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里,深圳总是带着一种年轻又内卷至上的形象——“深圳人只会搞钱”已经成了众嘲的段子。仿佛在深圳一座座如春笋突起的高楼大厦里,都是24小时不停运作的工作机器,谈起美食和文化都缺了点积淀。
直到我最近在深圳待了一段时间后,我得为自己的刻板印象给深圳道个歉——深圳真的太好逛了!我并不是说豪华shoppingmall和奶茶店,而是说公园。逛过深圳的公园我才发现,原来深圳人最舒服的精神马杀鸡,都在公园里头了。
很多人不知道深圳已经是“千园之城”。据统计,截至去年,深圳的公园已经多达个,公园总面积约为平方公里,公园绿地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87%,是国内公园数量最多的一线城市。
△深圳最不缺的,就是公园。/视觉中国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最近在社交平台刷屏的高颜值网红公园,一个个都定位在了深圳。这里的公园不仅数量多,而且出片率高,治愈感极强。
谁说鳞次栉比的现代城市建筑群,就一定是密不透风的“钢筋森林”?一定要隔绝海风、花草、鸟鸣?当你还以为深圳是“搞钱机器”时,它早已经在重新给我们定义,什么是一座“公园里的城市”了。
01
深圳人,逛完公园可能都要好几年
千万别说深圳这座城市缺景点,要是真让深圳人每天带你逛一个公园,光逛完深圳全部公园,可能都要花掉3年时间。
这真的丝毫不夸张,深圳人最不缺的就是公园。日常出个门米社区就有个公园,2公里便可以到综合公园,再远一点,几个地铁站出来,就可以走到大一点的森林郊野公园了。
△深圳宝安滨海文化公园,米超级摩天轮快要开放。/作者供图
看一座城市的公园,并不仅仅在于数目多,要是千篇一律也不值一提。而深圳之所以称得上“千园之城”,它的魅力在于:城在园中,千园有千张面孔。它时刻在颠覆你对城市公园的印象。
深圳并不只是繁华都市的模样,它最标志性的特色是“森林城市”,有着得天独厚横贯东西的山海资源,海岸线就有公里,每年有将近多种近10万只候鸟在深圳湾停留。
最能体现其“城园融为一体”的市区公园,或许是深圳湾公园了。深圳湾公园的设计就是以“亲水”为核心元素的滨海休闲带,沿线大约15公里的海岸线上,自东向西分布着12处不同的主题公园,就连沿途设计的20多道“弯”都“弯”出不同的风景。
△深圳湾公园,无敌海岸线。/视觉中国
这里不仅可以看到深圳无敌蓝的海景,春夏秋冬潮涨潮落都有不同的美景,而且还是徒步、骑行、观鸟赏花的好去处。
出了深圳湾地铁口,就是海天相接的阅海广场,这里是远眺整个深圳湾景色的最佳位置之一,也是最靠近红树林的景点,在市中心听海浪吹海风,实在令人艳羡。
如今快迎来最佳观鸟季,爱观鸟的人可以从红树林公园到海韵公园一段逛逛;爱赏花的可以到流花山公园,那是演绎四季奇幻交替的地方;蛇口渔港和防波堤公园,白色灯塔、一排排渔船停靠在内湾,别具渔家风情。南侧则是一望无际的碧蓝大海,波浪拍岸可远眺香港山野;等到了海上世界,充满异国情调的洋味街道和繁华夜景又让人在自然的沉浸感中,回归都市感的日常。
△蛇口海上世界周边。/上:作者供图;下:图虫创意
深圳市区内的公园,很多都在重新定义着一座城市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南山区的华侨城湿地公园,据说这里是上世纪深圳湾填海留下的珍稀生态区域,才有了现在我们看到的与深圳湾水系相连的约50万平方米的湿地。
这里遍布大片芦苇荡和湿地,是国内唯一的城市滨海红树林湿地公园,堪称“闹市中的秘境”。
△深圳华侨城湿地公园。/视觉中国
坐落于福田区的香蜜公园,让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蜿蜒在树顶的空中栈道,以及古典中式庭院设计的婚姻登记处。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这里原名就是“农科公园”。上世纪80年代,这里是市农科中心,只不过随着都市日益更迭逐渐被遗弃,所幸在过去的35年间,这片净土得以保留了荔枝林、鱼塘、花卉世界、棕榈大道及大片树林等自然生态。
