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荒凉苍茫到绿意盎然

从满眼黄土到山花烂漫

从灰霾的头顶

到碧空如洗的蓝天

……

这些年

清水县用勤劳和汗水

在大地上描绘出一幅

山清水秀的美丽画卷

一个天蓝、地绿的康养清水

正在渐行渐近

这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色背后,凝聚着清水县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和干劲。近年来,清水县生态建设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坚持“增绿与增收并重、造林与造景并举、绿化与美化同步、发展与保护同抓、提速与提质并行、城市与乡村协同、生态与产业融合、环境与民生共赢”的原则,持续加快城乡一体绿化进程,生态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如今

那一片片醉人的“绿”

更加迷人

它穿过城市

越过田野

爬上山坡

成为清水人的金山银山

擦亮生态底色

夏末秋初,位于天水市清水县山门镇东南10公里处的三皇谷森林公园,微凉的晨风习习吹过,青山隐隐、绿树巍巍、云雾缭绕。一阵刺耳的摩托声划破静谧,径直驶入林地,似与这亦真亦幻的境地格格不入,又似让这万籁俱寂的沉默泛起丝丝涟漪。

三皇谷森林公园是护林员王田录所负责的林区,身着红色志愿者马甲的王田录,在这满眼葱郁的绿色中格外显眼。伴随着摩托车引擎声戛然而止,他便开启了自己一天的巡林工作。

山门镇是全国生态文明乡镇,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森林覆盖率达66.7%,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而隶属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山门林场,地处秦岭山脉与关山山脉的结合部,为牛头河的发源地的三皇谷森林公园更是于年被列为省级森林公园。公园距清水县城40公里,距天水市90公里,海拔——米,年平均气温8℃,相对湿度70%,森林覆盖率达76.1%,是典型的暖温带山地半湿润气候区,素有“百里林海、天然课堂、森林浴场”之称。

已经在此护林三年的王田录,是三门镇大集村人。提及在此处的护林工作,王田录坦言,三皇谷森林公园离家并不近,但因为马路平整、交通便利,他骑摩托车只需40分钟就到了。王田录告诉记者,他的巡林工作从早晨的病虫除害和苗木补栽开始,下午则偏向于垃圾清理和火灾隐患消除。而一天的巡林工作需要他全程步行走完多亩的巡林面积,这对人到中年的王田录来说并不轻松,近几年日益增多的游客,更是让本就繁重的工作雪上加霜,但记者在王田录的眼里看不到丝毫勉强和抱怨,他流露更多的反而是欣慰。

每每巡林结束,坐在山头休息时,王田录看着记忆中这片濯濯童山经过30年的培育看护,变成如今这番葱蔚茵润的模样,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欣喜。

三皇谷森林公园集森林、水体、野生动植物和奇峰峡谷景观为一体,园内林海莽莽、青山叠翠、清流潺潺,常有珍禽异兽出没其间,是天水市唯一的以亚高山草甸为主体的草原风情旅游区。

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浮华让这片远离喧嚣的“出世”之地,显得尤为可贵。搭载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网络,更是让这里很快成为群众休闲娱乐、放松心情的打卡地。

游客晋晓煜是清水县高三学生,5年前就来过这里。她告诉记者,以前风景虽美,但周边比较荒凉,园内更没什么游乐设施,游客很少。但现在这里完全大变样了,不仅建有仿古式别墅、蒙古包、多功能餐厅,更设有双人秋千、射箭、野炊等娱乐项目。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有很多美食,如烤鱼、烤羊、火锅、山野菜及农家面食等地方特色小吃。“现在,这里早已变成家庭聚餐、朋友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只要有时间我们家人都会到这里转转,尝尝美食。”说罢,正在农家乐自助烧烤的她,便迫不及待地去享受美味了。

农家乐的老板郭宏伟是一个年轻小伙儿,谈起自己已经营了四年的山隐饭店,他不禁喜上眉梢。“得益于不断提升的园区环境和日渐完善的配套设施,这几年这里的游客逐年增多,我的生意也是蒸蒸日上。每年5月—9月的旺季里,这里的日均客流量达人以上,这几个月我的月均收入能达到10万左右哩。”

近年来,清水县生态建设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山水林田草综合治理,持续加快城乡一体绿化进程,生态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山门镇更是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把环保和生态文明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建设生态山门,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

