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亿年前的造山运动,伟大的地球母亲孕育了雄壮的泰沂山脉,构建了山东半岛的脊梁,造就了此后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东岳泰山和东镇沂山。沂山为“大海东来第一山”,被誉为五镇之首,由此奠定了它的尊崇地位。漫漫的时光静静地逝去,带走了多少我们不曾见过的风物景致,幻灭了多少原产物种,给我们仅仅留下了几许吉光片羽和模糊的记忆。让我们拨开那层层淤积的历史封土,努力拼接曾经绮丽壮阔的历史画卷,探究千百年来令帝王将相和黎民百姓一直向往、敬畏的圣地。
地位尊崇位列五镇之首
镇山为轩辕黄帝首封,镇山的功用,是让域内百姓富足,保佑一州之平安。古人历来尊东为上,沂山因此被称为五镇之首。东镇和沂山意义其实并不完全相同,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但无论从历史上讲,还是从地理上讲,东镇与沂山是密切相连的两个概念。
沂山风光。姬光飞摄
自古以来为圣地 帝王祈福之殿堂
千百年来,无论是身居庙堂之上的帝王将相,还是沉浮江湖之中的黎民百姓,东镇沂山,一直是令人向往、敬畏的圣地,是人生不能不到的神秘地方。作为天下第一镇山,它是统治者祈祷国泰民安的御用殿堂,是高僧大德布道传法的慈悲道场,是文人墨客觅诗寻句的曼妙舞台,是芸芸众生不曾遗忘的故土原乡。
自古至今,东镇沂山语序固定,在人们心目中,沂山即是东镇,东镇便是沂山。但细究起来,东镇与沂山,其实并不是一个意义完全相同的概念。
沂山,古称东泰山,又名海岳、海岱、陪岳。沂山作为一个自然地理概念,指的是以玉皇顶为主峰,狮子崮、歪头崮、泰礴顶等众多山峰拱卫而立,势压临沂、淄博、潍坊三市的泰沂山脉东部主峰。东镇则是一个人文地理概念,是国家东部镇山的简称,它源自于中国原始社会末期至封建社会初期统治阶级对沂山的敕封,是历史上沂山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所肩负职能的赋权和界定。
历朝历代对东镇沂山的尊崇、祭祀一脉相承、增封连绵,赋予沂山以政治地理意义,它在国家和人们心目中,始终占据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东镇沂山的神位木主,今天仍供奉在北京地坛和先农坛的神祇殿中。
在沂山,供奉东镇沂山之神的庙宇除东镇庙外,周边地区旧时多有东镇沂山之神的行宫,且香火旺盛。因历史原因,多数今已毁圮,现存者仍旧香客不断,成为人们祈福禳灾、观光揽胜和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地方。
古代九州皆有镇山
沂山为青州之镇
关于镇,《辞海》释曰:“古称一方的主山为镇。”《尚书·舜典》载:“封十有二山。”孔子四十六代孙孔传注释为:“每州之名山殊大者,以为其州之镇。”
镇山的概念最早见于《周礼·夏官·职方氏》,据《史记》记述,镇山为轩辕黄帝首封。无论是舜帝肇州封山,还是大禹划九州,他们都把每个州最高、最有名的山,封做该州的镇山。西汉经学家郑玄释曰:“镇者,安也,所以安四方。”而现存东镇庙中元大德二年所立的元成宗御碑,对镇山予以进一步地明确诠释:“三代以降,九州皆有镇山,所以阜民生安地德也。”也就是说,镇山的功用,就是让域内百姓富足,保佑一州之内的平安。其时,沂山作为青州之镇,泰山作为兖州之镇,它们在统治者和平民百姓心中的作用和地位,都是一样的。
按照古人对东西南北中的尊卑认同,若论九大镇山的排名顺序的话,沂山应当列泰山之前。随着历史的进步和中国五行观念的逐步形成,大约到西汉宣帝年间,五大岳山即原来的兖州之镇泰山、雍州之镇华山、荆州之镇衡山、并州之镇恒山和豫州之镇嵩山,逐步从镇山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五岳四镇,后来加上宝鸡的吴山,就组成了五岳五镇(东镇沂山、西镇吴山、中镇霍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连同东、西、南、北四海以及东渎淮河、西渎黄河、南渎长江、北渎济水,合称五岳五镇四海四渎。
