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清晨的川西高原,寒意逼人,大雾尚且未散,晨鸟仍在低旋,已过天命之年的藏族大叔真尕却已忙碌许久,额头冒汗。一大早,他便骑了40分钟摩托车,沿着海拔米的“尚蓝天路”,赶到离家15公里外的拉壤卡山挖起了虫草。而在几年前,同样的距离来回需要两三天,若是赶着牦牛,还得多绕30多里山路。
这方土地,曾被人定义“不适合人类居住”。雪山草地无言,默默注视着千百年来沧海桑田,近年,它们更是见证了这里诞生的伟大奇迹。
位于川西高原的四川藏区,曾是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战中,交通运输部党组把定点帮扶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黑水县、壤塘县及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摆到工作突出位置。部党组书记杨传堂、部长李小鹏亲自谋划部署帮扶举措并赴各县实地督导调研,帮助协调解决困难问题,积极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相关产业发展。如今,小金、黑水、壤塘、色达4县不仅早已脱贫摘帽,而且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县城均有2条以上三级公路通道对外连接。
小金 通村路通向百姓心间
十月的小金,从乡村到县城,尽管天气渐冷,但仍是一幅热火朝天、活力四射的美丽景象。而曾经的小金县,是贫困村数量居阿坝第一、贫困人口数量居阿坝第二的重度贫困县。“十三五”期间,在交通运输部的对口帮扶下,小金县公路建设由普及向提高发展,由数量向质量发展,一条条“经济路”“富民路”平地而起,一个个“致富梦”“振兴梦”无限生发。
小金县达维镇石鼓村木尔寨沟,被誉为“画家打翻了调色盘”一般的景象,五光十色的山水画中,牛羊漫步在草坪上。在这美景之中,一条长约12.8公里的通村路沿河贯穿整条沟,70岁的老村长杨天河像个获得珍爱玩具的孩子,时不时便走路进沟,眉眼间满是喜悦。
杨天河回忆,以前的木尔寨沟尽是沿河搭桥,最多时甚至搭了8道木桥,出行是木尔寨人的最大难题。“送孩子到镇上读书都要走3个小时的路,货物用马背牛驮,耗时间还危险。”
年,随着这条12.8公里的通村路建设完工,木尔寨人祖祖辈辈出行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现在,村民们的养殖业、种植业也日渐红火。下一步,木尔寨人还打算把沟里面的生态资源利用起来,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业。
年至年,交通运输部定点扶贫小金项目建设工程共18个子项目,分布于该县崇德、达维、美兴、汗牛等多个乡镇,共建设1个养护中心和12座桥梁,建设公路约65公里。此外,针对部定点帮扶小金县工作,交通运输部财务审计司、政策研究室、离退休干部局、职业资格中心、长江航务管理局等单位组成了第一结对帮扶工作组,积极帮助小金县开展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年累计支援30万元灾后修复资金,资助的两项“厕所革命”改造工程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医院2名医疗专家现场就诊,购买农产品27万元,多措并举开展帮扶工作。一条条路就像一个个梦想,延伸在小金县的土地上,也延伸进小金人民的心中。
黑水 一条路带动一个产业
“热拉村过去山高路险,交通条件落后,村民思想观念闭塞。如今,通村道路、入户道路修到了咱老百姓家门口,生产便道修到地边上,上县城、买农资、卖农产品都方便,不再像过去那样前怕狼后怕虎,有了想法就大胆干……”坐在明亮整洁的公司办公室里,年纪不大的俄木初十分激动,这一代生长在好时候的年轻人,见证了这片土地上无数先辈都不曾见过的地覆天翻。
这个土生土长的黑水县热拉村藏族女孩,从小就有干劲。年,得知村内牦牛肉、藏香猪肉、凤尾鸡肉等特色农产品滞销后,她主动联系村两委会汇报了自己想创办农产品销售平台的想法。
不久,在交通运输部帮扶支持下,俄木初的冰山小丫头公司成立了,集中村内优势力量销售农产品。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万元,为贫困群众提供临时就业岗位52个,累计支出务工费用16万元。在公司良好运营业绩鼓舞下,热拉村村民充分感受到了公路建设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纷纷主动投入产业发展中。
俄木初是迈向新生活黑水人的代表,在交通运输部定点帮扶下,黑水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决战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围绕“畅出口、强骨架、织网络”的发展思路,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和功能,深山村寨实现进得来、出得去、行得通、走得畅。
借力“四好农村路”建设,黑水县结合特色产业、民俗风情、红色文化、冰川彩林等资源,发展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业、绿色循环工业、现代服务业,沿路村庄走出“公路+旅游”“公路+扶贫”“公路+电商”等致富路子,全县成功打造7个旅游扶贫示范村,培育民宿达标户户,带动直接就业超过余人、间接就业余人,辐射30余个村寨。
不仅如此,交通运输部所属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与黑水县部分乡镇建立了农特产品供销关系,进一步拓宽了蜂蜜、藏香猪等产品销售渠道,切实加大消费扶贫力度。自定点帮扶以来,由交通运输部人事教育司、水运局、搜救中心以及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组成的第二结对帮扶工作组,向黑水捐助公路综合管理系统,签订应急演练技术合作框架协议,建立生态技术协作帮扶合作关系,支持便民服务中心、党建活动室、文化广场等设施建设,累计捐助资金50余万元。
