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存超/文
“一村春色半村花,千亩碧绿长廊画。”走进桐城市金神镇的杨塘村,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片花的海洋。其间,树影婆娑,花团锦簇,白鹭翩跹,此景美不胜收。一片美丽乡村的新景象。
杨塘村地处金神镇以东,距镇区约3.5公里,与AAA级风景区的嬉子湖镇隔河相望。全域面积10平方公里,人,有耕地亩,山林亩,水面亩。辖34个村民组。新建中心村庄2个,居民人。金嬉县道、东嬉乡道穿境而过。
近年来,杨塘村“两委”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结合本村实际,党总支引领,以“产业发展”助力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以“环境整治”擦亮乡村容颜;以“信用立村”引领乡风文明。
1.基础工程建设日臻完善。一在基础设施方面,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村自来水安装覆盖率%;完成十几个台区的低压线路改造;道路硬化约18公里;安装路灯盏;年争取国家资金万元在村内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二在公共服务方面,投资20万元建设乡村大舞台1座;以书记项目为引领,年投资10余万元改造了为民服务大厅;建立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1个;年申报的省卫生村正在建设当中。三在人居环境方面,植绿补绿打造青山,村内改造荒山小老树亩,全部进行了绿化;安排保洁岗位9名,做到垃圾日产日清,集中转运;年实施改厕户;以书记项目引领,年投资18万元在中心村庄实施人居环境提升工程,以植草、安装花池、栅栏、垃圾桶放置亭等增加亮点;投资10余万元在陶庄组实施人居环境提升工程,辐射带动其他村民组环境提升。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初显成效
①夯实产业兴旺之基石。推进农业、林业、家庭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转型升级。一是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全村有12个种植能手获得岗位职业培训,亩耕地流转于大户实施机械化作业。二是红色引领绿色发展。党总支引领村企合作,金嬉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入驻杨塘共同开发荒山实施园林绿化亩,建成绿色长廊5公里,村民每年获得25.6万元的林地入股分红收入,带动务工收入80余万元;引进能人张开诚承包小圩水面亩,开发优质粮食基地亩,打造国家地理商标,每年让小圩周边村民获得10余万元的土地入股分红收入,村每年获集体收入5.4万元;投资40万元入股金龟苑异地发展,村每年获集体经营收入2.4万元。
②打造生态宜居环境。结合垃圾治理、改水改厕,抓实“五清一改”行动不放松。从清理村庄陈年垃圾入手,实行保洁员分片包干保持常态化。集中整治无功能房屋、残垣断壁、乱搭乱建等,加强村庄增绿补绿,多途径、全方位全力打造人居优美环境。如今在杨塘村干净庭院、水泥路面、公益画廊、文化广场等交相辉映,村民用勤劳的“手”笔,抹去了“脏、乱、差”,描绘出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
③铸造乡风文明之魂。一是以做好城乡居保、农村合作医疗、低保、五保、公共卫生等事业,改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居保、医保、低保、五保、应保尽保。年申报并实施了安徽省卫生村建设,筑牢疫情防控措施和防线;二是党建引领做好信用村建设。创新“四个一”模式,即建立一支乡风文明评分队伍、一套制度、一套创建模式、一条精准的工作思路,重点突出乡风文明评议,同时做好宣传教育,将“自治、法治、德治”融合村综合治理当中。建立市级标准的信用超市1个和信用文化广场1座。5月31日启动了信用积分兑换商品仪式,有多户参加了活动。自信用村建设工作启动以来,通过健全“宣传、引导、激励机制”,引导村民向善向上,共完成户农户、12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信息采集,授信工作达95%以上;三是组织开展凝聚“一约四会”倡树乡村振兴,以村民自治方式修订村规民约,以召开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教育村民移风易俗,营造和谐环境。④探索实践乡村治理新模式。乡村治理效果好,治理有效是核心。一是加强村班子建设和党员教育。有道是抓事必先抓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首先抓好村干部的文化素养建设和能力水平的提升,落实“三会一课”,创新党员主题日活动,确保活动有价值有意义,旨在传递“积极向上”的作用;二是通过党建引领,创新“党建+综治维稳”模式,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思路,聚焦工作重点、难点,引用“六尺巷工作法”调处各类矛盾纠纷,促进了福祉安定、一方稳定。同时在村安装平安乡村建设工程,实施安装监控30个,确保一方平安,有效助力村级综合治理能力;三是抓好村级事务管理。村重大事项须通过四议两公开形式进行,以实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效协调村集体、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保证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⑤生活富裕初见新景象。开发山场水面资源,让村民入股分红,带来经济增长点,杨塘村主要以林业、农业、务工三大产业为支柱,村内涌现农业、林业等经营主体12家,农民收入逐年稳步增长。年农民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达2万元。年底,全村72户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各级政府和单位的帮扶下,实现如期顺利稳定脱贫。利用入股经营、山水资源发包、争取土地增减挂钩项目等多渠道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5万元,连续三年村集体收入突破50万元。
