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袁艳钱弘慧通讯员王蕊
陈水芳为海西州农牧民看病。受访者供图。
浙江、青海,本无太多交集,因为跨越千里的对口援建,而变得心手相连。
浙江大医院(下称浙大一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陈水芳也因医疗援青,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高原小城——德令哈,结下了“山海情”。
最近,一封感谢信从德令哈市寄往浙大一院——
“两位浙江专家精湛的医术、细心的服务让我感动。你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扎西德勒!”……
公里外的致谢,源于两位浙大一院神经外科专家奔赴德令哈,克服高原反应为这位患者进行脑血管介入手术。
千里救援得以实现,正是因为陈水芳的牵线。年8月,陈水芳作为我省第四批援青人才,远赴青海,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开启3年援青之路。
陈水芳为海西州农牧民看病。受访者供图。
使命——
“穿上白大褂,就是上战场”
“瀚海戈壁柴达木,金色世界德令哈”。
德令哈在蒙古语中意为“金色世界”,但对于从小在江南长大的人来说,海拔米的高原生活,是不小的挑战——氧气薄、日照强、降水少、温差大,文化习俗更是与浙江天差地别。
初上高原的不适感,陈水芳记忆犹新——常有呼吸困难、头疼乏力、食欲不振和失眠。为了尽快胜任工作,他每天坚持走路上下班,强健身体。
此行并不是陈水芳首次踏上这片高原,年,他曾作为浙江省卫生医疗代表来过海西考察,当地医疗技术之薄弱、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之期盼,令他印象深刻,也让他多了份牵挂。
两年多前,当浙大一院领导拨通陈水芳的电话,问他是否愿意成为浙江援青医疗队的一员时,他二话没说,一口答应下来。
“我是一名党员、是一名医生,戴上党徽、穿上白大褂,就是上战场!”陈水芳说,“组织需要就是命令,哪里需要我去,我就随时出发!”
无论是乡村义诊、医院,还是抗击非典、驰援菲律宾、医疗援非……从医30年,陈水芳足迹遍布各地。
家人虽心有不舍,但都深知陈水芳的脾气,对他的决定也是无条件支持。他们知道,从萧山农村走出来的陈水芳很感激党和国家的培养,成为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后,这种梦想成真的幸福感滋生了他的反哺之心。
在与妻儿、双亲拥抱道别后,陈水芳启程来到这片新“战场”。
让少数民族地区群众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是一批又一批浙江援青医疗队员的使命。经过多年援建,这里的硬件条件与诊疗环境虽已大为改善,但学科支撑和人才培养仍相对薄弱。
陈水芳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走马上任后,医院管理改革,健全制度、理顺机制,带领医院的行政、医疗、护理、应急等方面规章制度60余项。
在青海两年来,陈水芳“对症下药”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全心全意帮扶困难群众。去年,门诊量、住院量医院核心业务指标有了两位数增长,医院顺利通过青医院复评。
“陈水芳是一名心有大爱和担当的党员医生,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浙大一院党委也在各支部和全院医生中开展了向陈水芳学习的活动。”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说,浙大一院就是陈水芳的坚强“后援团”,通过捐赠医疗设备、医院学科建设,派出专家驰援救治重大病患者等方式,共同支持医疗援青。
陈水芳为海西州困难群众捐款。受访者供图。
初心——
“把病人当亲人,千方百计帮他们解除病痛”
每天清晨,巴音河畔,陈水芳上班都医院门口那座刻有“精专于业仁爱于心”的雕塑。
这8个字深深印刻在他的心中。“把病人当亲人”,这是陈水芳一直坚守的行医态度。在医院管理中,他身体力行“感动式服务”,要求医护人员用心对待每一位患者。
海西群众发现,医院真的不一样了!
在诊室门上,陈水芳带头与其他6名浙江援青医生公开自己的手机号码,方便病人及家属随时联系。医院还开设了“院长接待日”,听取患者诉求。
医院的轮椅很少,并且租借手续繁琐。他自费购买了20医院大厅,零手续给患者借用。这些轮椅也被病人称为“水芳轮椅”,至今没有丢过一把。
“陈院长常说,医生除了看好病,还要有温度,我们要多为病人设身处地想一想。”急诊科主任王朝云告诉记者:“他利用晚上休息时间,走进每个科室示范起立问候,导诊、接诊等环节。他带头做,我们跟着学,慢慢地养成了仔细、主动的习惯。”
德令哈市平原村村民马建福有切身感受。去年3月,他的妻子颅内出血急需手术,但因患有血小板减少症,还需要输注血小板才能降低手术风险。医院建议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医院,马建福却面露难色:看病的钱还没有凑足!