朝廷和皇帝统治天下,仅指人间,而作为冥间的天上和地下的神秘世界,其主宰者就是代表着超自然力量的神,其代表即是五岳五镇四海四渎。
国家的东部地区,也就是社稷坛中青色土代表的东部国土即由东岳泰山之神、东镇沂山之神、东海之神和东渎淮河之神共同主宰着冥间。而东方是日出月升之处,四季首发之地,紫气之源,所以古人历来尊东为上,这就奠定了东岳、东镇、东海和东渎的尊崇地位,相应产生了“泰山为五岳之尊”“沂山为五镇之首”“东海为四海之冠”等系列美称。
直至今天,北起黑龙江省黑河,南至云南省腾冲的“胡焕庸线”,仍然是一条重要的人文地理分界线:线以东地处沿海,兼有鱼盐之利,土地肥沃,气候宜人,交通便利,工业发达,商业繁荣,适宜居住,自古至今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人口聚集区;而线以西则相对次之。可见古人的尊东之说,源于对历史和现实的观察、认知,不是没有道理的。每逢国有大事,如新皇登基、天时不顺、地道欠宁、兵燹征战等,朝廷都会派出五路钦差代祀岳镇海渎。甚至有的皇帝元储未建、太后木主升祔太庙等,也会派重臣前来祈祷昭告。
在当时君臣民众的心目中,包括东镇沂山在内的岳镇海渎是天地的象征,是保佑天下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超自然神秘力量。正如《左传》所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和战争是封建国家众多国务活动中最重要的两项国事,作为朝廷御祭和地方有司春秋致祭的专用场所,其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
东镇与沂山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沂山就其地域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通常我们所说的沂山,大多指的是狭义的沂山,也就是位于临沂、淄博和潍坊三市接合部,力压沂水、沂源、临朐和安丘诸县,以主峰玉皇顶为核心的泰沂山脉东部主峰的总称,甚或是仅指现在沂山风景区内,以沂山林场为依托的若干个景点及周边村庄。但就广义而言,依据岩石构成、土壤类别等地质要素,经山东师范大学张祖陆、聂晓红教授等专家学者的实地勘察初步界定,其范围大致自青州市弥河镇赤涧村,沿上五井断裂带向西南方向而去,直至淄博市沂源县南鲁山镇璞邱村,再转向东南,基本顺沂河河谷方向至日照市莒县招贤镇左转,大体沿沂沭断裂带,直至潍坊市潍城区浮烟山转折西行,经首阳山、灵山、香山至赤涧村,其域内面积六千多平方公里。
同样,东镇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别。从广义上讲,就其本义而言,它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镇山,其涵盖范围是国家的整个东部地区,远远超过今天的华东地区;退而言之,它是古代青州之镇,涵盖东至大海,西到泰山,北至无棣,南接徐州,即古人所谓“海岱”地区,古贤誉之“大海东来第一山”,盖源于此。狭义上的东镇,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东镇,是与通常意义上的沂山基本重合的地理范围,这也是人们把“东镇”和“沂山”混为一谈的主要原因;而域内民众也常常将位于沂山东麓的东镇庙或东镇庙村,简称东镇,这自是狭义之狭义了。
沂山地区在历史上的行政隶属关系也多有变化。殷商时期,这里是人方的属地;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齐国的南疆,属齐鲁两国的交接地带;自秦以降,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其行政隶属关系多有变化。不过,从总体来看,属于青州时多,个别朝代却隶属于沂州,譬如宋朝等。