壤塘 “行路难”变“畅通县”
壤塘的村子可不太好找,比如吾依乡西西村。由国道转入蜿蜒的村道,再驱车10余公里,仔细看着路边,才能看到西西村在茂密的森林中若隐若现。多栋石木结构的民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一盏盏路灯顺路蜿蜒,村里幼儿园、文化院坝应有尽有。
难以想象,在没有公路的过去,村民从森林中到城市里,要耗费多少时间与精力。更何况,西西村之前是纯牧村,全村村民常年在外游牧,没有路的年代,村民之苦难以言表。壤塘是阿坝州最偏僻闭塞、贫穷落后的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年之前全县贫困发生率达26.6%,是阿坝州乃至四川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艰中之艰”。
交通运输部自年开始定点帮扶壤塘县,10多年如一日,携手当地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决战交通天堑、决胜脱贫攻坚。10多年来,交通运输部在壤塘累计投入资金9.54亿元,实施项目57个,建成三级综合客运站1个、干线公路4条。年年底,壤塘提前实现了全县12个乡镇通沥青路、60个建制村通硬化路的目标。
道路,离它够远的时候,能够看到它令人震撼的全貌,只有离它够近的时候,才能感受到它汹涌澎湃的力量。离西西村不远的吾依乡修卡村是川藏山区“九沟十八寨”的典型代表。“群众搬不下来,路也不通,再难我们也得把基础设施搞上去。”如今,11条如丝带般的村道蜿蜒在山梁上,连通了修卡村的“九沟十八寨”,随着路通,电也通了、水入户了、网络也通了、产业兴了,修卡村群众生活富起来了。
如今,壤塘路网逐步完善,公路等级明显提升,交通瓶颈制约问题有效解决,已由“行路难县”变为“交通畅通县”,顺利完成了38个贫困村退出、户人贫困人口脱贫的阶段性任务。此外,为做好定点帮扶壤塘工作,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直属机关党委、海事局、机关服务中心、规划研究院、珠江航务管理局共同组成第三结对帮扶工作组,大力开展消费帮扶,依托动员行业力量全力支持壤塘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积极开展船员职业培训、捐赠中学设施设备,共同帮助壤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交通定点帮扶已成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发展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色达 乡村振兴再出发
在色达,会骑马的人很多,去色达骑马的人也越来越多。然而在成为色达特色旅游项目的“骑马游”背后,也暗藏着色达长时间无路无车、只能骑马的困境。年建县的色达,面积.8平方公里,全县平均海拔米,年平均气温0.8摄氏度,空气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65%。
地处川青两省交界地区的色达县,山大沟深,环境闭塞,曾是全国个深度贫困县之一,是12个国家规定的六类艰苦边远地区之一,也是甘孜州纯牧业县之一。被外界誉为“世外桃源”的色达,一度由于道路不通而长时间维持名声在外却无法很好转换为旅游地的情况。
年,交通运输部开始定点帮扶色达县,几年间,色达实现了从川青交界“路网末梢”到区域重要“交通节点”的巨大转变,为实现脱贫奔小康、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年2月,色达县如期退出贫困县序列。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党中央的关怀下,色达被纳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给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支持。
扶上马,再送一程。交通运输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四不摘”政策要求,积极做好新时期定点帮扶色达县工作,由交通运输部公路局、科技司、国际合作司、救助打捞局以及中国船级社、公路科学研究院组成第四结对帮扶工作组,助力色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选派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优秀干部蒋海峰到色达县挂职县委副书记,负责对接交通运输部帮扶色达县各项工作。
今年以来,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道路中心、桥隧中心、路桥通工程质量监理公司的多名技术专家多次深入色达县洛若镇至五色海景区公路和12座危桥改造施工现场开展路基路面、桥隧施工技术指导。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举办了“交通强国和乡村振兴技术培训班”,色达县73名交通运输管理和技术人员参加培训。
为扎实做好消费帮扶,交通运输部第四结对帮扶工作组深入色达县开展消费帮扶调研,组织色达县经信商务合作局、农牧农村科技局及部分特色农畜产品产业公司进行座谈交流,并结合干部职工消费需求,制定了《色达县消费帮扶产品清单》。今年以来,交通运输部第四结对帮扶工作组成员单位通过消费帮扶累计购买藏香皂、牦牛肉制品、冷鲜牦牛肉等色达特色农牧产品余万元。同时,积极开展爱心帮扶,先后为当地小学捐赠学习用品、教学用具等20余万元。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交通运输部与小金、黑水、壤塘、色达4县,又一同踏上了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