在做好示范方面,以“一约四会”示范助力乡村振兴,村民生活条件显著提高。
近年来,杨塘村深入学习贯彻党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通过村党支部引领,村民自治并积极参与,推进移风易俗,积极培育文明新风。示范运用“一约四会”,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
1.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言行。修订村规民约,将村民的日常行为,如疫情防控、移风易俗、关爱弱势群体、环境保护等编入该约,规范村民言行。在近年的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中,由于激活村规民约,村民参与环境整体积极性很高,环境得到大幅度改善,村庄充满文明和谐。
2.红白理事会引导村民节俭。红白理事会参与移风易俗宣传,引导村民红白喜事勤俭节约办、依章依规办、文明简单办,正谋划设立家宴服务中心,限额限人消费。今年以来村民有红白喜事10余起,没有出现1起大操大办现象。
3.道德评议会评议好人好事。一是开展道德评议引领乡风文明,每季度开展一次好人评选,扎实开展“好婆婆、好媳妇、文明家庭、身边好人”评选活动。近年来,共评选出文明家庭余户,安庆好人2名。二是结合信用村建设开展乡风文明评议。组织“老干部、老教师、老村医、老战士、老劳模”五老组成乡风文明信用积分评分队伍,对每户上门评分。年以来共评议户,兑换积分卡“信用换金”多户,兑换积分多分。
4.村民议事会商议大事小事。村民的事由村民协商,对于村级重大事项决策、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困难户补助申请等惠民服务事项,真正把权力放到老百姓眼皮底下运行。认真开展民事民议民主。如今年刚实施的乡风文明积分兑换商品实施细则、村规民约的修订、村老年人养老活动中心机构等,都由村民议事委员会及时组织议事会成员商谈,组织村民代表开会,挨家挨户收集意见建议,结合村情民情,寻找最佳实施方案。
5.禁毒禁赌会净化社会环境。禁毒禁赌会由责任心强的村民代表组成,经常性开展以禁毒禁赌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提高广大村民禁毒禁赌意识,通过多种方式多途径宣传,进一步增强大家抵制违法犯罪活动的“免疫力”,使村民充分认识毒、赌的危害,自觉远离毒、赌恶习。近年来,杨塘村没有出现过赌博、吸毒等行为。示范中的主要做法
1.加强“一约四会”教育引导,深化移风易俗村党总支研究并成立杨塘村“一约四会”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确定符合民意的“四会”组织负责人,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责任明确,细化分工,“四会”负责人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开展工作实事求是、公平公正,确保工作开展不走形式不走过场。“四会”坚持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教育引导村民破除陈规陋习,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新时代新风。遏制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教育村民改变长期以来在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如明火祭祀、焚烧秸秆、乱搭乱建、水面捕捞、垃圾乱丢等不文明行为,规范章程、管理办法和队伍建设。
2.树立文明新风尚,强化志愿服务活动一是建强文明实践阵地,营造良好的文明实践氛围。把阵地建设作为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基础保障,着力打造“理论宣讲”、“市民教育”两室。统筹利用现有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如农家书屋、健身广场等现有活动场所和文化阵地,全面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文明实践活动,大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普及。融合村文化活动广场,开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简约)、家风家训、移风易俗、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为主体的宣传栏。以宣传栏阵地和村民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