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游青海段河水曲折,江山如画。新华社记者邢广利摄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多个日日夜夜,让时光有了纵深,岁月有了层次。青海干部群众清晰记得:年8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青海视察指导工作,强调“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深入贯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不断深化“三个最大”省情认识,青海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贺信精神,深入实施“一优两高”战略部署,书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彰显青海之大价值,可可西里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三江之源”名片愈加亮丽,“中华水塔”更加丰沛,每年将输送逾亿立方米清洁水源滋润华夏大地;

履行青海之大责任,三江源、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步入收官设园关键阶段,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成为全民共识,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青海省建设蹄疾步稳;

发掘生态之大潜力,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数字经济和飞地经济引领经济发展新潮流,生态扶贫、林草经济、生态旅游让青海养颜更养人;

……

今天的青海,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坚决扛起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不断彰显“三个最大”青海省情魅力,正在统筹“五个示范省”建设的实践中,强化“四种经济形态”引领,在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的担当作为中,努力让绿水青山出“颜值”,金山银山有“价值”。

发挥最大价值

彰显生态魅力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

站在重要的时空节点,游走于广袤的青海大地,三江源头绿意盎然,青海湖畔鸟欢鱼跃,祁连山上林海莽莽,湟水河畔清水荡漾,今天的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缔结硕果,青海儿女正在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中享受着幸福生活。

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于此,青海湖是阻止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湿地面积跃居全国第一……青海不断彰显最大的生态价值,在管山护水、植绿育草的工作量变中,不断释放生态大省之魅力。

彰显生态价值之大,再去深思生态价值之重。从全国而言,青海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贡献占比很小,却坐拥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资源总价值18.39万亿元,每年向下游输送多亿立方米清洁水源,生态服务总价值为亿元,气候调节和物种保有等功能性价值不可估量。

如此之重的生态资源是上苍赋予人类发展最宝贵的物质财富,也正是一直坚持走生态保护优先的发展路子,才让今天的青海处处流淌着大自然最原始、最本真的幸福。

在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开展了一场长达16年之久的“禁塑”行动,从机关干部到牧民群众,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全民共识。现如今,随着“禁塑”行动成果的不断巩固,从这里走出的“雪多牦牛”凭借绿色、有机、无污染正走向全国,也带动起众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为广大牧民群众增收拓宽了路子。

从“天河之南”到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这个静静徜徉在黄河臂弯里的县城,以旅游业为主导,盘活了绿水青山的资源价值,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中,于年被评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这更是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殊荣。

再将目光转向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泉吉乡新泉村,很多村民凭借保护青海湖裸鲤资源的生态成效开始吃上了“生态饭”。郭永忠就是其中之一,每年湟鱼洄游季就在泉吉河边经营旅游纪念品,短短几个月收入可观。

今天,从生态资源本身再到保护生态的全民共识,从一项项生态保护的具体行动到衍生更多生态财富,青海的生态价值正与广大群众的民生福祉紧密相连,推动着生态生产生活实现良性循环转变。

履行最大责任

筑牢“中华水塔”

青海最大的责任在生态。

地处地球第三极,青海的生态资源宝贵,生态地位特殊且重要,要坚决扛起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来不得半点闪失。

践行初心、履行使命,青海儿女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牢记在心,砥砺前行。青海全省各族干部群众以实际行动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的氛围在青海大地蔚然成风。

从最早取消对三江源地区GDP考核到今天全力推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青海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速了生态环境恶化,让人类面临着生存环境的诸多挑战,应对严峻形势,青海坚定保护生态的决心。年,青海省向中央上报《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并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9次会议上审议通过;年3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至此全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花落青海大地。

这是党中央赋予青海的政治责任,必须全力以赴筑牢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但于青海,这将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全国没有可循路径,作为第一就要为全国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从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以来,在党中央和青海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青海开启了一条在“无”中寻“有”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探索之路,今年,三江源国家公园即将正式设立。

一路走来,青海革新理念、果敢创新,统筹处理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从体制机制创新、生态管护公益岗位设置等多方面入手,因地制宜,先后实施一系列原创性改革。

同步,园区已全面实现“一户一岗”公益岗位,名牧民转变身份成为生态管护员。

现今,打破“九龙治水”局面,彻底解决执法监管“碎片化”问题,理顺自然资源所有权和行政管理权关系,这不仅仅是青海生态文明体制的改革实践,更是青海贡献于全国的国家公园建设的经验和模式。

自年,青海省成为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省份以来,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进。三江源和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共同支撑青海成为全国第一个“双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省份。

正是推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筑牢的坚实基础,年8月19日至20日,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在青海省会西宁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论坛形成重要成果《西宁共识》,明确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意义、理念、目的、内涵。

也正是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个成果,可可西里记录到多只藏羚羊回迁的壮观场景,祁连山捕捉到5只雪豹同框画面,三江源地区多次拍到欧亚水獭活动影像……

从启动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到串联起生态保护“成果链”,我省于年6月启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目前已启动三年行动计划,青海湖也拉开了建设国家公园的序幕,正向着中国最美湖泊国家公园努力“开跑”。

发掘最大潜力

释放绿色动能

青海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

于青海,生态是幸福色,更是靓丽的发展色。近年来,青海不断深化“三个最大”省情认识,在充分发挥生态价值、履行生态责任的基础上,牢固树立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发掘生态潜力。

5月中旬,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向壳牌能源(中国)有限公司交付了第一笔基于碳核证标准的林业碳汇,这是由双方共同协作、在东部河湟地区实施的林业碳汇项目,核证减排量共计25.46万吨,是目前青海省规模最大的林业碳汇项目,对确立高海拔地区碳汇造林标准和示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置身三江源,回迁的藏羚羊、成群的藏野驴,还有绿草如茵的草原和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群众,共同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

立于生态保护基础,寻求高效发展方式,特许经营已成为三江源国家公园内新的尝试。澜沧江昂赛大峡谷自开展特许经营以来,生态旅游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一部分,很多生态管护员不仅是生态保护的宣传员,也是生态旅游的引导者,澜沧江源园区昂赛管护站副站长才旺多杰就是其中之一。

众多曾经手持牧鞭的牧民已成为特色产业的主要劳动力,玉树州治多县白玛已经从草原走向县城,在扶贫产业园的糌粑加工店上班,每月固定的工资成为家里源源不断的收入。

从三江源腹地放眼全省,在生态潜力发掘上做好“文章”,绿色发展之势正强。

青海坚守绿色发展,推动绿色惠民,着力推进生态扶贫,通过管护就业、生态补偿、产业带动、务工增收、定点帮扶等方式,努力让贫困人口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实现了脱贫致富梦。青海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设置了4.99万个林业草原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年度发放劳务报酬10亿元,人均年收入超2万元。

生态经济反哺人类发展,正一点点滋润着小康生活。现今,茶卡盐湖凭借独特的高原盐湖景观,以“工业旅游”探索发展新路,向世人展现了“天空之镜”的姿容;金灿灿的门源百里油菜花海,让地方经济在以旅游产业为龙头的发展中实现跨越;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边麻沟、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油嘴湾等地发展花海经济让乡村游成为新风尚……

青海省着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越来越多国内外游客慕名来青,一批批“青字号”旅游产品打响招牌。年,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33亿元,增长20.4%,越来越多的群众背靠山水美景忙起来、有事干。

今日青海,从城市到乡村,从农区到牧区,从草原到林田,不断深化“三个最大”省情认识,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成为群众实实在在的生态福祉,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更加坚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