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玉树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是从地震后的废墟上坚强新生的现代化城市。在新玉树的坚强重生中,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辞辛苦,无畏艰难,为灾后重建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最近,几位玉树纪检监察干部从各自的视角见证了玉树纪检事业的稳步发展。
治多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杨明孝从人员“由贫到富”,办公场所“由贫到富”,办公设备“由贫到富”,工作内涵“由贫到富”,四个“由贫到富”谈了作为一名从事基层纪检工作十年的感悟。他说,初入纪委,只有两间办公室,办公条件简陋(两台电脑、两台打印机、一台复印机),加上书记共6名干部。办公室是80年代县上统一分配的一进门两间的办公室,窗户外面安装了铁栏杆,中间置一以牛粪为燃料的藏式火炉,短暂的夏天还可以,一到冬天,狂风肆虐,炉膛的烟直往里灌,让大家在办公室苦不堪言。十八大以来纪委在党的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加上中央到地方的重视,纪委的办公条件越来越好,特别是和监委合署办公以来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治多县纪委迎着国家的新政策和改革的新号角,变化越来越大,形势越来越好。
在谈到参加纪检工作的初衷时,杨明孝说,有人曾问我为什么要选择从事纪检工作,我认为既然选择了纪检工作,便只顾风雨兼程,对于这份工作我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后来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情之后我才明白,仅仅热爱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坚定不移的心,这颗心,首先要讲忠诚,其次要守纪律。作为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肩负着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信任,能不能把责任扛起来,不仅是能力素质问题,更是对党忠诚度的具体考验。对党绝对忠诚就要无私无畏、敢于担当,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切实担负起维护党规党纪的神圣职责。强化责任担当、找准定位、忠诚履职。保持强烈的标杆意识,主动接受党内监督、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时时处处严格按照纪律规矩来做人处事、监督执纪。
年通过遴选考试进入玉树州纪委的办公室干部吴辉在谈到玉树纪检事业变迁时表示,我有幸通过遴选考试踏入了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行列,在这将近两年的时光里,我目睹了纪委监委从前期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细化实化责任、从健全体制机制再到融合各种监督力量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不断推进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制化,着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巨大改变,这种改变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成长、成熟。虽然期间也遇到了不少阻力和困难,包括部室间的工作衔接、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工作理念、工作方式方法的转变等等,但我州纪检监察干部从不畏惧、不退缩,破除困难,敢闯敢试,推动我州在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路上奋勇向前,我知道这是有一股精神力量在支撑着,那就是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它鞭策着我们纪检监察干部务必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坚定“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做到党的决策部署到哪里,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回馈党和国家的灾后重建之恩,确保党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效!
瞬间,哭声震天,这个原本宁静的高原城市——玉树,已经变成了废墟,人们的家园毁于一旦……俗话说:“患难之中见真情”,就在这场大地震中,也显示出无数的真情。在地震中,我亲眼目睹当时胡锦涛书记、温家宝总理含泪与玉树灾民握手,送来党和国家的问候;我也亲眼看到了来自各地的慰问、捐献;更是看到了北京市、辽宁省和四大央企在灾后废墟上架起了一座座板房指挥部、办公室。玉树地震经历者玉树市纪委监委机要负责人白云对谈到地震时,虽然已经过去十年,但他眼中任然充满着当时经历地震时的一丝恐慌和地震中感受到的党和政府给予无私帮助的感激之情。
地震发生后,时任玉树县纪委书记张有才同志带领我们全体机关干部从倒塌的行政楼废墟中用双手将原玉树县牌匾挖出,在震后的几个月每天在入户排查、登记工作中度过。在入户走访中,辖区居民一句句“辛苦了”的温暖话语,更是让我们感动,白云动情地说。
矗立在玉树感恩广场西侧的地震纪念馆,珍藏了玉树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过程中的历历感人画面。纪念馆里面是沉重的记忆,外面是从废墟上重新崛起的新玉树。玉树灾后重建,有党中央的英明领导,有全国人民无私的奉献,有玉树人民辛勤的劳动,也有玉树各级部门不辞辛劳的无私付出。在灾后重建过程中,玉树纪检监察干部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尽职尽责,把自己的职责和使命融入到新玉树的建设和发展中。今天,玉树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护航决战脱贫攻坚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跟随玉树发展的车轮,推动纪检监察事业稳步向前。
信息来源丨廉洁玉树
审核丨李万成
编辑丨尼玛旦周
王宇燕: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青春之火燎原玉树
新时代新玉树新生活
给爸爸的一封信
新时代新玉树新生活
推介??
原标题:《回望玉树灾后十年丨纪检监察干部谈感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