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13日,云南的《春城晚报》上刊登了一则新闻标题为《抚仙湖里有古城》的报道,再次引发大地震。

原来,关于抚仙湖留有七大千古之谜。

谜团一:抚仙湖下存有天然人体库?

据曾经潜入湖底的潜水员透露,抚仙湖湖底尸体数量庞大,水下尸体均呈现倾斜状,男尸前倾,女尸则向后仰,并且随着水流自然运动,如同活人一般。

谜团二:湖中存有大鱼?

抚仙湖里面的大鱼,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鱼,有人说:有一次乘船过抚仙湖,到尖山时,狂风大作,不远处看见一个像船一样的东西,仔细一瞧,却是一条大鱼的背脊。

谜团三:水底建筑?

当地盛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古代的时候,抚仙湖的所在地是一个很大的坝子,在坝子的里面,有一个繁华的城池,后来一场大水将这个坝子全部淹没,之前热闹非凡的城池从此沉入水底。

谜团四:航空禁飞区?

抗战时期,一架国民党的飞机,当时本来已经准备降落在呈贡机场,不承想偏离航向,鬼使神神差地撞到抚仙湖畔的老虎山上,最后造成机毁人亡。20世纪80年代,我军一架军用飞机在飞到抚仙湖上空的时候,因仪表失灵,最终导致飞机失控,坠入湖中类似机毁事件发生多次。后来,抚仙湖被列为“航空禁飞区”。

迷团五:惊现光环?

年10月24日,这天正好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日,村民张玉祥等人乘船到湖中捕鱼,却惊奇地发现湖的中央部位冒出了一个发光的圆盘,相当耀眼夺目。

谜团六:孤山鲛宫?

据民间传言,孤山下面有龙宫,还有许多的洞,抚仙湖的鱼常常跑去游玩,可是洞口口太小它们们身子又大,每次进去就出不来了,最后永远地待在里面。

谜团七:界鱼石?

在抚仙湖与星云湖中间的隔河上,有一块“界鱼石”,从抚仙湖游来的抗浪鱼与从星云湖游来的大头鱼,每次游到此处又各自回游,形成“两湖相交,鱼不往来”的奇观。这些传说本身带有一定程度的神秘色彩,再加上在传述过程中人为地加工篡改,真实性更加令人怀疑。但有些传说却逐步取得证实,如关于水底建筑这一迷团。

昔日热闹非凡的古城沉入水底,所有值钱的东西也一并沉了下去抚仙湖究竟埋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宝藏呢?

在抚仙湖的西面有一个小山丘,山丘看似平凡无奇但名声响亮,它就是李家山。李家山地处江川县城北约15千米处,东南走向,海拔米,从山脚到山顶落差有60米的样子,属于星云湖畔多依山的支脉。据当地老人说,这里以前是一个古战场,诸葛亮曾带兵在此征战。由于受到水底科考条件的限制,对抚仙湖湖底的宝藏探险还一时难以实现。年9月,各地纷纷响应“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当地人也开始在李家山上挖大寨田,挖出大批青铜器,但村民们只是将其丢在箕箩筐内拿回家当废铜烂铁卖给供销社,帮补家用。年,文物发摇工作正式展开,发掘出战国至汉的古墓27座,文物多件。年,在云南省博物馆举办的¨否南省青铜文物展览”中,李家山出土的文物宽占了一半。其中,最珍贵的一件文物是“牛虎铜案”,长76厘米,高48厘米,重30千克。在古滇国时期,它是贵族在宴客或祭祀等活动中用来切肉盛肉的华丽工具。“牛虎铜案”以牛的四脚作为案足,牛背呈椭圆形盘状,一只猛虎扑在牛尾虎视眈眈地注视着圆盘。在大牛的腹部下面还站着一只小牛,悠然自得、神态自若。整个铜案呈现出极高的艺术观赏性。

年12月19日,云南省考古所张新宁连连同省考古所和江川有关单位组成的联合发掘队,在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的情况下,对李家山进行了第二次发掘。此次挖掘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还包括不少金器,引来无数人的围观,一时之间,李家山被挤得水泄不通。李家山此次出土的铜鼓还有那些高规格的青铜器,不管从质量还是数量上都令人叹为观止。张新宁对外宣称:}李家山应该是古滇国的一个王族墓地。并且据研究表明,李家山古滇国墓地的时代是从战国后期一直延续到东汉初期,并且在战国后期就已经进入青铜文化的繁盛时期。这说明,古滇国的统治者发迹于李家山一带,只是后来才将古国中心转移到了石赛山地区。

西汉王朝意图歼灭古滇国时,滇王又退回李家山,直到中央推行郡县制,古滇政权名存实亡。如今,每当雷电交加之时,抚仙湖一带的李家山便屡发雷击事件。据专家分析,这说明李家山可能还埋藏着大量金属物质,因为金属物质极易将雷电从空中引下来。难道在抚仙湖还有大量的宝藏尚待人们发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