△深圳福田区的香蜜公园。/视觉中国
处在深圳市郊外的郊野公园,更成了网红们出片率极高的首选。
今年开放的光明区虹桥公园,凭着4公里长的虹桥刷屏各大社交圈。这4公里长的虹桥,西通新城公园,东接马拉松山湖绿道,俯瞰就像一条飘逸灵动的红飘带,蜿蜒穿梭在高低起伏的山体和烟波浩渺的湖泊上。
整座公园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1.8%,行走在天然氧吧的生态廊道中,直教人心旷神怡。
△光明区虹桥公园。/图虫创意
再往东边看,横跨罗湖、盐田和龙岗三区的梧桐山或许是深圳最佳日落观赏地。
梧桐山自西南向东北延伸,最高峰海拔米,是深圳第一峰,可以尽揽深圳全貌,集滨海、山地和自然景观为一体,其中“梧桐烟云”更被列为深圳新八景之一。
△“深圳第一高峰”梧桐山杜鹃花开。/视觉中国
这里还有“深圳水源涵养地”东湖公园,还有占地多亩的仙湖植物园,正值秋冬季,园内落羽杉正秋意浓,风景色调出落得就像油画。仙人掌和多肉区是园内有名的网红打卡地,随手一拍就是小森林的治愈感。
再往郊外逛,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可不能错过。它是深圳目前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郊野公园,被誉为“深圳最后一片生态净土”。
这里不仅有奇特的古火山地质遗迹,还能观赏独特的海岸地貌景观,以及丰富多样的亚热带植被。当你置身于此,才能领略到什么叫“山海相依、水火共融”的鬼斧神工。
△大鹏半岛山海连天。/视觉中国
02
谁说深圳人只是内卷机器?
逛完公园再说吧
深圳人有多爱逛公园?看看《年深圳市民留深过年专题调查报告》就知道了。65.57%的深圳人留深过年,这当中有超过一半的人都决定在假期逛逛深圳的公园。
如果深圳的公园只是颜值高,也不至于留住深圳人的心。它承载了这座城30年来从小县城到“千园之城”的蜕变。
△深圳红树林公园。/视觉中国
一谈到深圳速度,“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总结虽然言简意赅,但似乎总缺了点灵魂。如果逛逛深圳的公园,你就会发现这座城市蕴藏的人情味,其实一大半都倾注在公园里头了。
在深圳特区成立之前,实际上只有始建于年的东湖公园,也就是原来的水库公园。中山公园虽然建得更早,但在年宝安县城迁址深圳墟之后便渐渐荒芜了。
△仙湖植物园秋色。/视觉中国
深圳特区成立之后,荔枝公园、人民公园、儿童公园、洪湖公园和仙湖植物园成了深圳公园界的五大“元老”,开启了深圳人的“公园生活”,从第一个-到的突破,深圳花了将近18年。截至年,深圳已经建成了各类公园个,成为“千园之城”。
对于一座如此年轻的城市来说,历史文化底蕴还不够邻边的广州,但它胜在移民城市的开放气质。改革开放初期,来自五湖四海的第一批建筑者,就汇聚于“开山第一炮”蛇口,在这片热土打拼开拓。
在南山蛇口中心区,有一座始建于年的四海公园,它见证了蛇口30年来的沧桑巨变,也是最早那班打工人的集体回忆。
这座公园颇具岭南书卷气息,庭院茶居遍布,素雅如水墨画。在古典园林建筑文化的基础上,他们还用新技术赋予了它全新的生机。
△蛇口四海公园。
公园对棵超过百年的荔枝树精心培育护理,每年荔枝的收入也为市场提供了大量新鲜荔枝。而荔枝林围着的人行步道,全部采用透水混凝土铺设,形成一套完整的滨水生态系统,既美观又可以补充地下水。
深圳主题公园很多,创新元素层出不穷。但其中最有情怀的代表,当数南山区的人才公园了。
它是全国首个以“人才”为主题的公园,当中自然景观融入了大量的“人才”元素,致敬过去三十几年来为深圳发展做出贡献的杰出人才。
△深圳人才公园。/图虫创意
这座公园最有意思的设计,π桥得算一个。设计方在桥的栏杆上装点了小数点后位的数字,还呼应了公园开园的时间,甚至还将圆周率谱成诗歌,作为桥上的背景音乐呈现。
π这个数字元素,在某种意义上与深圳先锋突破和未知的气质相当契合。他们将“人才”这种相对虚空的概念,用物理空间、视觉艺术等方式来表达,确实耐人寻味。
△人才公园的夜景,深圳天际线一览无余。/视觉中国
03
我们为什么需要城市公园?
