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约字,细读约21分钟)二十多年,作家梁鸿每次回老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河边走走,然后从河边绕进村里。梁鸿的故乡是位于河南穰县的梁庄,那条河是“湍水”的一部分,河流漫长且弯曲。年少时她喜欢在黎明时分穿过寂静的村庄,穿过树林,走到河坡的上端,迎接太阳的升起,在日光下远望整个村庄。那条河贯穿她人生的前二十年。梁鸿告诉Lens,故乡的河就好像是她灵魂的一部分似的,每当想起就会感到幸福。18岁自县城的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村里当了三年教师,再一步步读书深造,文学硕士、博士、博士后,后来成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教授。成长于乡村,而后进入城市,始终无法与身后的故土相割舍,从梁鸿身上,仿佛可以看到那一代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离开梁庄后的日子,梁鸿一直无法停止回望自己的故乡。那个中国千万个乡村中的普通一个,正在经历什么,离开与留下的个体又在承受怎样的命运。十几年前,带着这样的问题,她从大学课堂回到了梁庄,踏实地生活了五个月,同村庄里的人一起吃饭聊天,重新用脚步和目光丈量了这片她生活二十年的土地。年和年,《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相继出版,这两部记录了中国乡村在转型之中遭遇的种种困境的非虚构作品,在当时掀起了对乡村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6671.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6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