总之,无论从历史上讲,还是从地理上讲,东镇与沂山是密切相连的两个概念,它们在内涵和外延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准确地理解东镇沂山,对我们了解沂山的历史,研究沂山的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森林覆盖率为山东之最
沂山境内有大小山峰二百余座,多呈岱崮地貌,主峰玉皇顶海拔米,这里是观赏极顶日出和沂山云海的最佳地点。沂山属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四季湿润多雨雪,森林覆盖率高达98.6%,为山东省之最。这里山清水秀,有珍禽异兽、奇石名木,自然景观美不胜收。
沂山最高峰玉皇顶上的极顶石。傅越摄
位居鲁中力压三市
玉皇顶上一览群山
沂山位居鲁中,是泰沂山脉的东部主峰,连接临沂、淄博、潍坊三市,海拔米的主峰玉皇顶,坐落在临朐县境内。我们通常所说的沂山,一般是指狭义上的沂山,也就是沂山风景区及周边地区。境内有大小山峰二百余座,其中海拔米以上者达29座,多呈岱崮地貌,久负盛名者首数主峰玉皇顶。年建成的玉皇阁,金碧辉煌,巍峨壮观,恰似一顶瑰丽的宝冠,远隔几十里地,即可映入眼帘,已成为东镇沂山的地标建筑。
玉皇顶有公路与歪头崮和黑风口相通,向南有石阶路与神龙大峡谷相连,又有新建成的观光索道跨越茫茫林海,直抵东镇御苑大酒店。向东可乘千米高山滑道,直抵天衢园景区。玉皇顶景区除玉皇阁建筑群外,还有极顶石、探海石、望海亭、“灵气所钟”石和太清洞等景点。
登玉皇顶,可一览群山,环顾诸峰,满目苍翠,白云沉浮,一座座水库恰似镶嵌在绿丝毯上的珍珠,一条条溪流宛如玉带,明灭可睹。岁晚残冬,大地疏林冷落,一片萧杀,唯有沂山的满山松柏依旧青翠欲滴,直抵主峰,接地通天。临朐古八景诗中“沂山晚翠接云端”,即指此处,即言此景。这里也是观赏极顶日出和沂山云海的最佳地点。
山青水秀景色独特
地理人文融为一体
沂山第二高峰——歪头崮,虽其名不雅,但自有出处。古往今来,有多少当权者曾试图以雅名代之,均不得改成,这也许所谓雅俗一体,大俗即大雅吧。此地风光奇绝,人文荟萃,摩崖石刻、抱元洞府、灵官殿、碧霞祠、福神庙、长春亭等景点错落有致,历史悠久。崮上多奇石,形态各异,妙趣横生。东部悬崖峭壁,望之惊心动魄。其上植物资源丰富,古树名木众多,水榆花楸、百花花楸、三桠乌药等珍贵树种随处可见,江北最大的野生鹅耳枥种群即生长在这里及周边地区。
与玉皇顶和歪头崮呈鼎足之势的狮子崮,海拔米,远观似雄狮俯卧,惟妙惟肖,天造地设,气势雄伟。其他山峰,形态各异,独具特色,山崮之间,沟壑纵横,树木繁茂,鸟语婉转,奇花异果,点缀其间,既似童话世界,又像世外桃源。
神龙大峡谷是沂山南麓自极顶至御苑大酒店的一条大山谷,其间地貌多变,奇石林立,树木阴翳,花果飘香。古人为纪念神农来沂山开辟天麻园而命名的神农溪,自峡谷上端的龙涎泉滥觞,蜿蜒而下,汇集众泉,体态渐丰,一路喧嚣,奔流不息。“神农涧边磨斧,夕阳林下束薪”即是古人涉足其中,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今日读来,令人掩卷莞尔,有会于心,仍能引起情感的共鸣。
沂山山峰各异,景色独秀,而沂山之水,更是清冽甘甜,灵气涌动。圣水泉,自千年古寺汩汩而出,广纳众流,一路东去,穿行于乱石之间,如鸣环佩。西汉初年,公玉带奉武帝之命,留居沂山“奉祠以候神物”,茶余饭后,常常涉足其间,赏景戏水,乐而忘返,时人构建“公喜亭”以志之,这段溪流也因此得名玉带溪。古人“暗河二里自地出,百丈瀑布由天来”,即指此处。溪水流经百丈崖,一跃而下,若素练天降,轰雷溅雪,蔚为壮观,是为百丈瀑布。六月酷暑,置身崖下,凉意沁骨,古人所云“百丈瀑布六月寒”信然不虚。溪水经过百丈瀑布,始称汶水,继续东流经大关、蒋峪,流入昌乐,经安丘、坊子,汇入潍河。
在沂山北麓,自沂山水库沿公路蜿蜒而上,直至黑风口,两侧遍布刺槐。初夏之后,槐花自下而上,次第开放,花期持续月余。期间花香四溢,蜂飞蝶舞,银装素裹,宛若玉龙,素有“十里槐谷”之称。