我们常常会对司空见惯的事物视而不见,打个比方,在一座城市的某个社区,不出意外你总会去到某个菜市场,总会有一条路叫中山路,总会有一座公园叫人民公园,公园里总会有简单的健身器材,你总能看到一些人跑步、打球、老太太们跳广场舞、老头们围坐着下棋打牌……
这就是生活的日常,看似平淡无奇,却在每个人对于城市生活的构建里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不管你承认与否,你对一座城市的记忆总离不开公园,它就像是你一日三餐配菜吃的白米饭,虽然嚼着说不出有多甜,但一旦没了它就觉得浑身不自在。
△公园里总有这样一角落。/图虫创意
后疫情时代的到来,让越来越多人才缓过神来,从远处聚焦身边,家楼下不远处就有一片绿油油的草坪,可以慢悠悠坐着发呆,跟亲朋好友聚着,看着云卷云舒,守着日落都觉得小日子静好。
我们到底有多需要一座公园?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公园并不在于大,而在于它是一个能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共空间。
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可以是一座城市的“呼吸道”,是城市人最接近自然的微缩景观;也可以是城市日复一日运转的“充电宝”,哪怕只是一小块绿洲,都能容纳多少你疲惫的身心。
△越来越多人回归自然,公园是城市离自然最近的角落。/图虫创意
最近在我们身边流行一种新型的公园形态——口袋公园(pocketpark),指的就是散落在高密度社区,选址灵活、面积小但分布广的袖珍公园。
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纽约的一个风景园林师RobertZion,他说这样的公园系统必须具有易亲近和数量多的特点,才会真正对城市生活产生良好影响。它们并不是城市的福利点缀,而是必需品。
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口袋公园,就是年开园,坐标于纽约53号大街的佩雷公园(PaleyPark),占地面积仅平方米。
△纽约佩雷公园是最早的口袋公园。/unsplash
“抬头见绿、推门进园”,这种触手可及的口袋公园,目前在国内越来越常见。我们熟悉的河北省,至今已建成个“口袋公园”。
上海的口袋公园承包了这座城市的烟火气,尤其是永嘉路的口袋广场,你可以看到老人们坐在一起嘎三胡,年轻人捧着咖啡坐在折叠凳上聊天,甚至连宠物都奢侈地在晒太阳。
在深圳,南头古城在改造中变得现代化,但植物楼还是最令人惬意的口袋公园,任由植物灵性装点的“设计”,说是空中森林秘境也不过分。
△深圳南头古城植物楼。/微博截图
口袋公园的萌发,正应了当今城市最人性化、也最需要的一种公共社区关系——“人们既希望与某些人保持距离,也希望能与另外某些人保持亲近”。
公园于城市人而言,是能打破周遭工业城市的围墙,融草木格局于鲜活的生活感受当中。
△公园里人与自然、人与人的距离是最舒适的。/作者供图
曾听过一个深漂的朋友感慨,她调侃在深圳打拼的自己,时刻得像打了鸡血似的“永动机”。
但总会有“电量不足”的时刻,幸好她租了一间坐地铁就能抵达海边公园的房子,周末跟朋友在公园野餐、海边露营、吹吹海风看个日落、吃椰子鸡喝喝小酒,灰头土脸的自己就像重新被洗刷了一遍,一周的奋斗又开始了。
她说:“深圳的公园总能让我相信,都市里是有我们向往的田园生活的。”这或许就是公园给深圳这座城市的能量场,既要活得热烈,也要有诗与远方。
△在深圳,都市感和田园生活也能并存。/上:视觉中国;下:作者供图
参考文章
年深圳公园已达个“公园里的城市”实至名归深圳晚报
“千园之城”!一天逛一个公园,逛遍深圳公园需要三年澎湃新闻
漫步深圳湾公园尽享海天之美中国青年报
为了“公园之城”的梦想,深圳公园30年朱伟华
城市记忆与地域特色在景观艺术中的表——以深圳人才公园为例杨昊
走向“公园城市”祝捷
公园:没有围墙的艺术澎湃新闻
逃离他人和融入他人的乐趣,都在公园里新京报书评周刊
深观察丨公园城市背后:公园为什么让人更慷慨、“亲社会”?澎湃新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8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