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林琳)治加村,位于玉树州治多县治渠乡西北部,距离县城约公里,全村占地面积万亩,总牧户户,其中草场留居户户。这里平均海拔米,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高寒缺氧,全年无四季之分,低温干旱,气候复杂,无法进行耕种,用当地村民的话说就是“种活一棵树都是奇迹”。村民们经济收入来源单一,除畜牧业外无虫草采挖等其他经济收入来源,是青海省的国家级贫困村。年4月,皮肤黝黑、说话语速快、办事雷厉风行的童成景,从之前的扶贫工作队员正式成为治多县治渠乡治加村的第一书记,他为这个偏远的牧区农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当地的牧民们感激中国电信派驻的童书记,亲切地喊他“”并纷纷为他点赞“干得好!”网络让牧区沟通跨越千年一说起“童书记”,治加村妇联主任色尕就打开话匣子:“村里建档立卡户户个人,童书记都走过,送粮食送煤送慰问,特别高兴是给村里送来电话信号!”年11月底,治加村这个国家级贫困村,率先成为治多县第一个建成4G基站、唯一实现网络的贫困村。“想都不敢想,村里通电话了!我告诉他们‘这是中国电信的信号!’”52岁的杰日东也,治加村的村主任,作为一名当了29年村主任的“老”主任,他一想起村里通电话的情景还是抑制不住地激动。“我是中国电信的一名员工,是治加村的第一书记。”童成景表示,“看到村民们打不上电话,我也很着急。但基站建设需要万元的投资,是几十年都难以回收成本的。”面对两难问题,童成景积极发挥中国电信企业优势,得到省公司、州公司的大力支持,“建基站、通电话”成为他扶贫工作的第一件大事。在没有中国电信4G基站之前,村里的牧民们要打电话只能上县城,多公里路况不佳,牧民们得骑上三小时的摩托才能到达,而且在高原高寒地区积雪成冰的季节,骑着摩托车既受冻又危险。因为不能打电话,各项政策宣贯和资料收集只能靠扶贫工作队员一家一户地入户通知,或者通过时不时“断线”的对讲机进行通知,在地广人稀的牧区找人只能靠“运气”,一项普通、简单的调查统计常常需要7—10天时间,不仅工作量大效率低,而且容易误时误事。“现在我们还用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7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