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目光放在抗战时期的日本军队身上,用“畸形的疯狂”一词可谓是能对其进行恰如其分的形容。由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逐渐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所以日本统治者便以“武士道精神”来对其大肆扩张的行为进行背书。
在这种精神的灌输之下,日本军队变得崇尚一种愚昧的“勇气”,在身处绝境的情况之下他们往往会用一把武士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只不过由于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实力较弱,所以能迫使日军军官自裁的情形较为罕见。然而在抗战后期的一场战争当中我军不仅消灭了为数众多的日军,还使得敌方军官全体自杀,这便是发生在我国西南边陲的腾冲战役。
西南边疆,遭受战火攻击
腾冲位于我国西南省份的云南省,在位于腾冲南部不远便是缅甸。这里虽然少数民族众多而又地处边境,但一直以来却并非各政权的核心要冲所在,所以在历史上这里倒也算是平静而安详,但抗战爆发之后的数年,腾冲却成为了各方所争夺的焦点所在,而这则是和一条公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抗战初期日本急于进攻中国的北方以及长江中下游区域,所以西南一带在这个时候反倒是处于一个相对平静的状态,甚至接纳了不少由于战火而流离失所的百姓,例如著名的西南联大之所以选址在云南的昆明正是因为其远离战火纷飞之地。但自从年日军挑起太平洋战争开始,云南的平静也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而不复存在。
在年以前,世界虽然大致形成了同盟国和轴心国的两大阵营,但对于日本来说,其虽然和美英等欧美列强分属于不同的阵营,但却并没有到直接刀兵相见的地步。然而日本人却在年12月以一种不宣而战的方式偷袭了美军驻扎的珍珠港,这样一来日本和美英等国家可谓彻底“撕破脸皮”,当然由于日本军队的实力所限和路途的遥远,即使是在正式宣战之后日军也无法挥师攻击美英本土,但这个时候美英等国位于日本周边的殖民地的势力范围却首当其冲受到了打击。
从近代以来英国势力染指缅甸开始,这个中国西南方向的邻国便一直处在英国的控制之下。由于抗战开始之后中国由于自身实力的单薄连续吃到败仗,所以蒋介石便积极寻求英美等国的帮助。美英等国虽然不会以一种维护正义的出发点来对中国施以援助,但由于他们同意不愿意看到日本实力在东亚地区一家独大,所以在抗战开始之后其对于中国也进行了物资方面的援助。
因为美英本土和中国并不直接接壤,所以在开始的时候对于中国的物资援助只能考虑以水路的方式进行,然而随着中国东部及东南部的绝大多数港口城市被日军摧毁以及占领,这种援助方式也成为了奢望,在这种情形之下,英属缅甸和中国云南之间的滇缅公路则成为了一条极其珍贵的“输血管”。在一段时间之内这里成为了中国和外界所互通的唯一路径,日军虽然知道这条公路的存在,但对于英国的势力却也无可奈何,无法去明目张胆地进行切断。
修建工事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改变了这一切,正式和美英宣战的日本人再也不必顾及国际公法,所以在珍珠港事件的第二年日军便在东南亚大举增兵以占据原属于美英的势力范围,这其中包括了英属香港、菲律宾等地,不幸的是缅甸也很快成为了日本人的进攻目标。
在日军大举来犯之前,缅甸一代驻扎着英国士兵按理说英国作为曾经的世界第一强国,其驻军的战斗力自然应该不可小觑。但问题在于自从20世纪以来英国的国力显著衰退,“日不落帝国”的时代已经成为了过去。在当时整体国力衰退的情况之下英国人自然无暇对缅甸这个偏远地区投入过多的精力,所以英国方面虽然在缅甸驻扎军队,但其无论在人数方面还是在战斗力方面都无法和日军相比,所以当日军在对缅甸大举进兵时,驻扎缅甸的英军只是稍作抵抗随后便作鸟兽散,在短短一个月之间缅甸大部就落入日寇的手中。
对于英国人来说,他们的主要精力此时放在了欧洲英吉利海峡同德国人的对峙当中,自然无暇顾及远在东南亚的缅甸的存亡,所以在缅甸落入日军之手后英国方面并没有组织兵力夺回的意图,反而是采取了一种近乎听之任之的消极态度。但我们要知道的是英国人虽然对于缅甸的得失显得不甚在乎,但有一个国家却因此直接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这个国家正是中国。
组织军力,夺回公路
在之前由于滇缅公路的存在,中国还能够靠着这种较为微弱的“输血”,依托广袤的国土同日军进行作战,但日军在占领缅甸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派兵直接切断滇缅公路。这样一来好比切断了当时中国的唯一一根“血管”,整个国家相当于陷入了一个绝境,所以派兵夺回滇缅公路的控制权可谓是关乎于国家民族的存亡。
在当时的云南虽然驻扎着滇军这样的地方部队。但由于其是非蒋介石心腹所领导的“杂牌部队”,所以其无论是从人数、战斗力和武器装备方面来说和占据缅甸的日军相比都显得不值一提,所以在经过和日军的短暂交手之后云南的地方部队就连吃几次败仗,中国的命运也来到了危急存亡之秋。
危难之际方显英雄本色,在国家局势和民族大义的感召下,国内在短时间内组织了一支部队来打通滇缅公路。由于其作战任务当中有相当一部分要走出国门前往异域作战,所以这支伟大的部队也有了“中国远征军”这样一个响亮的名称。
