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孟庆伟北京报道
中国的人口增长迎来重大转折点。年末,我国人口总量有所减少。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显示,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
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陆杰华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解读上述数据时表示,这意味着我国将进入人口负增长常态化时期。
人口学者、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健康中国50人论坛执行主任陈剑也表示,年,中国人口出现近61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年将载入中国历史。这意味着,中国已进入人口负增长的漫长隧道。”
记者注意到,年我国出生人口也出现下降,并跌破千万级,为万人,较上年减少万人。
年出生人口跌破千万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年全年出生人口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
对比年数据,年我国少出生万人。
近些年,我国出生人口规模一直呈下降趋势。仅从年到年看,我国每年出生人口分别为万人、万人、万人、万人、万人、2万人和万人。
实际上,中国近年来的出生人数和生育率都出现了大幅下滑。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至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已降至1.3的历史最低水平。
中国人口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翟振武向记者表示,观察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可以发现,年以来,中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出现了快速下降,到年的短短3年时间里,总和生育率由1.88下降到1.3,如此剧烈且突然的变化是比较罕见的。
不仅如此,短短几年时间,我国年出生人口也快速地从年的万人降到年的万人。
就导致中国出生人口持续下降和低迷的原因,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陈卫1月13日在中国人口学会举行的“人口负增长及其应对策略研讨会”上表示,出生人口规模下降受育龄女性的规模下降、女性结婚年龄推迟、已婚女性生育率下降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其中就育龄女性的规模下降,陈卫表示,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的育龄女性规模从年以来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从年的3.7亿人下降到年的3.2亿人和年的3.1亿人,“十四五”期间都将持续下降。~年,育龄女性人数年均减少万人,其中对于出生人口贡献最大的20~29岁生育旺盛期女性,年均减少万人。
不过,陈卫也同时表示,导致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和生育率低迷与下降的更深层次原因是经济社会发展因素,导致群众生育意愿较低。
此外,新冠疫情也对婚育行为产生一定影响,进一步降低生育率和出生人口。陈卫称,在疫情冲击下,很多人的就业、收入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健康状况也受到影响,被迫延后或取消婚育计划,甚至对怀孕的女性增加了流产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从死亡人口看,这一数据在年首次达到千万级之后,年继续这一态势,死亡人口较上年增加27万人。
就近期各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