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樊永涛报道)追溯长江源,这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地方——治多。

有着“长江源头第一县”美誉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是一个传统的畜牧业大县,草场和牛羊就是牧民的生存之源,也是县域经济的支柱。

“长江源头第一县”——治多县境内索布查山的自然风光,隐在“深闺”待人识

今天,随着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一系列生态保护建设不仅让这里的牧民受益,也对他们传统生活逻辑进行了重组,特别是“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出场,已然成为了治多“稳牧兴业”剧本里的绝对伏笔。

索布查叶山下的“牛倌”们

远眺索布查叶,阳光从正在消散的云雾中漫过来,山脉向深处逶迤延伸。这是一座位于治多县多彩乡达胜村附近一座典型的青藏高原山体,屹立在长江支流恩欠河旁。

山脚下,次成两口子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次成是达胜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里的牧工组长,牧民们亲切的用“牛倌”称呼他们,与妻子共同负责头牦牛的放牧。三年前,他们还都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索布查叶山下放牧的“牛倌”次成夫妇

这是一顶蓝色的帐篷,是牧民转场时的临时居所,生活所需一应俱全。妻子做好了简单的早饭,因为手机没有信号,用对讲机喊来了在外放牧的次成,随后便往放牧点走去。近几年,山里野生动物种群不断扩大,为避免牛群遭受狼群和雪豹的袭击,一直以来,夫妻二人都是轮换上岗。

“去年一共收入7万元。”见记者前来采访,忙着吃饭的次成有些腼腆地说,村里合作社每年都有分红,担任牧工组长还会有一笔劳务费,同时他还是一位生态管护员,每年有元工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他还说:“人穷不能穷志,勤劳就能致富。”

曾经为保护长江源头生态环境,牧民们“减畜转产”面临诸多困境,靠着脚下这些牧场,似乎并不能让他们过上富裕的生活。面对贫困,没有一个人选择低头,这一切的改变都要从成立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说起。

年,达胜村党支部通过吸纳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持资金成立了合作社,并以索布查叶山命名。在合作社和次成一样的“牛倌”有9位,尼玛仁青也是其中之一。

采访尼玛仁青的路途并不平坦,走的路是牧民们游牧专场的牦牛路,一条朝着峡谷倾斜的路,司机几乎一直在歪着身子开车,积雪在车轮的碾轧下,吱嘎作响。偶尔看见牧民赶着牦牛群走过,在翻浆的山道上踩出一溜倾斜的脚印。

这里海拔米,见到尼玛仁青时,他里三层外三层地穿了好多件衣服,拿着乌尔朵(抛石器)不断朝牛群挥去,虽然寒风刺骨,但仍掩盖不住他干起事儿来的一股子热火劲儿。

一天下来,要看好多头牛,尼玛仁青的工作量也并不轻松,他说牦牛都是合作社的财产,必须得悉心照顾,每年合作社都有绩效考核,把牛养壮实了,会得到奖励。

在达胜村我们看到,为保障牦牛的出栏品质,合作社并没有选择集中饲养,而是选择天然草场放牧,并统一规划放牧数量,以达到草畜平衡。发展有了底气,要多渠道发展才是硬道理,村子靠着自然优势,创办了彩石加工厂,还在县城开了一家百货超市商店,如此一来不仅解决了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还能促进村民持续增收。

12月,牧民们早已转入了冬季牧场,虽然一场冷空气过后,茫茫大雪覆盖了草原,但却焕发着无限生机。

日子过得好不好,老乡说了算。正如村集体经济的壮大,改变了同卡村发展的维度。

“富饶一方”的同卡村

年底将至,牧民们一年的劳作,终于迎来了收获的日子。

在治多县治渠乡同卡村,村主任昂旺丹佩一边盘点合作社牲畜总数,一边换算着今年每家的分红情况。

“同卡”藏语的含义为白色的草滩,相传这里曾富饶一方,羊群能将草滩覆盖。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同卡村早在8年就依照自愿入社、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理念,试点建立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昂旺丹佩说,经过12年的发展,合作社已建成8处藏绵羊集中养殖场和4处牦牛集中养殖场,今年预计分红.7万元。

年可以被定义为同卡村合作社发展的历史拐点——

当年,同卡村党支部立足村域特色,把发展畜牧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拓展精准扶贫的“造血”机能、作为精准扶贫主载体和稳定增收长效机制的关键措施,鼓励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积极参与、积极投入,实现全村入股合作社。

昂旺丹佩介绍,同卡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实行与村党支部“同频共振”,并在每周三、五的学习活动和主题党日期间,把研究决策合作社的有关事宜列入议事日程。同时,运行“党支部+合作社+牧户”模式,实行“三议”(人员、支出、其他事宜变更)“两公开”(决策内容、财务)。“如此一来,不仅增强了党支部的号召力、公信力,也强化了牧民对党组织的向心力。”

