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青藏高原,世界第三极。
这里是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中华水塔”。
这里是领略万物和谐共生的生物多样性高地。
这里是“两弹一星”精神的发源地。
这里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希望之地。
这一年,青海牢牢把握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立足“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省情定位和“生态安全、国土安全、资源能源安全”战略定位,全力保护“中华水塔”,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立足高原特有资源禀赋,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积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
让我们一起重温年联播里的青海时刻......
青海时刻:厚植生态底色推动绿色发展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的殷殷嘱托。牢记总书记嘱托,青海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青海将全省90%的国土面积列为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全省自然保护区内的矿业权全部注销;青海湖鸟岛、沙岛等景区接连叫停旅游经营活动;出台地方性法规,搭建制度“四梁八柱”。占全省面积17%的三江源国家公园组建省、州、县、乡、村五级垂直管理体系,解决了“九龙治水”难题;三江源地区4.3万名牧民放下牧鞭成为生态管护者,在保护环境中实现富民增收。
青海时刻:一优两高
把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部署落到实处,在推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书写新时代青海新篇章。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对青海提出的新要求。青海从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到发展特色产业;从易地扶贫搬迁,到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青海时刻:保护“中华水塔”国之大者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称为“中华水塔”。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青海的生态环境保护作出重要指示。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落实总书记要求,青海以国家公园建设为抓手,相继展开封育、禁牧、轮牧、人工种草和水环境治理等一系列综合措施,推动全省生态保护从应急式向常态化、持续性升级。
青海时刻:黄河生态保护
在年10月22日召开的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十四五”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抓好重大任务贯彻落实,力争尽快见到新气象。包括青海在内的沿黄九省区牢记总书记嘱托,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奋力谱写新时代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在黄河源头青海玛多,通过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扎陵湖、鄂陵湖水域面积明显增加,湿地面积增加了平方公里,水源的涵养能力进一步提高,黄河源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青海时刻:保护生物多样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采取有力行动,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保护生物多样性,物种保护是关键。雪豹作为青藏高原的旗舰物种,处于生态链的顶端。作为栖息地面积最大,种群数量最多的雪豹分布国,中国政府为保护雪豹做出了积极的努力,21世纪初期,我国雪豹野外种群数量约为只,目前预计已增长至只。
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万物和谐美丽中国
青海时刻:党史学习教育
青海将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与“学党史办实事”相结合,深化拓展党史学习教育,全面启动西宁老旧小区改造,着力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办好民生实事
青海时刻:乡村振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位于青甘川三省交界处,沟壑纵横,山路崎岖,曾经是国家深度贫困县。近年来,当地通过发展藏雪茶等乡村特色产业,找到了一条兼顾生态保护和脱贫致富的路子。
青海班玛:藏雪茶绘就高原致富经
青海时刻:医者仁心照昆仑
“七一勋章”获得者,高原医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一生扎根青藏高原,提出高原病防治救治国际标准。吴天一,医者仁心照昆仑、守望生命为高原。
“七一勋章”获得者:医者仁心照昆仑的吴天一
青海时刻:杰桑·索南达杰:用生命守护可可西里
杰桑·索南达杰,可可西里的环保卫士,青海人民的骄傲和英雄。年出生在青海治多县一户牧民家庭。大学毕业后,他回到草原,努力建设家乡,年任治多县委副书记。年创立治多县西部工作委员会,开展可可西里地区生态保育的工作。年1月18日,在与盗猎者的搏斗中牺牲,年仅40岁。
杰桑·索南达杰:用生命守护可可西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