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久滩草原(网络配图)位于甘肃、青海两省交界的达久滩草原,是典型的高原草地,这里海拔米以上,是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桑科镇的夏季牧场。草原上的8月,微风带着阳光的余温,也带来了一丝清凉。碧绿如毯的草地上,各色花卉争奇斗艳,绚丽多彩。牧场上牛羊点点,帐篷外炊烟袅袅,马背上的牧歌随风飘扬。位于桑科镇的达久滩卫生室和夏天的气候一样,是草原上最有“热度”的地方。旦正草是这里唯一的乡村医生,已经在这里18年,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马背上的天使”。o1“看病收钱会让我不舒服”一大早,旦正草便开始在镇子上走村串户,这是她每天要做的例行巡诊。一个手提小药箱、一本翻烂了的农村医生手册和一本乡村诊疗记录本,是她从医几十年来必备的“三件套”。和中国近百万名普通的村医一样,旦正草扎根农村,为村民健康“把脉”。为了减轻牧民医疗负担,旦正草看病从没收过钱。“我从小在这里长大,看病还要乡亲们的钱会让我不舒服。”这天上午,旦正草要去问诊的是一个6岁大的孩子。牧民家距离诊所二十几公里,由于道路崎岖,骑马一直是旦正草首选的出行方式。一次次的出诊经历让旦正草也成了草原上的“活地图”,心里不仅标注着通往每家每户最近的小路,还有为每一个牧民诊治过的病症。马背上颠簸近2个小时,旦正草到达村民家。孩子烧得小脸通红,旦正草从药箱里取出听诊器,用手温暖了暖才放进孩子胸口,“幸好来得及时,不然有转成肺炎的危险,现在吃点药就好了。”旦正草边检查边安慰牧民。达久滩草原距离夏河县城70多公里,医院对这里的大部分牧民而言并不现实。在村里没有诊所前,由于缺医少药、出行不便,老百姓经常“小病拖成大病,大病夺去性命。”“我根本不用说得过什么病、吃着什么药,她比我记得都清楚。”村民们常常这样夸赞他们心中的好“曼巴”(藏语,意为医生)。嘱咐好用药顺序、药量,旦正草顾不上喝口水就马不停蹄地赶回了诊所,“牧民住得分散,有时一条沟只住着一两户人家。有时会有乡亲上门看病,得赶回去看看。”出诊路上天气变幻无常,刚才还艳阳高照,这会儿就已下起了雨。旦正草记不清有多少次在出诊的路上被突降的大雨浇得浑身湿透,擦伤、摔伤也是家常便饭,“早出晚归、忍饥挨饿都是常态啦。”旦正草笑笑。△旦正草对待小患儿十分有耐心,并与家属亲切地交流注意事项。到了诊所,果然有位奶奶带着孙子在门外耐心等待着旦正草的归来。来不及擦干湿透的衣服,又赶忙为孩子诊治起来。慢性哮喘是高原上较为常见的疾病,旦正草熟练地医治着。夜晚的草原寂静而漫长,常年独自守在诊所的旦正草每到这时常常格外思念自己聚少离多的家人,但她很少跟家人提及这份思念。孩子3岁时,旦正草便来到草原,如今孩子已经成人。提起孩子高考成绩的不理想,旦正草声音有些哽咽,她诉说着自己对孩子的愧疚之情。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也打断了旦正草的思绪,原来一位牧民80岁的老母亲突发高血压,旦正草又急忙拿着药箱和牧民出门了……这是她再平凡不过的看诊的一天。o2让她割舍不下的这片草原年,旦正草在达久滩草原开办了当地第一家卫生诊所,也成了她的“家”,那是她刚结婚的第5年,从此便开始了和家人聚少离多的日子。她的小诊所从靠借来的听诊器、血压表等几件简陋的诊断器械起步,到现在已经可以开展内、妇、儿及门诊小外科业务,平均每天接待15位患者。从藏族牧民到各族群众,从本村本乡的乡亲到邻近的牧民,有了病都会想到旦正草这个名字。从医18年,她至今清楚地记得自己选择这份职业的初心。从小目睹当地医疗条件差,旦正草决定到夏河县保健站成为一名助理医师,并开始学习传统藏医药知识。一次跟随老师去藏区给产妇接生的经历,让旦正草毅然决定了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一走进帐篷,就看见躺在里面的产妇身下垫的全是牛粪。”旦正草回忆说,当时很多孕产妇没有条件住院分娩,常在自家帐篷没有任何消毒措施的情况下进行接生和分娩,悲剧和意外也难以避免。帐篷里的情景在旦正草脑海里久久难以消散。从第二年开始,护理孕妇和接生便成了她医务工作的重要事务。年从甘肃省卫校毕业时,旦正草曾有机会留在省城,但她还是选择回到从小生长的草原。草原行医18年,她不仅一分钱没挣到,还倒贴了几万元医药费,可旦正草一点都不后悔:“钱是没挣下,但乡亲们不再为生病发愁了,就值!”旦正草一直希望草原上更多的学生能够安心读书,培养出更多的“曼巴”为草原服务。她把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2万多元捐给了桑科镇寄宿制小学,成立了“旦正草助学金”。o3从“为人民服务”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