沂山山清水秀,风光无限,自然景观美不胜收。裸岩突兀、恰似罗汉的孝母崖;水流淙淙、一路蜿蜒的鸣琴溪,鬼斧神工、半空高悬的吕祖洞;头若骷髅、独守城边的将军石;宛如长龙、东西横贯的齐长城;静立道边、慈眉善面的天然石佛;憨态可掬、枕山假眠的八戒小憩;花香鸟语、流水潺潺的天衢园;水碧透底、倒影云天的圣水湖等天然美景,各领妙处,珠结璧连,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人文景观各具特色
泉群密布孕育四河
经过历史的积淀和近几年的建设,东镇沂山的人文景观鳞次栉比,各具特色:玉皇顶宝阁玲珑,浑如冠冕;刺槐谷蜂飞蝶舞,花香蜜甜;更有那东大门宋城巍峨,气象非凡;东镇湖烟波浩渺,亚赛龙潭;圣水河道道塘坝,鱼跃水面;东镇庙碑林古木,香火不断;法云寺朝钟暮鼓,佛像庄严;千米滑道婉转急缓,游客比肩;高山漂流似曲水流觞,欢乐无限;古松群松涛阵阵,小路弯弯;看索道似莺梭穿柳,人若飞仙;旅游专线左旋右转,步步景观。
沂山属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四季湿润多雨雪,年平均气温9.8℃,由于地势的差异和特殊的小气候影响,各地温差较大,山顶比山下有时竟低10℃之多,一般说来,潍坊境内每年的第一场雪和最后一场雪,都会落在这里;年降水量毫米,明显多于周边地区。优良的环境,丰沛的水源,孕育了沂山丰茂的植被和无边的树木,沂山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8.6%,为山东省之最,植物种类科、属、一千余种;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8.9万个,年10月,在中国森林氧吧论坛上,沂山获评“中国天然氧吧”。
沂山独特的地形地貌,良好的生态环境,充足的食物资源,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存环境。在其他地区难得一见的珍禽异兽,竟也藏身于东镇沂山,尤其是各种羽毛艳丽,叫声婉转的鸟雀,常常成群结队,引得无数摄影爱好者守候林中溪边,伺机抓拍动人的瞬间。一些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在沂山也能找到它们的踪影,堪称一方动物的乐园。
沂山泉群密布,水资源丰富,孕育了沂河、沭河、弥河、汶河四条较大的河流,故民间有“沂生四子”之说。
沂山周边散布着冶源、大关、沂山、沙沟等大中型水库,小型水库和塘坝更是星罗棋布,如一粒粒碧玉镶嵌在沂山周围。沂山水质清纯,极少水垢,口感爽甜,多含微量元素,许多游客来到沂山,常常倒掉原装的纯净水,接一瓶山泉水带回家中,慢慢品味。
历朝历代帝王赠封不断
历代帝王对东镇沂山多有赠封。唐太宗首次敕封沂山爵位曰“东安公”,这是沂山之神第一次拥有朝廷封号。宋真宗更是封东镇沂山为“东安王”。普通百姓亦崇拜镇山、祭祀镇山,镇山文化应运而生。
东镇庙东安王大殿。井玉霞 摄
沂源猿人在此诞生
东夷文化于兹发祥
沂山走过26亿年的漫长岁月,强大的外力作用几番重塑了它的模样,人类不曾见证。直到五六十万年前,也就是“北京猿人”出现在周口店一带,窥视着那片陌生的山河时,大地母亲也给沂山一份丰厚的礼物:人类诞生在了她的腹地,“沂源猿人”给寂寞的大山增添了一片生机,带来了文明的曙光。“沂源猿人”是最早的山东人,也是目前所知,黄河中下游地区最早的古人类。经过漫长的岁月,先人们慢慢地走出山洞,走下山坡,从捕捞采摘走向耕种牧养,繁衍生息,代代相传,他们创造了东夷文化。
人类是从大山走向平原的,这是人们的共识,在东夷文化圈内,沂山是最重要的高山,这一系列已经探明的、星罗棋布地分布在沂山域内大大小小的后李文化遗址、北辛文化遗址、大汶口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和岳石文化遗址等人类活动遗址,即是充分的证据。
东夷文化作为人类幼年时期的史前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曾经的辉煌。人类告别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一步步进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随着历史的进步,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能力越来越强,文明程度越来越高,但先民们对沂山的崇拜却与日俱增,对沂山的敬畏一以贯之。