尕松东周家里有7口人,入合作社之前家里有12头牦牛和多亩草山,无论他如何坚韧,获得的还是并不稳妥的光景。现在牛羊和草山都折合成股份交给了合作社,自己也当起了牧工。放牧工资收入一年四万多元,加上奖励和分红,一年有6万多元的收入。而在没加入合作社以前,他全家一年的收入仅有七八千元。

目前,合作社已完成股权公正、股份制改制等工作。昂旺丹佩说,在这种按股分红为主的分配模式下,村子建立劳动、草场、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新格局,打破过去单纯按劳分配的旧格局,使分配方式发生了转变。同时,择优选取放牧经验较好的牧户作为合作社放牧员,实行按劳付酬,使一部分牧区富余劳动力和老人从草地畜牧业上转移出来,老人进城养老,年轻力壮的劳动力从事其它非牧产业。

据统计,年合作社共收入.32万元,实现利润.77万元,总股份股,平均每股.2元。

如同一块跳板,成立合作社为乡村脱贫提供了立足点,更生发出向上起跳的强韧弹性。产业带动、低保兜底、医疗救助……同卡村的好事儿不断“弹出”。贫困发生率也由年的22.4%降至年底的2.9%。

随着村集体经济壮大,同卡村可谓是富饶一方,而这背后是带动周边村子共同发展,也为治多县脱贫致富提供发展样本。在同卡村合作社总股份中,已有20个村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持.2股。

向小康生活迈进,源于追求幸福的意志,抱团发展的力量,更有对原乡故土的热爱。正如治多面对今后的产业发展,“筑巢引得凤凰来”。

“筑巢引得凤凰来”

踏雪行走在治多县,蓝天、白云、雪山在眼前交替,成群结队的牛羊在广袤无垠的嘎嘉洛草原上惬意漫步,全部美好,都有理由属于这片土地上的居民。

“发展合作社不能一拥而上盲目扩大羊群数量,要充分考虑草场的承载量,合理制定放牧数量和线路,保证牲畜供给不断。”

“治多县地理位置独特,生态环境优越,受地域,海拔、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制约,产业发展单一,生态畜牧业和牦牛产业是我县产业发展的唯一的路径。”

聊着聊着,才仁昂布有些动情。

才仁昂布是治多县农牧和科技局的局长。他说,发展是大势所趋,但传统畜牧业发展方式已难以适应既要保护生态环境又要追求畜牧业发展提质增效的要求。治多一直都在苦苦寻找如何破解人、草、畜越来越突出的矛盾,实现生态与经济共赢的路子。

一方面,治多地处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长江源区和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地“三重叠加”的特殊地理区块;另一方面,治多县共有草场总面积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万亩,禁牧面积万亩,也就是说留给治多发展的草原只有万亩。

抉择中如何破局?转折点下,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机遇来临时,如何抓住?治多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治多县发挥党建统领作用,秉持“要致富、靠畜牧,挖穷根、兴产业,可持续、抓生态,先育点、后连片,建公司、联牧户,拓市场、增收入”的36字方针,下大力气发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目前,治多县畜牧业合作共36个,其中,村级集体合作社20个、县级合作社1个、私营合作社15个,共入社牧民户人,牲畜存栏头(只)。据最新统计,今年全县合作社预计分红将达.68万元。“合作社的作用日益突出,牧民入社的积极性普遍提高,稳牧兴业的路子也越走越宽。”才仁昂布说。

如今,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建设在治多县发展的风生水起,面对处理市场供需关系,扩大销售渠道,以实现产业化发展,治多县“筑巢引得凤凰来”,引进省级龙头企业“阿米雪”,利用企业的品牌效应,推动地域特色品牌的注册及推广,借助企业在乳制品行业的先进经验技术和销售渠道优势,大力发展牦牛奶、有机肥等系列产业链。

治多阿米雪乳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加工厂房里的现代化乳制品加工设备

走进位于治多县城的治多阿米雪乳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加工厂房里,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现代化的酸奶、酥油等奶制品加工设备应有尽有。这是一家县管企业,不仅吸纳了周边群众就业,而且为治多有机绿色产品走出县门、走向更广阔的的市场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

“引来凤凰”,使得“治多牦牛”、“治多乳制品”等地域特色品牌架构基本形成,也标志着治多县将拥有自主生产能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将大大提高。

面对今后的发展,才仁昂布有着新打算——依托“阿米雪”的资源优势,加大对畜产品开发力度,充分挖掘地域资源优势,加大有机、绿色、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力度,发展“三品一标”农畜产品,加强品牌培育和市场营销推广,开展农牧业品牌提升行动,重点培育牦牛、藏羊等畜产品产业联盟,继续参加省内外全国性农畜产品推介会和展销会,进一步提升治多特色农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冬季的治多草原

治多的转折,是青藏高原上一个牧业县城的微妙转向,是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抉择中的“最优解”,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一个美好细节。

冬已至,春可期,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山林、草原和人心都萌动着新的发展之计,每一颗牧草、每一头牦牛、每一只羊都被期望茁壮成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