“‘十三五’以来清水县累计完成各类造林绿化工程20.76万亩,完成森林抚育2.3万亩,目前,全县大面积荒山荒坡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已全面形成了辐射全县纵横交错的东、南、西、北、中5条林网带框架,县域林地面积达.5万亩,森林覆盖率增长到现在的39.86%。此外,全县还栽植了行道树公里,建设公路景观节点21处,充分彰显了‘一路多景’的立体绿化景观。”清水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刘玉春说,如今,清水县片、带、点相结合的生态安全防护体系已全面形成,县域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自然环境区域气候明显改善,年降雨量逐年增加,水源涵养能力进一步增强,地表植被恢复显著提高,全县受灾频率明显减轻。

从“生态绿”到“生态美”

刚爬上清水县花舞北山园,浪漫气息就扑面而来。大片的紫色马鞭草在微风中摇曳,千万株花蕾同时绽放,层层叠叠、起起落落、飘飘袅袅,像不小心打翻的颜料盘,在山坡上渲染开来。近处的游客、花海与远处的街道、楼房,构成了一幅“醉”美画卷。

走近花海,一个个紫色的小花蕾挂满枝头,它们簇拥在一起连成花海随风摆动,可爱又灵动。漫步其中,好似人在花中走,又在画中游。

从张家川县专程赶来的游客海月琴徜徉在花海中一路赏花、一路自拍,与怡人的风景进行着亲密接触。“我特别喜欢花,在抖音上知道清水北山有一片花海,今天专程过来的。到了现场,更是觉得不可思议,没想到这里这么美。”海月琴说。

同样觉得不可思议的还有张赟。张赟是清水县人,打小就生活在县城的他看惯了北山一望无垠的黄土。多少年来,这片稍显荒凉的土地,鲜少有人涉足。如今,这儿却凭借绚烂花海的超高“颜值”,成了远近游客竞相“打卡”的网红景点。

精明的张赟从来来往往的游客中看到了商机,于是将自家小卖部的玩具、百货摆到了山上。“现在正是花季,来这儿转的人实在太多了,一波接一波的,除了我们清水本地的游客外,秦州、麦积、张家川的游客也不在少数。在这儿生活了几十年了,从没想过会有这么多人到我们这里游玩、消费。”张赟笑着对记者说。

从一片沉寂到如今的热火朝天,这种变化还得从年说起。那年,清水县启动实施了花舞北山城市绿化工程。

据清水县温泉景区服务中心主任贠惠玲介绍,花舞北山城市绿化工程是有效治理牛头河北岸沿线苏屲片区地质灾害隐患实施的以整治土地、遏制水土流失、人口搬迁避让、旧村复垦、斜坡减压和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工程东起赵充国陵园,西至红堡镇咀头村,全长3.5公里,总规划面积亩,其中绿化面积达亩。

“工程实施中按照‘一环镶三园、七里十三景’的建设主题和打造‘半城山水一城绿,融合发展人似花’的特色山水精致公园城市、‘丁香之城’、‘三季见花、四季有景’的目标,统筹推进山水林田草综合治理,不断擦亮生态底色,提升发展成色。”贠惠玲说,花舞北山城市绿化工程的建成,不仅达到了“景靓起来、花舞起来、香飘起来”的效果,彰显了“人在园中、园在城中、城园一体、产城融合”的独特城市公园景观,更有效缓解了城市公园绿地总量不够、服务半径不足、分布不均等问题。如今的花舞北山不仅与香怡南源田园综合体相映衬,更促进了“宜居、宜业、宜游”的园林城市建设。

近年来,清水县坚持山、水、林、田、路、景综合治理的原则,已高标准建成城郊北山绿化带近3万亩,并以打造城郊南北两山分层次、分季节的花园式生态景观为目标,立足轩辕文化产业园区总体布局,启动实施了邽山生态园、花舞北山、香怡南塬、余家山丁香文化园等景点绿化美化提升工程,精心打造小泉峡生态风景长廊,初步突显了“景观化”“园林化”的门户形象,极大地美化了县城周边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使生态、经济、观光、休闲、娱乐融为一体,县城南北两山一带基本达到了“景靓起来、花舞起来、香飘起来”的效果。

“春花、夏荫、秋实、冬翠”。清水县采取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生态措施,不仅让一座树木环抱、绿茵遍地、出门见景的绿色县城呈现在了人们面前,也让越来越多的人见证了清水县生态建设从“生态绿”到“生态美”的转变。(新天水记者马凯见习记者王琴)

来源:新天水客户端

更多精彩看这里??

①丨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本科一批普通类(I段)理工类、文史类院校投档最低分公布

原标题:《康养清水渐行渐近——清水县生态建设成效综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5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