帝王赠封百姓崇拜
镇山文化应运而生
人类在走向现代文明的漫长岁月中,由对大山的图腾崇拜,继之山形崇拜,到镇山崇拜,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以朝廷为代表的统治者基于对统治秩序维护的需要,借助对镇山的登封诏祭,宣示其治权的涵盖范围,神化其统治的合法性,同时了解民情,安抚民心,体现忧国忧民的情怀,在客观上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化解社会危机的积极作用。对普通百姓而言,镇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敬畏感激之情,他们崇拜镇山、祭祀镇山,镇山文化应运而生。
《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封沂山、禅丸山,《青州府志》《东镇沂山志》等典籍也记载了此后虞夏有望秩之典,至周有沉埋之祭,秦祀加车乘骝驹。
西汉太初三年,公玉带援黄帝旧事,劝汉武帝封禅沂山,而汉武帝之所以采纳公玉带建议,也是源于对历史真实性的判断和对旧制的尊重与依从。只是汉武帝率领浩浩荡荡的封禅大军,不顾车马劳顿,自比沂山高了三分之一的泰山缘麓西来,面对东望之则拔地而起、高压群山的沂山,感到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大,便“令礼官祠之”,并在沂山之巅建造了泰山祠,留下公玉带“奉祠以候神物”。
其后,历代帝王,延续旧制,对东镇沂山多有赠封,隋文帝开皇十四年闰十月颁旨天下,要求“就山立祠,取近侧巫一人,主知洒扫,并多莳松柏”。自此,朝廷祭祀东镇沂山的场所,由山上迁至沂山东麓的东镇庙处。
唐贞观十年,太宗首次敕封沂山爵位,曰“东安公”,这是沂山之神第一次拥有朝廷封号,确立了东镇沂山在国家体制内的重要地位,具有划时代的政治地理意义。天宝十年,唐玄宗加封东安公,进一步重申和加强了作为国家东部镇山在朝廷礼制体系中的地位。
宋真宗封东镇沂山为“东安王”,使东镇沂山之神的爵位更晋了一级。此后宋仁宗、徽宗沿袭祖制,颁旨加封。
《二十四史·金史》记载,金明昌六年,“章宗从东镇庙道士杨道全之请”,敕封包括东镇沂山在内的五镇四渎。东镇庙的一个道士对国家的祭祀制度不仅有发言权,而且还被皇帝采纳,可见东镇庙及东镇沂山在当时的国家政治体系中影响之大、地位之高。
元朝对东镇沂山依然十分重视,大德二年,元成宗颁旨致祭东镇沂山,用蒙、汉双文写成的“大元增封东镇元德东安王诏”碑,现在仍然屹立在东镇庙御碑亭中,圣旨介绍了镇山的由来,重申了镇山“阜民生安地德”的职责,还郑重地加封了东镇沂山的神号,即在“东安王”之前加了“元德”二字。
到了明朝,布衣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独辟蹊径,一改历代沿袭加封的旧制,于洪武三年,颁旨改革岳镇海渎的神号,削去前朝封号,以山水本名称其神,此举对后世影响巨大。纵观整个明朝,对岳镇海渎的祭祀昭告十分重视,现存东镇碑林中的朝廷致祭碑,明朝多达72幢。
清朝,尤其是清前期,朝廷依然重视对东镇沂山的诏祭,康熙、乾隆二帝多次派遣重臣前来致祭,并题字相赠,雍正二年,雍正帝甚至破例给沂山敕封了“佑民捍御之神”,其重视程度不亚于明代。只是自嘉庆之后,东镇庙中朝廷致祭碑明显减少,这大概与当时国力衰微、外敌入侵不无关系吧。
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沂山东连沧海,西接泰山,北走燕赵,南控徐淮,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沂山周边,齐长城内外,曾发生过许多著名战事。
