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是中国及南亚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统计,目前,全世界藏族人口约万左右,我国境内约万(年)。除中国外,印度、不丹、美国、加拿大、欧洲、澳洲等地区也有藏族分布,藏裔人口保守估计在万以上。在这一数据当中,历史留给人们的冷知识是:在国际上,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不丹王国和锡金也属于藏区。
01.什么是藏区?
中国藏族姑娘
藏区即指藏民活动区域,藏民即指生活在藏区的信仰藏传佛教的藏族人民。也就是说,藏区是指信仰藏传佛教的藏族人民的活动区域。
在我国有三大藏区:卫藏、康巴、安多。卫藏指的是西藏拉萨、日喀则一带,康巴指西藏的昌都和四川的甘孜州、青海的玉树州、云南的迪庆州,安多指的是青海除了玉树以外的其他藏族地区和甘肃的甘南州,四川的阿坝州(部分)。不管是卫藏、康巴还是安多,拉萨都是藏族人心中的圣地。
青海有6个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海西藏族蒙古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四川有2个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云南有1个藏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甘肃:1个藏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所以,若按省级分藏区除西藏自治区外,还有青海藏区、四川藏区、云南藏区和甘肃藏区。
其次,印度侵占我国的两个中小型藏区为:拉达克(清朝后期英属印度抢占的)和藏南地区(-年步步侵占的)。
另外,在国际上,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不丹王国和锡金也属于藏区。
02.“国际藏区”是怎么产生的?
不丹王国简称“不丹”,位于中国和印度之间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属青藏高原南底。不丹自公元7世纪起为吐蕃王朝属地,9世纪成为独立部落,但仍深受藏族文化的影响。清代汉文史籍中称布鲁克巴。年,不丹人口约74.9万。不丹族约占总人口的50%,尼泊尔族约占35%。
不丹的民族可分为三大类:1.沙尔乔普人,居住在不丹东部的土著人;2.噶隆人,大部分都居住在不丹西部,是9世纪藏族移民的后裔;3.洛沙姆帕人,或译尼泊尔洛昌人,19世纪末期移居不丹,洛沙姆帕(意为南不丹人)是说尼泊尔语的民族。
不丹族也称“竺克巴”(Drukpa),遍布不丹各地,主要是中国西藏人血统和印蒙血统的后裔以及卓克巴(Drokpa)、雷普恰(Lepcha)和多雅(Doya)部落土著人的后裔。
据考证,不丹人的祖先主要来自中国的西藏、缅甸、尼泊尔和印度。据梵文典籍记载,不丹的土著是库池部落。该部落的人被称为“阿洛(Ngalop)”。公元9世纪,藏族先民从中国西藏移居到不丹的北部和西部地区,并把中国西藏的文化和佛教也带到了不丹,成了不丹政治和文化中的重要和主要组成部分。这些人经过长期的融合与演变,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语言文化、心理素质等方面都与藏族人产生了一定的差异,有自身许多不同的特点,逐步形成一个独立的民族,即不丹族。但无论如何,在他们的身上,还有许多与中国藏族相似的特点。
锡金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曾经是一个独立的王国,中国古籍中,锡金名为哲孟雄(Dremojong),藏族人称其为登疆,意为稻米之谷。公元7世纪,哲孟雄是吐蕃(今青藏高原)的一部分。9世纪时,哲孟雄成为独立的部落,但其境内的寺院仍隶属于西藏各大寺。绒巴族是第一批抵达锡金的居民。属黄色人种又称锡金族,被印度、尼泊尔人称为雷布查人,主要分布在锡金,亦分布于不丹西部、尼泊尔东部以及印度的西孟加拉邦。说绒巴语(雷布查语)。该族原为藏族的一部分,与藏族在经济、文化方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很久以来互相通婚。
可以看出“国际藏区”的先民是藏族人的移民,其背后的历史事件是这样的:年,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之后开始扩张,占据了现在的尼泊尔、不丹和锡金,其势力向南甚至到达恒河流域。“国际藏区”当时是吐蕃王朝的一部分,也便有了藏族的进入,并在这里的生息繁衍。两个多世纪以后,吐蕃王朝土崩瓦解,“国际藏区”开始逐步脱离吐蕃王朝的统治,发展为独立的部落,乃至今天的局面。
上世纪六十年代,锡金人
03.有一部分藏族人已被称为菩提亚人
菩提亚人
菩提亚人系中国藏族后裔,历史上一直与藏族保持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他们主要分布在不丹境内,另外在尼泊尔、锡金、克什米尔等地亦有分布。人口数量已经过百万。
菩提亚人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语言为菩提亚语,是藏语的一种方言。宗教是喇嘛教,混杂著佛教以前的萨满教,即苯教。人死后行火葬、水葬或土葬,少数行天葬。寺庙文化比较发达。作为祭司的喇嘛,社会地位很高。地方政权具有政教合一的性质。
菩提亚人的社会结构是封建式的,按父系追溯家世。多数人实行一夫一妻制,偶有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现象。盛行交表亲。主要从事畜牧业,饲养山羊、绵羊、牦牛等;辅以农耕,种植大麦、谷子和马铃薯等。
通过菩提亚人,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吐蕃王朝时期,藏族人向南的活动轨迹,也可以看到藏文化强力的影响力。
中国藏族姑娘2
本文根据相关资料编写,图片亦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