陈水芳得知后,立即开通“绿色通道”。那天晚上,直至看到紧急调来的血小板注入患者体内才去休息。之后又安排援青的浙大一院神经外科专家进行微创手术。陈水芳还自掏腰包捐助了元医药费。
“能帮一点是一点。”这些年,他帮的远远不止“一点”,最大的单笔捐款有15万元,那是他获评“浙江大学好医生”的奖金。他把这笔钱悉数捐给了海西州的困难农牧民。他告诉家人,这个奖项代表对他多年援外、援青的肯定,所以把这笔奖金用来帮助困难群众更有意义。
海西坊间至今还流传着他在火车上急救孩童的故事——
年12月29日,一趟从北京开往拉萨的列车上,响起列车员的紧急呼叫:“本次列车14号车厢有小孩病重,请车上是医生的旅客速到14号车厢来!”恰巧在车上的陈水芳听到求助后赶往14号车厢。
当时,一个7个月大的婴儿呼吸急促、额头滚烫。母亲普布普尺告诉他,孩子感冒快一个月了,咳嗽一直好不了。陈水芳迅速判断:这是重症肺炎伴呼衰、心衰的症状。
陈水芳向原计划回西藏的普布普尺建议,在下一站德令哈下车,送医院抢救。普布普尺却犹豫了:“我们要是下了火车,没有钱也没有朋友,该怎么办?”
“我是浙江援青医生,干的就是帮助人的事,救孩子要紧!”陈水芳安慰道。
在德令哈下车后,救护车及时赶到,医院驶去。
“那天,陈院长一直忙着协调救治事宜。经过一整晚抢救,孩子才转危为安。”儿科主任高萍回忆,手术后,陈水芳送去了奶粉和生活用品,还帮他们申请了全免医药费政策。孩子出院时,他还塞了元给他们。
有人说,陈水芳如一道光,为病人照亮希望。
19岁的回族女孩马在乃白,曾因髋关节恶性骨肉瘤,5年多不能正常行走。当环卫工的母亲也是花光积蓄、四处借钱求医。陈水芳了解情况后,伸出了援手。今年6月,他联系了浙大一院骨科专家来海西为她做骨肉瘤根除手术,植入浙江援青指挥部捐助的价值7万元的3D打印假体。术后3天,马在乃白能在助行器的支持下缓慢行走。
前不久,陈水芳收到一段视频。画面中,马在乃白正拿着大扫帚帮助母亲清扫路边的落叶,虽然步履还略显迟缓,但对于曾不能自如站立行走的她而言,已是重获新生。
陈水芳为海西州困难群众捐款。受访者供图。
情怀——
“为海西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为海西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是浙江援青医疗队定下的目标,也是陈水芳的心愿。
在青海的日日夜夜,陈水芳常常在思考:留给我们奉献高原的时间非常有限,还能再多干些什么?多留下些什么?
陈水芳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医术、经验传授给当地医生,想法子引进更多优秀人才,医院的人才队伍。
海西州高寒缺氧,空气干燥,呼吸系统疾病易发高发,不少农牧民因为支气管扩张而有痰咳不出,靠药物治疗往往治标不治本、反复发作。
陈水芳刚来海西不久,便通过无痛支气管镜手术为一位70岁的老人吸出肺里残留的痰液。“我现在不用吸氧,走路也不气喘,10多年来没有比现在感觉更好的时候了!”老人逢人就高兴地分享起这份“畅快的感觉”。
作为呼吸内科的行家里手,陈水芳不仅运用技术为高原群众消除病痛,而且悉心带教当地医生,提升科室的医疗技术水平。
“陈院长总是手把手教我们。”综合内科主治医师宋宇鸿说:“他特别细心和耐心。刚开始我拿镜子姿势不规范,他不厌其烦地演示、讲解,直到我学会为止。”
经过两年多的培养,陈水芳已为当地培养4名掌握这项技术的医生,去年共完成多例无痛支气管镜手术。目前,医院呼吸科已被省卫健委评为青海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学科。
为全面提高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医院建立“点单”培训机制,“组团式”帮扶专家医院临床医疗和教学。远在杭州的浙大一院医院也连续派出多批专家团队,医院学科建设、医院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帮扶,培养了多个学科的本土骨干人才。
“我们为有这样的队友而骄傲!”浙江援青指挥部副指挥长廖帅军说,正是一批批像陈水芳这样的援青干部人才,身体力行擦亮了浙江“援派铁军”的金名片。
“从陈院长身上,我们看到了浙江援青干部人才的品质——实干。”医院党委书记钱东去告诉记者,浙江10多年的医疗援助帮扶,已把80%医院的核心技术“留”在当地,而陈水芳正努力通过数字化改革,把更多专家资源、核心技术留给海西。
陈水芳到海东市民和县群众家里送医送药。受访者供图。
去年,陈水芳参与设计的“一张网”移动信息共享平台获得了软件著作权,医院院内“一张网”信息平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医院的医护人员可以在“钉钉”上查看病人的就诊信息和检查报告,并随时向专家发出诊断请求。
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李万太感叹:“海西地域广、优质医疗资源总体不足、边远地区群众看病难,‘一张网’移动信息共享平台将会改变海西的医疗现状。”
在陈水芳的心中,有着更长远的考虑:将来,这张网将以医院为中心,一头连接浙江的优质医疗资源,一头覆盖海西州各级医疗机构,线上专家库也能将浙江乃至全国各领域的顶尖医学力量都容纳其中,即使专家不在海西也能实现“长效下沉”。
个援青日子,陈水芳希望自己在这片雪域高原帮的病人多些、再多些,把最好的技术才华、长效机制留给青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