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奉节的大山深处,有一个第三人民法庭。受地势所限,驻守的干警有时需要靠溜索越过湍急的河流开展巡回审判,因而被人称为“溜索法官”。
“溜索法官”的事迹经媒体报道,被人广泛知晓。“全国法院先进集体”“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评选特别奖”……法庭也屡获殊荣。年底,这个团队还荣获了中央政法委表彰的改革开放40周年政法系统40位新闻影响力人物。
奉节法院第三法庭法官通过“溜索”到达对岸,开展巡回审判。吴辉摄(资料图)
尽管因溜索而“走红”,这些年来,法庭干警们使用溜索的次数却越来越少。一方面是因为富裕起来的农民逐渐搬出了交通最不方便的地区,另一方面也在于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和奉节县人民法院逐步加大了对法庭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年起,第三法庭人员还经历了一次“大换血”。时至今日,法庭新配备了1名员额法官、2名法官助理、2名书记员、1名法警的配置,队伍的结构更加专业化。
“实际上,在当地百姓眼中,‘溜索法官’已成为了一个代名词。”第三人民法庭负责人刘邓认为,“溜索法官”是司法为民的一个象征,是一种精神传承,在大山深处,更需要公平正义阳光的普照。
人员在变,使命不变
6名年轻人接力扎根深山
从重庆坐火车抵达万州后,再乘3个多小时的汽车,便可到达奉节法院第三法庭。
法庭位于奉节县兴隆镇,辖区内山大坡陡,谷深路遥,全年霜冻期长达4个多月,管辖兴隆、长安、龙桥、太和、云雾等5个乡镇,辖区幅员面积平方公里。
“刘法官正在庭审中,今天下午有两个案子,你得等一会了。”走进法庭大门,25岁的法官助理晏宇涛指着楼梯处的照片给记者介绍,以前说“溜索法官”指的就是他们,现在我们接下了这根“棒”,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他所说的“我们”,包括法官刘邓、法官助理晏宇涛和龙辉、书记员旷兆和李纯辉以及法警陈星光。
刘邓和同事们进村开展巡回审判。刘政宁摄
晏宇涛是今年一月份正式入职第三法庭。“第一次知道‘溜索法官’,是去年在准备法检考试的时候。”晏宇涛说,当时看到溜索的照片,心里觉得艰苦但也蛮“浪漫”的,真心没想到自己能有幸成为其中一员。
今年初的一天,天气已开始回暖,高海拔地区的冰雪仍未化去。晏宇涛与同事一起进村开展巡回审判,在经过一水域时,他一不留神从岸边滑落至冰上。冰面突然开裂,晏宇涛的腿陷了进去,幸亏身旁的同事及时拉住。在冷风中,晏宇涛惊出了一身的汗。
“当初选择来这里,是自己有意为之的。”晏宇涛说,这里的条件是奉节三个法庭中最艰苦的,加上山路崎岖交通不便,正好可以静下心来让自己得到全方位的历练。
“在深山从事司法工作,身体素质绝不能差。”结束庭审的刘邓来到办公室,一边倒水一边乐呵呵地说:“在这里,我是唯一的‘80后’,其他的都是‘90’后,且全部为男性。”环境所限,年纪大了难以胜任啊。
刘邓说,很多人认识到我们这个团队,是因为“溜索”。实际上,即便是以前,“溜索”也只是法官工作中占比极小的一部分,更多的路不能“溜”过去,也不能“开”过去,而是要靠自己“走”过去,甚至“爬”过去。
一年来,从海拔余米的沟壑到多米的大山之巅,第三人民法庭干警的足迹踏遍辖区5个乡镇40多个村多个村民小组,覆盖辖区面积95%以上,用艰辛和坚守在大山深处构筑起消弭矛盾纠纷的“和谐屏障”,也为生活在重峦叠嶂中的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夯实了“法治根基”。
“法庭人员在变,注入了新鲜血液,这是好事情。”刘邓说,不变的是“溜索法官”服务百姓,将法治阳光照进深山的初心和使命。在新时期,“溜索法官”不仅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乡村振兴离不开法治力量的助力。
诉前分流,多元化解
让法治阳光照进百姓心间
一直以来,受制于交通不便、居住分散等诸多因素,当地百姓诉讼难问题较为突出。
刘邓介绍,法庭为此聚焦基层矛盾纠纷的预防、稳控和化解三大工作重心,在审判实践中着力探索构建司法与人民调解衔接互动的诉源治理新格局,持续提升人民法庭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如建立诉前纠纷分流导入机制,针对事实清楚、矛盾较小的纠纷,指导人民调解组织做好证据固定、诉前调解等工作,法庭侧重通过法律咨询、司法确认等方式予以协助,及时化解纠纷。
同时,探索“中心辐射、平台支撑、多方共建、多元共治”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依托法庭诉讼服务中心,借助人民调解组织,推进“诉调对接中心”建设,形成集诉讼服务、诉前联调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实现诉讼服务中心与诉调对接中心的深度融合,整体推进。
几年前,一个经营红豆杉的企业,在兴隆镇承包了多户农民的土地,用于栽种红豆杉。没过多久,这个企业因经营不善资金出现问题,导致老百姓不能按时拿到土地租金,事情越闹越闹大。
在当地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未果下,第三人民法庭开展了多次诉前调解工作。今年2月,双方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土地租赁合同失效,并将企业所得的退耕还林补偿款作为租金,分发给农户。今年3月26日,第三法庭签发民事裁定书,裁定调解协议有效。
刘邓和同事们在村民家门口开展巡回审判。刘政宁摄
不仅如此,法庭还逐步完善了“庭、站、点、员”四位一体的便民诉讼网络,探索“分时段、分片区、分类型”的“三分制”巡回办案方式,开展“春耕巡回法庭”、“夜间法庭”等便民诉讼活动,开通远程视频调解室、法律服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