当远征军来到中缅边境的时候发现情势并不如人意,远征军的战略目的意在打通滇缅公路,但目前的情况则是日军不但切断了滇缅公路,更是在公路附近部署了密密麻麻的碉堡和工事,想要夺回谈何容易。而且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当中日军再次大举进兵攻陷了云南的几处县城,直到远征军的到来才稳住阵脚,但此时滇西最大的腾冲城却已经落入日寇的手中,双方一时陷入了相持。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在滇缅公路被切断之后万般无奈之下中国只能选择“驼峰航线”来进行战略物资的空中运送。
所谓驼峰航线是一处喜马拉雅山脉一带状如骆驼驼峰的区域而得名,但问题在于通过驼峰航线运输物资不仅数量极为有限而且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难以对中国内地抗战提供太多的实质性帮助,所以中国远征军的当务之急还是要打通滇缅公路,而要打通滇缅公路则势必要不惜一切代价拿下腾冲城,所以年5月在美英等国的火力援助之下,远征军打响了腾冲争夺战。
从战前的力量对比来看,远征军明显是占据优势更多的一方。首先从人数来说远征军方面为了腾冲战役调集了霍揆章的二十集团军担任主力攻击部队,而在二十集团军所派出的先遣队就包括了五个整编师以及其他的掩护部队共计超过了七万人,而此时的日军部队由于援军未到所以仅有数千人。中国兵法有云十倍围之而五倍歼之,可以说从人数对比来说中国军队可以随心所欲地用各种战法进行攻击。
另一方面由于美英等国在武器装备方面对于远征军的援助外加其炮火的辅助,远征军在武器和火力方面已经不逊色于日军,看上去对于滇西重镇腾冲的收复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巧施妙计,夺得腾冲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攻击开始后远征军部队却遭到了日军部队相当猛烈的抵抗,虽然日军人数远少于远征军,但我军却难以越过天堑一般的腾冲城,这实在是令人费解。
其实当时远征军难以突破日军防线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在攻坚战当中,守城一方有着天然的优势,远征军部队虽然人数众多,却是以一种仰攻的方式在进行攻击。相比于远征军,日军却是处在一种以逸待劳的有利地位当中,这样一来中国军队的优势就会被抵消。而且腾冲城外的环境崎岖复杂,不利于大部队的展开,小股部队的“添油战术”使得我军伤亡惨重,腾冲城外尸横遍野,无数年轻人就这样葬身异国。
战士受伤
第二个原因是和一些普通的城墙相比,腾冲城的城墙极其高大而厚实,远征军虽然有盟国军队方面的炮火相助,但在数次炮火的齐射之后,即使是美制的毫米榴弹炮都无法对腾冲城的城墙造成实质性的伤害。除此之外日军在占据腾冲的这两年期间在腾冲城周围修筑了诸多的暗堡和工事,在平时无战事发生的时候这些军事设施看上去并不显眼,但是一旦有军队进攻腾冲城,这些工事当中的伏兵便会占据有利位置枪炮齐发,和城内的守备部队形成掎角之势互为依托。
其实如果仅仅是以上两点军事方面的原因,我军也终究会在伤亡率较高的情况下攻下腾冲,但就在此不久前所发生的一个小插曲却使得这场战役对于远征军的难度陡然上升。
原来就在年的时候,中国军队的一架军用飞机因为迷航而被迫降落在日军所控制的腾冲城一带,飞行员也不出所料地成为了日本人的俘虏。本来因为意外而被俘这种事情在战场上见怪不怪,远征军虽然损失了一名飞行员和一架飞机,这倒也不至于对整个战争局势产生根本影响。但问题在于日军在这个被俘的飞行员身上找到了有关远征军方面的无线电密码本。我们要知道在战争当中谁能掌握第一手的情报谁便能够占得先机,所以在其后无论远征军采取任何战术及其行动日军总能先一步知晓并做出防御,所以到了战场上我军数万人的大部队一时竟拿这些龟缩在城内的日寇无可奈何不过正所谓见招拆招,在了解了日军所占的优势之后,远征军司令部也制定了相应的作战计划,而这份攻城计划概括说来便是“占据高地,破其一点”。
日军军官,集体自裁
我们之前提到过日军由于居高临下而占有制高点方面的优势,在详细观察了地形之后远征军部队发现了腾冲城一座来凤山。和周围的地势相比来凤山显得较为高大,由于在仰攻当中城墙死角的存在无法完全发挥炮兵部队的优势,所以如果能占据海拔与腾冲城相当的来凤山,日军的居高临下的优势就会消失。不过这一步进行得极为艰难,因为在此之前日军就已经屯兵在来凤山当中,而最终远征军为了拿下来凤山也付出了极为可观的代价。
战场
在拿下来凤山之后远征军迅速在山上部署炮兵部队。之前对于腾冲城的炮击可谓是“满面开花”式的攻击,当得知了腾冲城有着极为高大厚实的城墙后,霍揆章决定以“破其一点”的方式,将所有炮火都集中于一处,尽可能地发挥美式火炮的威力轮番轰炸,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长时间不间歇的轰击后,腾冲城墙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缺口,远征军部队如潮水般涌入。
城内的日军虽然想做困兽之斗,但我军大部队的到来已经提前宣告了他们的失败。这个时候日军军官还试图在践行其近乎疯狂的“武士道”,他们纷纷举起武士刀带着不甘和愤怒自裁,而这也宣告着历时天的腾冲战役结束。
腾冲战役不仅使中国重新占据了西南边境的主动权,更是为全国的抗战打了一针强心剂,对于这一场战场各位读者又想说些什么呢?欢迎来留言进行交流。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按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