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十条”出台之后,面对防控措施的调整,医院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完善就医流程、提高重症救治能力,迅速将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上来,竭尽全力为患者保健康、防重症。
02:00应接尽接
兜住生命保障底线
疫情防控政策调整,社会面管控放开后,就诊人员激增,防控重心从“防感染”全面转到“保健康、防重症”,医院再次成为阻挡疫情的那道防波堤。
近一周来,医院门诊日挂号量最高峰突破人次、急诊日就诊量维持在人次左右、发热门诊日就诊量超人次,是平时的2-3倍。
面对激增的就诊人数,医院积极克服“病痛减员”“床位不足”等实际困难,充分盘活全院资源,增加病区,实行“全院一张床”统一调度,全力保障就诊患者“应接尽接、应治尽治”,并优先保障急危重症患者及特殊人群就诊。
在门急诊,为保障患者及时就诊,针对急诊、发热门诊、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等就诊患者较多的诊室,统筹全院人力资源,增加人员;导诊加强就诊人员分流,在对症诊疗的前提下,引导患者至其他相关门诊就诊,适当缓解排队压力。
收费室、药房、检验、医学影像均调整服务时间,提前上班或推迟下班时间,保障患者顺利完成就医。
改造扩容、医院在新冠大规模感染第一周想到的一招“先手棋”,医院先后增设5个临时病区,其余科室在现有基础上也尽量增加床位,全院实行床位共享,每日床位动态调度,以保障新冠感染患者尤其是急危重症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新病区筹备
为进一步做好分级分类治疗,医院重症患者兜底保障作用,确保急诊重症患者24小时内清零收治,在全院各科几乎都满负荷运转的情况下,对全院医疗技术人员进行统一调配,保障患者分流救治。
“能救尽救,为患者提供一切可提供的救治手段。”中层干部会上,医院提出要全力以赴做好新阶段医疗救治工作。为加强医务人员对新冠病毒感染及急危重患者救治能力,12月中旬,医院通过视频会议等形式,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专题培训,规范救治流程;医院专家组牵头制定新冠肺炎临床路径诊疗方案、重症患者救治指南,规范诊疗行为;为及时掌握和沟通医疗救治情况,医院定期召开专家组例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保障医疗资源调度和信息畅通,提高诊疗效率。
尽心服务守护同心抗疫战线连日来,医院医护人员日夜奋战,带病上岗、坚守一线。他们中,有人发烧仍忙碌在病房,有人头痛欲裂仍为患者做着治疗,有人喉咙肿痛沙哑,仍耐心和患者沟通,疫情下的他们日日超负荷工作,只为了患者的平安健康。在“患者激增”“战斗减员”“带病上岗”的重重压力下,医院团结全院职工,尽心尽力做好各项服务,建立起医患、医护的同心抗疫战线。“因就诊患者较多,车位紧张,为方便群众就医,医院倡导职工绿色出行,让车位于就诊患者。让车位于就诊群众医学影像科作为当前需求最大的检查科室,日检查量接近人次,2台机器全天24小时不停运转,工作人员中午也不停歇,在科室迅速解决午饭后又继续工作,有时甚至顾不上吃饭。负责白班阅片的医生基本每天要加班至晚上22时,只为老百姓能及时拿到检查结果、尽早完成就诊。火速行动
筑牢医疗支撑防线
病区改造、增配器械设备是扩大收容、提高重症患者救治率的前提。兵马未到,粮草先行,设备科、后勤保障科、药剂科等科室在第一时间做好物资储备、动力支持等保障工作,与医护人员并肩作战。为保障医疗工作运行,行政职能后勤科室实行24小时排班,多次在深夜或是凌晨搬运物资、协调各类工作,为了临时病区快速建成,全体人员忙得浑身湿透也毫无怨言。“后勤不靠后,保障冲在前”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
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疫”不容辞
“医”心为民
全体“洋医人”勇毅向前
以实际行动守住生命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
医院供稿
编辑:秦小健舒云君辉
审核: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健康促进处
往期回顾?陕西第三批“病毒性感冒专病门诊”名单公布?“阳”后7天就没传染性了?一直咳嗽怎么办?一图读懂15个防疫热点→?家长们:西安这些医疗机构开设儿科门诊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