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 http://www.jpm.cn/article-70129-1.html
                            

韶关作为广东省北部生态发展区,具有打造粤北医疗高地和建设卫生强市天然的区域优势和强烈的内生动力,如何抓住卫生健康事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突破原有固化的医疗资源结构和布局,改革医药卫生体系,实现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市卫生健康局局长胡德宁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年以来,我市以全面深化改革年为抓手,按照“抓党建、强基层、建高地、促医改、保健康”的工作思路,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各项改革,全市卫生健康各项指标稳步提升,医院改革、医疗服务供给侧结构改革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工作亮点纷呈。

●今年以来,医院高质量发展上做了哪些工作?

●面对持续肆虐的新冠病毒及其变异毒株,我市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有什么新动向?

●接下来,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还有哪些重点工作?

本次改革访谈一一给出答案。

市妇幼保健院芙蓉院区(新院)全貌。杨纯摄

武江区沙洲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为市民接种新冠疫苗。范琳珍摄

市疾控中心6楼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按照加强型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标准进行新建,已于7月初完成验收并投入使用。范琳珍摄

上下滑动

可查看原文

抓机遇促医改谋发展打造粤北区域医疗高地

——访市卫生健康局局长胡德宁

记者:今年以来,医院高质量发展上做了哪些工作?

胡德宁:医院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不断加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力度,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落实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队伍待遇。

一是优化整合市区医疗资源,构建差异化发展格局。我市创新实施“+N”发展战略,以打造粤北区域医疗高地为1个核心目标,分别在韶关新区、浈江区、武江区布医院新院、医院医院新院3医院,建设3医院,提升3医院,建成一批以口腔、皮肤、医养结合等有特色学科的医疗机构,筑起区域内“金字塔”型分级诊疗体系。

二医院建设,带动行业全面提升。我市目前有2医院建设单位,分别是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的基础上继续创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在医院绩效考核中获得A以上等级,被全省通报表扬。同时医院提升计划,医院医院挂钩联系,目前医院已成为省6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省级分中心,医院作为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协同单位,市妇幼保健院成为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协作单位。

三是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形成可复制推广经验。我市不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三年共招揽名实用型医学人才,基层机构编制使用率从58%提升到7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县管镇用”被省委改革办纳入第二批基层改革创新经验,予以复制推广。

四是推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解决基层看病难问题。我市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20医院升级项目,完成了14间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提升、间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基本实现了村卫生站全覆盖的目标。全域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市7个县(市)、曲江区共建立了10个紧密型医共体,同时借力省“组团式”紧密帮扶政策,增强县域整体服务能力,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能“看上病、看好病”,力争“大病不出县”。因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推动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经省政府同意,我市和南雄市分别被省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通报表扬。

记者:面对持续肆虐的新冠病毒及其变异毒株,我市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有什么新动向?

胡德宁: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市积极应对,不断强化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全市连续天无新增病例。

一是不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我市不断加大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在全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置专门的公共卫生科室。

二是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建设。将提升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列为年“十件民生实事”。加强疾控机构建设,粤北二院成为省重大医院,筹建粤北区域高水平疾控中心综合实验大楼项目,加强实验室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加强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和卫生应急队伍建设,重新改组流调三级梯队,配置流行病学调查信息采集移动终端设备。

三是完善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和智能化手段完成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组建人的省级专家队和市级流调队两支队伍。

四是落实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确保医疗机构和市疾控中心按要求储备物资。加强核酸检测能力,全市34个机构具备核酸检测能力。加强发热门诊的哨点作用,完成了19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个发热诊室建设工作。

五是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全面落实对核酸检测、院感防控、医疗救治、流行病学调查人员的培训与演练。

六是不断加强疫苗接种工作,采取流动疫苗接种车、疫苗冷藏箱等方式,打通疫苗接种最后“一公里”。

记者:接下来,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还有哪些重点工作?

胡德宁: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我们将立足粤北放眼“双区”,坚持把改革和发展融合,把持续和创新统筹,实现全面推动和重点突破相协调,卫生健康事业创新发展,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民生保障基础。

一是打造粤北区域医疗高地。实施“+N”区域卫生健康新发展战略,在医院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加强医院、医院医院建设,医院迁建项目和市妇幼保健院创建三甲妇幼保健机构工作。推动粤北二院省重大医院建设。医院与医院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二是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实施第二轮基层引才工作,再用3年时间引进名以上基层医疗卫生实用型人才。

三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推进粤北区域高水平疾控中心和实验室建设,加强公共卫生救治能力建设。

四是加强医疗联合体建设。总结推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经验,推动各有关县(市、区)对县域医疗卫生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提升,以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为突破口推进医防融合。

五是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范围,医院岗位设置改革。

六是推动中医服务体系建设。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升级建设工作,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新建一批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工作室。

七是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制定我市深化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工作的若干措施,加大对社会办医养结合机构的支持力度,全面优化医养结合机构的备案准入流程。

八是优化鼓励人口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落实生育休假奖励假制度。优化生育服务措施,推进户口登记、医保参保、社保卡申领等“出生一件事”联办。

九是推动慢性病一体化管理。以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为抓手,医院医务人员对家庭医生团队的技术支撑作用,加强慢病管理干预。

十是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配合市医保局完善医保支付方式方法,更好服务市民群众。

原标题:《市卫生健康局局长胡德宁:抓机遇促医改谋发展打造粤北区域医疗高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