苛的自然环境,有时候还可能赶上缺粮,女兵们总是队伍中最有活力最乐观的,她们的欢声笑语让大部队少了一些刻板,少了一些严肃,她们的精气神儿也感染着大部队,让整个队伍跟着活跃活泼起来。没有这些女兵,这支队伍恐怕就会缺少很多生气,缺少很多力量。

独一无二的记忆

独一无二的收获

在环境恶劣的高原上行军,别说今天的我们难以感同身受,就是当时的年代,也很少人有这样的经历。女兵们的经历是我们大多数人一辈子无法体会到的,而这些独一无二的经历,也带来了只属于她们的独一无二的回忆和收获。

电影《芳华》里也演绎了部队女兵,女主角何小萍常常受战友们的排挤、孤立,而像何穗子这样的好人,也只是旁观她受到的不公待遇,我觉得这里的艺术加工成分和迎合观众的意味是比较多的。

在军旅生活中,一是有铁的纪律约束人的行为和言谈,另一个是战友之间的关系都是相对简单纯粹的,不可能像中学生宿舍那样有一些类似青春期霸凌的情况出现。

战友们亲如兄妹

在进藏女兵这支队伍里,战友们的情谊可能比亲兄弟姐妹还要深厚。有一个叫章道珍的女兵,一次宿营遭遇暴风雪,分队的马因为暴风雪走丢了。她和另一个同志顶着风雪焦急地寻找,一直找到后半夜才把马找回来。

这个时候,章道珍感觉自己的双脚木木地发沉,回到帐篷里,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将鞋子脱下来。她发现脚肿成了两块硬硬的冰坨,疼痛难忍。

与她睡一起的是另一分队的高乐政。由于白天的劳累,她睡得正香,章道珍不忍将她弄醒,拖着冻伤的双脚躺下后,不敢将冰脚伸进被子里。她慢慢地将冻脚移到一侧,尽量不靠近那边的高乐政。

没想到高乐政很快就被一股寒气凉醒过来,她发现章道珍的脚时,毫不迟疑地搬过来,抱进被窝贴在自己的胸口。

已经累得无法动弹的章道珍说:“乐政,不能这样,不能,这样会冻坏你的!”高乐政抱着章道珍冰块一样的脚,感觉胸前一阵透凉,她紧紧地抱着说:“道珍你千万别动,要不你的脚明天就完了!”

章道珍任凭热泪流到枕头的棉衣上,她已不能随意支配自己的脚了。

章道珍与丈夫在拉萨布达拉宫,年

由于暴风雪一直没停,帐篷里气温太低,高乐政抱着章道珍的脚一直焐到天亮,却依然没有焐热,但章道珍已经被战友的行为感动得不能自已了。

虽然遇到了异常的艰难险阻,但正是在这样困境重重的情形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私心杂念,没有功利色彩,她们多年后仍不能忘记这些人生经历,甚至愿意重新体验一次。

这种珍贵的战友情是非常令人羡慕的,我想大家阅读的时候也会勾起一些自己的回忆,那些真心为你好的朋友,不掺杂任何杂质的友情,相信能找到和女兵的相通点。

03

在西藏,用爱收获接纳

除了战友情,她们还收获了藏族百姓的一片片真心,这种情谊可以说是世间非常珍贵非常难得的。

驻扎西藏后,一些医疗兵被派驻到西藏各个地方,深入到藏族老百姓中间服务。

当时西藏的卫生条件是非常差的,解放军的医疗兵不知救助了多少病人,不光是救助,由于当地人的观念比较落后保守,很恐惧现代医疗,医疗兵们只有用行动向老百姓普及卫生知识,用行动让老百姓信任她们的医术,信任解放军。

女兵(高生玉)回访初生婴儿

女兵王季秀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某个上午,一名孕妇被医院急诊室。王季秀收下病人后,迅速仔细检查病人的病情。发现这是一名患有重度脓毒血症的孕妇,孕妇浑身散发出一种刺鼻的恶臭,有个护士差点当场吐了出来。孕妇的腿、脚、手臂上有多处脓肿,而屁股上鼓起了一个碗大的脓包。

