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贵港日报
本报首席记者黄静华
“平南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我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目标,结合平南实际,多措并举绘好‘四张图’,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全县共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48个,其中国家级1个、自治级5个、市级24个、县级18个。”副市长、平南县委书记周仕志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平南县是多民族散杂居并拥有万人口的大县,下辖21个乡镇(街道)(其中有2个民族乡、1个享受民族乡待遇的镇)个行政村(社区),有汉、壮、瑶、苗、侗等12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0.9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84%。
强组织、拓思路,绘好创建工作“规划图”
周仕志说,平南县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全县重要议事日程,以“一张图纸管到底”的方式做好创建工作短、中、长期规划,定目标,划重点,明责任。
强化党建引领,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和创建办,健全民族工作委员会制度和民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创建工作专班会议,统筹全县力量,协调推进创建工作。各乡镇(街道)、县直有关部门也相应成立创建工作组织机构,主要领导亲自抓、具体抓、大力抓,推动创建工作贯穿各领域各行业,形成了“思想统一、力量集中、齐抓共管”的上下“一盘棋”工作局面。今年以来,全县组织召开了创建工作专题会议5次、座谈研讨会6次。
加强顶层设计。对标对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测评标准,坚持高起点开局、高标准创建、高质量推进,出台《平南县创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实施方案》等系列指导文件,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制、清单制、目标制,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
加强上下联动。落细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两个纳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坚持每季度至少1次专题研究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定期听取创建工作汇报,解决推进创建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明确创建责权分配,加强各级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各企业共同联动发力,探索建立“全领域、全方位、全覆盖”共创模式,切实推动创建工作高质量扎实推进。
聚重点、抓落实,绘好创建工作“路线图”
周仕志介绍,平南县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全县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一同谋划、一同部署、一同推进,全县上下目标一致、步调一致,使创建工作覆盖到每一个领域、每一个层次,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融入全县中心大局。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有机融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各个层面,紧扣市委、市政府工作思路,大力实施“五大战略”,深入推进“五大振兴”,深化拓展“六大行动”,把工业作为高质量发展重要突破口,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打造纺织服装、生猪、文旅、稻虾、中药材等五大产业链,高标准建设中国(贵港)纺织服装时尚新区,打响“平南品牌”,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各民族实现共同富裕。年第一季度,平南县招商引资工作实现“开门红”,新签项目投资总额71.2亿元,完成季度任务56亿元的%,引进了中国企业“强”玉柴集团投资项目;全区粮食春种现场会在平南召开;平南县荣获“广西食品安全示范县”称号等。
守望相助促进“三交”。积极开展国家通用语言、实用技能“双培”行动、“感党恩、跟党走”系列活动,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以国安瑶族乡、马练瑶族乡“逢十”周年庆祝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壮族三月三”、瑶族“盘王节”等系列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活动。推进创造相互交融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创建民族服务中心,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
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大力实施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做到发展一批民族文化产业,推出一批民族文化文艺精品,开展一批民族文化活动,打造一批民族文化品牌,确保优秀民族文化在传承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县共有1个村寨入选广西民族特色村寨,《大安印记》入选“戏剧中国”优秀剧目,大安校水柜习俗成为全市首个列入国家级非遗传承性项目名录,平南牛歌戏、大成八音、大安粤曲、平南杖头木偶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汉松等8人列入第七批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全力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水平。探索创新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民族事务管理办法,有效预防和依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纠纷,严厉打击非法宗教和邪教活动、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违法犯罪行为。在推进平安、法治平南建设中强化民族团结,妥善处置涉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依法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着力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将民族团结理念融入文明公约、村规民约,倡导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强各民族在各行业各战线团结拼搏,奏响共促发展共享成果优美乐章。
创模式、聚合力,绘好创建工作“施工图”
周仕志说,平南县坚持把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7+N”活动作为主抓手、主阵地,创新活动形式载体,增强活动影响力,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不断提高各族群众对创建活动的知晓率、满意率和支持率,为创建活动高效实施营造良好氛围。
打造示范标杆,突出典型引路。聚焦“团结、进步、示范”这三个关键词,结合平南地域特色,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创建优势,采取“先定点挖掘、后培育打造”的方式,打破以往的“成熟一个、打造一个”的工作思路,分级分类分条块打造“7+N”典型示范80个,探索实践“一进一品牌”16个,形成“典型引路、由点连线、以线带面、达到全覆盖”的创建工作大格局。
加强宣传教育,推动创建入心。以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宣教格局为目的,加强“滴管式”宣传,搭建“结对子”“手拉手”“心连心”“一家亲”等多个宣传教育平台,树牢各族群众“四个与共”“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理念和共识。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2万多份,举办文艺活动60多场(次),举办了系列宣传月活动和共植“同心林”活动,达到了“抬头可见、随手可学、处处可感”的宣传教育效果。
打响创建品牌,形成创建合力。以打造“多彩瑶乡”“平安瑶乡”“富裕瑶乡”为着力点,讲好一批平南民族团结进步好故事、选树一批平南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以好的创建品牌带动浇灌民族团结之花盛开,推动创建工作群众参与、创建成效群众评判、创建成果群众共享。近年来,全县累计培育乡镇、学校、村(社区)、机关等创建示范单位48家,形成了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品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效应得到有效彰显。
建机制、强保障,绘好创建工作“效果图”
周仕志说,平南县全面实行创建工作目标考核制和部门责任分工制,落实创建任务分解“清单化、项目化”管理制度,以制度保障创建工作规范化、常态化、精细化。
落实经费保障,高效推进创条件。加大经费投入力度,首次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以专项形式纳入年度财政预算,落实专项经费万元,确保全县创建工作顺利高效推进。
强化队伍建设,督促指导保实效。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行业创建工作的实际情况,在重点区域和单位培育打造一支由县直部门业务骨干、乡镇统战民族工作干部、村党支部书记、学校负责人和热心民族工作、在群众中有一定威望的群众代表组成的创建指导员队伍,通过“点对点”“一对一”“面对面”的指导和跟踪检查,切实推动创建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同时,建立互学互观互助、结对帮扶的学习机制,组织有关单位到创建示范优秀的单位开展现场观摩学习,提升创建水平。
注重结果运用,奖优罚劣提干劲。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全县绩效专项考核,对创建工作不作为的单位及时通报约谈,年度专项绩效降低考评等次;对工作主动作为并取得明显成效的单位给予最高考评等次,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抓好创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周仕志说,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下一步,平南县将继续聚焦贵港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目标,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效的举措,团结一心,携手奋进,全力创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共同绘就民族团结和谐壮美的平南画卷,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