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樊永涛报道)数九寒天,寒潮来袭。饲草储备是否充足,牲畜能否安全越冬度春,始终牵动着每个牧民的心,带着问题记者来到了“万里长江第一县”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
嘉洛草原上,白雪盖枯草,漫天风雪让记者感到刺骨的严寒。当地牧民才贡告诉我们,这个冬天对他而言似乎也并没有那么“寒冷”,也不用因为越冬饲料准备不足而发愁,因为今年村里不仅有了饲草料储备库,而且自家的牦牛也住进了新建的“暖棚”。
冬季的嘉洛草原上,白雪盖枯草。
治多是一个纯畜牧业县,平均海拔米以上。自年以来,治多县党委政府早部署,早动手,早准备,全力构建牲畜越冬“安全网”,更是在此基础上更是总结出了一套冬春畜牧业“防灾减灾保畜”的“治多经验”。
黄昏从一缕炊烟升起中降临。暮色中,才贡踏着残雪把牦牛赶进新畜棚中。他把这叫“暖棚”,遮风挡雪不说,关键是能提高牦牛的存活率。
才贡是治多县多彩乡达胜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一名牧工组组长,负责多头牦牛的放牧工作。他告诉记者牦牛是村集体财产,不能有一丝马虎,每年合作社都有绩效考核,把牛养壮实、提高存活率,会得到奖励。
才贡说,草原上的牦牛最怕冬春两季。冬天气温太低,容易掉膘和冻死;春天牧草青黄不接,在冬天大量掉膘的“老弱幼孕”牦牛很难熬过春季,极易饿死。以往没有“暖棚”,最冷的时候,他甚至会把这些牦牛拉进自己的屋子。
才贡所说的情况,在如今的治多县,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采访途中,一个个如房屋大小般的牲畜“暖棚”随处可见。让才贡更加满意的是,“暖棚”还有防止野兽袭扰等功能。“暖棚真是暖了咱牧民的心啊!”才贡由衷地感慨。
走进这座多平米、钢结构的“暖棚”,成群的牦牛慵懒地摇着尾巴,低头啃食着干草与精饲料混合的草料,有滋有味,悠然自在。陪同采访的治多县农牧和科技局副局长高晓明介绍,一座“暖棚”可供3至4户牧民使用,造价达35万元。目前,治多县将“暖棚”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已建成套21.96万平方米,彻底扭转了牧区牲畜“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的恶性循环和被动局面,减少了牲畜死亡和牧民损失,对带动产业发展和牧民增收致富奔小康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一座“暖棚”可供3至4户牧民使用,目前治多县已建成已建成套21.96万平方米。
虽说“暖棚”抵御了寒冷,但如何才更能安稳的度过这个冬天?才贡更多的踏实感来自于村里储草棚中成堆的牧草。
走近达胜村一处储草棚,推开仓库大门,一股草腥味儿扑面而来。因为牧民居住分散,易受灾地点分布广,这样小型规模的储草棚达胜村就建了3座,一旦发生雪灾,牧民能在第一时间分配到物资,拨发的饲草料至少能够维持20-30天。
不仅在村子,在多彩乡政府大院内还建有一座平米的饲草料储备库,可容纳吨牧草、50吨饲料放置。这个季节,饲草料已堆放得满满当当。目前,治多县已建成储草棚套6.6万平方米,饲草料储备库12处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在年初青南牧区雪灾中,治多成为了受灾最严重,但受损失最小的一个县。这得益于“有灾抗灾,无灾补饲”理念在治多得到落实以及传统畜牧业发展思想观念的转变。
记者了解到,在治多畜牧业发展的道路上,经历了传统畜牧业“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其中确保饲草料供给充足几乎成为了政治任务、民生实事。治多县委政府以“抗灾设备到乡、物资储备到村、牲畜暖棚到户”为出发点,高度重视全县的抗灾保畜工作,加固棚圈、协调保险理赔,鼓励引导牧民群众优化畜群结构。
图为村一级储草棚,一旦发生雪灾,牧民能在第一时间分配到物资,拨发的饲草料至少能够维持20-30天。
曾经的治多县传统畜牧业逐水草而居,牧民“靠天吃饭”,对牲畜补饲的观念不够强,经过几年的宣传讲解,如今牧民储备冬春饲草料的积极性很高,家家过冬储备饲草料已成为常态。
“去冬今春以来,全县筹资万元调运储备饲草料吨,既降低了牧民群众的损失,也更好地巩固了牧业的基础地位,为生态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高晓明说。
“防灾抗灾保畜”,治多有信心,更有底气。
信心来自青海一直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力度,偏远牧区的交通条件得到了重大改善,大大增强了牧区物资流通能力,尤其是饲草料调运能力。伴随着饲草料市场的逐渐成熟,牧户可以足不出户购买到优质饲草料,改变了以往赶着牛羊群移动找草的低效生产模式,降低了生产风险,也保护了草原生态。
底气来自治多县委政府的多年的未“雪”绸缪,除上述以外,还投入万元落实牛羊保险县级配套项目,实现基本覆盖,年因雪灾累计赔付3万元;饲草料县乡自筹方面,已在县域内五乡一镇圈窝种草1.14万亩(公顷),平均亩产达到0公斤鲜草。截至目前,共完成饲草料补库任务吨,而通过补饲,草场也得到休养生息,明年治多县畜牧业发展将“大有文章”可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