年仅二十岁的王季秀检查时表情很平静,没有一点女孩的娇气。那孕妇知道自己的病症,从昏迷中醒来后总是羞惭地低着头,盯着墙角,不敢与王季秀对视。

王季秀让翻译告诉孕妇转过脸来,她朝孕妇温情地笑了笑,让孕妇的表情放松了一些。她告诉孕妇只要配合治疗,就会治好病。孕妇在王季秀的开导下,精神状态有了很大的改善。

孕妇全身近二十处脓肿,摸到肿块就小心切开,抽取脓液,清洗伤口,注射抗生素。用心照顾治疗一个月,孕妇伤口愈合。

经过两个多月的照料,孕妇顺利生产男婴。孕妇全家感激涕零,当天就送来了一面锦旗,并一定要让那男婴做王季秀的干儿子。

《解放军报》刊登的藏族人民向王季秀赠送锦旗的照片

后来这位女患者的老公公医院,医院收下,医院当然不收。老头每天都牵着牦牛来一趟,老头说:“你们不收我就每天来一趟。”医院真的不收,老头才不来了。

医院组织给藏族人民打防疫针,许多藏族人不配合,那老头主动医院,并鼓动医院来。他不厌其烦地讲述儿媳妇被救的事,并不时地伸出大拇指。村民们在他的带动医院打防疫针。

有一个在墨脱工作的医生石继蓉。一次,她刚从外面巡诊回来,有个人急火火地跑来说,自己的老婆被毒蛇咬了。他老婆是一个孕妇啊。石继蓉一边安慰他,一边背着药箱跟着他跑。

来到村中,孕妇坐在地上,一脸惊恐的样子。原来她被一条毒蛇咬了大腿,局部立即红肿起来。石继蓉蹲下来给她做了检查,马上用止血带把咬破的地方扎起来,然后迅速将周围的毒汁挤压出来。

她怕毒汁挤不干净,看了孕妇的丈夫一眼,想让他帮妻子吸一下,那男人却是一副惊恐的样子。石继蓉毫不犹豫趴在孕妇腿上吸起来,直到感觉没有毒汁残留,再在局部清洗、消毒、上药。

那孕妇很感动,嘴里喃喃自语,用手摸了一下石继蓉的头发,然后双手合十,祈祷起来。

石继蓉

在场的人们瞪大眼看石继蓉治疗的过程,有一位老阿妈当场跪在地上,对着石继蓉拜了一下,然后把双手举向上天说着听不懂的话。许多人朝石继蓉伸出大拇指或行礼。

后来,藏族百姓有什么病都来找她。有一次,达旺家的一头母牛难产,达旺也来请她去,石继蓉很为难,她没给牲畜看过病,自己毫无经验。

但她见到满腿泥巴的达旺那渴望和焦急的眼神,便跟着达旺来到了难产的母牛旁。

石继蓉大胆为母牛助产接生,由于母牛体块太大,助产时很难使上劲,累得她大汗淋淋,她就叫达旺和另一个壮小伙在她指定的位置,按她说的做,一会儿小牛的脑袋就出来了。

石继蓉用手托着小牛脑袋,继续指挥着两个男人,终于使一头健康的小牛犊安全生出。达旺全家高兴得唱起来,在场围观的群众都发出了赞叹声,小孩子高兴得跑前跑后。

达旺家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再三留石继蓉在家里吃饭,达旺妻子还要把自己结婚时母亲给她的玉镯送给石继蓉。

女兵们与藏族人民一起“耍坝子”

人民解放军以铁的纪律获得藏胞的信任,用一颗颗真诚的心为藏胞服务,而豪爽的藏胞们更讲情谊。藏族老百姓给了解放军一个特别的称呼——金珠玛米,翻译过来就是菩萨兵。

而我采访过的女兵,几乎人人都说,最怀念西藏的老百姓,一辈子都记得他们的淳朴、热情,一辈子难忘与他们结下的深情厚谊。

过去艰苦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我也不希望今天或未来的人们把女兵们吃过的苦再吃一次,她们当年的付出,就是为了今天的我们不用再吃苦。

那么我们回头来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青春,什么是芳华呢?

对于年轻的朋友来说,可能认为青春的脸庞,伙伴之间的玩乐,或者说情窦初开的美好是芳华。

而我认为,这只是芳华的一部分,青春和芳华还应该有一层涵义是无畏和勇气,是充满热爱和热情,再把这种热爱和热情扎扎实实地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尝试着去改变眼前的不足和困境,对未来抱有理想并相信未来能够通过自己的双手变得更加美好。

芳华岁月

今天的我们只要买一张火车票、一张机票,就能去西藏,也有一些追求独特旅行经历的朋友,选择走国道自驾或骑行。

如果大家以后有机会去西藏旅行或工作,在进藏的路上,在西藏的街道上,因为了解到有这样一些人曾付出自己的青春,为了普罗大众的幸福而付出过这样的努力,而对西藏有新的理解,对生活有新的感悟,那么我想我这么多年对女兵的采访和记录,就是值得的。

原标题:《她们的芳华——揭秘首批徒步进藏女兵的传奇经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