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如今,江苏、湖北、湖南、重庆、四川、青海等位于长江干流区域和长江经济带区域的省区市,正积极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动长江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以及长江文化价值阐释弘扬。
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走进这些“因江而名”“依江而建”“凭江而兴”“拥江而美”的地方,领略其富有地域特色、古今交相辉映的经典景观与历史文化,体会静水深流、海纳百川的气派,感受伟大、灿烂的长江文化带来的震撼。
青海,天堂的马匹不远
辛海蕾祁小宁
▲长江源(玉树治多)杨敬华摄
七月,青海,天堂的马匹不远。
——海子《七月不远》
读了海子的《七月不远》,尽管很难理解他的爱恋与痛苦,但诗中一些元素,如天堂、马匹、蜂箱、宝石、盐湖、野花,一直以来都是青海真实的记录。7月的青海,其实与海子的另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更契合。七月长江万里晴,日暮江花红胜火,尽管已经过了青海最美的季节,但仲秋时节的青海三江源别有一番韵味。这里拥有世界上最纯净的色彩,它的美是辽阔的、艳丽的,也是苍茫的。这个9月,带着满心期待,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
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也是我国首个国家公园试点区域。在这片高峻辽阔的土地上,不仅分布着众多湖泊、沼泽、雪山和冰川,也有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这里不仅因是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而被誉为“中华水塔”,更因其多样性的生物资源而被称为“物种基因库”。无论是旅行者相对陌生的玉树藏族自治州,还是广为大家熟知的青海湖沿线,抑或是凭借神奇瑰丽的魅力热度不断飙升的青海西部,在浩瀚的三江源地区,海拔随着一座又一座山脉攀升,沿途风物也逐渐野性和自由起来。在这里,想用一次旅行就将其人情世态、无限风光悉数纳入眼中可是不太容易的。
仲秋的清晨,静谧深邃,沱沱河桥下,一轮红日从东边喷薄而出,在绿水莽野间洒下匀润的霞光。河岸的草地,在此时也展现出一年中最美的景色,伴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任其撕破云层在天空点燃。远处高耸起伏的山脉、河流两岸广袤的草原,尽是柔美的曲线……
沱沱河是长江源头的中支源流,流经唐古拉山镇,其又名滔滔河,藏语称“玛尔曲”,意为“红色的河”,蒙古语称“托克托乃乌兰木伦”,意为“平静的河”。三江源国家公园是世界海拔最高、中国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站在这里,天是那样的近,似乎云朵举手可得;山又是那样的远,似乎总也无法近前;皑皑积雪则像一幅随意挥毫的画,任性而美丽。这就是青藏高原,是孕育了华夏文明的长江源……
沱沱河向东,当曲向北,最终在治多县的囊极巴陇相遇并交汇。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立新乡叶青村,长江源头干流河段通天河在这里流经,群山之间的通天河在此转了一个弯,留下一道美丽的曲线,形成了自然界的奇观——“万里长江第一湾”。放眼望去,“第一湾”的身后又是群山绵延、河流交织的好风光。而这也仅仅是一季的风景,在广袤无垠的三江源,冬去春来、四季更迭,即便沿着“第一湾”走一遭,只来一次,又岂能说饱览三江之源?
来到三江源,既要纵情壮阔山水间,也要体验市井慢生活。玉树市位于青海省西南部,其驻地结古镇是历史上唐蕃古道的重镇。昔日,唐蕃古道骡马队往来频繁;如今,挂着全国各地车牌的车辆络绎不绝。过去因气候条件影响通行的“生命线”,而今已由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带上建成的首条共玉高速大道贯通。青海海拔最高、世界第六高的玉树机场,也已进入“5G+智慧机场”时代。玉树市面积虽小,却五脏俱全,它创造了人类历史上高原地区灾后重建的奇迹。
在旅行者眼中,作为唐蕃古道的重要驿站,玉树是进藏的重要一站。当地立足长江、黄河、澜沧江之源以及康巴风情、唐蕃古道、可可西里、藏地圣山7条深度自驾线路,永久打造了玉树传统赛马节、澜湄之约旅游文化节等十二大节庆活动,力求将玉树建成真正的国际生态文化旅游胜地。
到青海去,到雪域高原去,到辽阔大草原去,到群山之巅、江河之源去,到隐匿在丛林和峡谷深处的炊烟里去……这里是“中华水塔”,是“大江之源”,是条河流的发源地,是中华文明的营养源泉。在这片土地上,自然与生命的交响、文明与荒野的冲撞从未停歇。如果一定要用文字描绘三江源的风景,那就是:天空开满了云朵,云朵明暗了青山。青草簇拥着湖泊,骏马驰骋在草原。蜂箱守候着花开,牧民催赶着绵羊。满山遍野了金黄,色彩斑斓了草原……这里是吟唱的天堂,更是旅人的梦。热爱,从未改变。出发,就是现在。人的一生中,总要做些值得纪念的事,以梦为马,无悔青春!
宜宾冠英街:
历史的沉淀、文化的嬗变
杨光
▲宜宾冠英街宜宾市翠屏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供图
每个城市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老街,狭窄的街道、斑驳的木门,却深藏一段逝去的岁月,承载这个城市历史的变迁,从而引发人们珍贵的回忆。
在“长江首城”四川宜宾,这条街叫“冠英街”。
冠英街不长,米左右,也不宽,3.5米上下,但每一扇门的背后,都是一个值得发掘的秘境,或二进三进,或独立影壁。每一个院落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风火墙、石朝门,皆是独具匠心的设计。
院落嘛,上感天灵,下沾地气,这种院落文化代表了一种精英文化,宅中有园,园里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有天,天上有月。这是中国式的院落梦想,也是宜宾式的生活梦想。
当然,在冠英街,还要加上一种传统的商贾文化。因为鼎盛时期,冠英街上有40余座砖木四合院,住的都是盐商、酒商、药材商、银行家等,经营各种生意。
既然住的多为生意人,当年这条街自然很是繁华热闹。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冠英街,是人、商业、建筑、传统文化汇集之处,街道风情浓郁、地域特色鲜明,见证了繁忙水码头的辉煌历史。
随着时代的变迁,老街在经历了多年的繁华后,渐渐归于平静。现如今,冠英街上仅保留下来14户老宅院,不过,其中的刘文彩公馆与墨庄大宅,仍然是人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