东晋义熙五年,东晋中军将军刘裕为抗击南燕,外扬声威,自建康(今南京),经莒县,越大岘山(穆陵关所在地),率师北伐。大岘山号称“齐南天险”。刘裕部下担心南燕军队固守大岘或坚壁清野,则此行不仅无功,且将不能自归。刘裕则认为,慕容超贪婪,无深谋远虑,必不能守险清野,于是督兵急进。果不其然,南燕在穆陵关疏于防守,晋军得以轻松过关,刘裕因此指天而喜,曰:“吾事济焉。”遂挥师而灭南燕。
清代捻军起义,沂山作为鲁中门户,战略位置仍然十分重要,民间至今流传着“穆陵不响铜陵响”的说法。捻军进攻鲁中,齐长城上的穆陵关和铜陵关是两处重要通道,其中至少一处是其必经之地。
沂山山高林密,易于隐蔽,林果、野菜、菌类、野味等食物资源丰富,所以每遇荒年、匪患、战争等天灾人祸,民不聊生时,人们自然想到了沂山的庇护,他们携家带口,呼朋唤友,深入沂山深处,躲灾度难。至今留存在歪头崮的悬崖上,金贞祐三年“夫沂山”石刻,即是此类事件的真实写照。
年1月23日,日军侵占临朐县城。随后,沂山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乡民一百余人,在大官庄成立抗日义勇军。年2月,由青岛市清洁队、码头工人及青年学生等人组建的海军陆战队第五大队进驻穆陵关,奉命阻击进犯临沂的日寇。陆战队官兵奋勇杀敌,但终因弹尽粮绝,被迫撤离穆陵关。他们以沉重的代价,阻止了日寇南进,为临沂阻击战及台儿庄会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年4月2日,苏鲁战区新编第四师二团于蒋峪阻击南犯的日伪军,毙伤日伪军数百人,取得重大胜利,《大众日报》为此作了报道。年1月25日,苏鲁战区五十一军在穆陵关阻击扫荡的日寇,中国军人浴血奋战,重创日寇。
年6月经鲁中军区批准,沂山支队在沂山北麓石砬村成立,钱钧任司令员,熊飞任政治委员,辖3个营共人,主要活动在沂山一带打击敌伪势力。年秋,沂山支队整编为八路军鲁中军区第四军分区十二团,在临朐县大队和各区中队的配合下,与鲁中军区一团连续攻克小关、大关、蒋峪等日伪据点,解放沂山以东地区。
东镇碑林堪称历史瑰宝
朝廷致祭频繁,名人题写文章和诗词,为了流芳百世,人们镌刻在石碑上进行保存,进而衍生了大量碑碣。年东镇庙存碑有三百六十余幢,现存古碑只有幢,其中神应记碑最为古老。
东镇庙碑林。刘婧 摄
东镇碑林历尽沧桑
欣逢盛世再现辉煌
东镇庙是历代朝廷祭祀东镇沂山之神的场所,其前身为西汉太初三年,肇造于主峰玉皇顶的泰山祠。隋开皇十四年闰十月,文帝颁诏,要求就山立祠,东镇沂山之祠始迁沂山东麓。
历朝历代,朝廷御祭不断,“告祀之使,岁时不绝”,有时一年之内多达数次。按旧制,逢祭必碑,因为主祭官宣读的祭文,是用毛笔书写在黄绢上的,虽然庄重大气,富丽堂皇,但不利久存。将祭文镌刻在石碑上,以期流芳百世。频繁的朝廷致祭,衍生了大量的御制祝文碑。致祭之余,参祭人员读古碑,赏古树,游沂山,观瀑布,多有所感,写了大量的文章和诗词,部分诗文刻成了横向的诗文碑,镶嵌于东镇庙殿堂的墙壁上。加上重修庙记碑、修醮碑、名人题刻碑等,组成了浩瀚的东镇碑林。
东镇庙存碑较多,但留存下来的仅是很少的一部分。光绪三十年(),有人统计存碑三百六十余幢,而现存古碑只有幢。之所以流失这么多碑碣,有复杂的历史原因。由于沂山及周边地区不出产刻制碑碣的石灰岩,有刻制者贪图方便,便将前朝古碑磨去碑文,再把新碑文刻上去。这在光绪《临朐县志》上有记载:“明成(化)弘(治)间,祭告之使,数岁一至,镌刻之役日繁,沂山石质不中碑材,采自西山颇疲民力,有司往往砻去旧刻以应之。”自清末兴办新学,需要场所,清除神佛造像的现象相当普遍,东镇庙自然也不例外。日寇侵华期间,为打通益都到临沂的交通线,需要大量石材修建桥梁,曾将东镇碑林中碑体高大者拉至小关村西到大关村南的汶河之上铺路修桥。再后来,经过“大跃进”和“文革”时期,不少碑碣也被毁。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东镇碑林,只不过是部分历尽劫难的幸存者罢了。
自年起,各级人民政府筹集资金,责成文物管理部门制定东镇碑林复立方案,成立专门队伍,启动碑林复立工程。经过三年的搜集、挖掘和整理,破碎的碑碣经过清洗锔合,边框加固,至年,共复立碑碣近百幢,此后又经过广泛征集,共复立碑碣幢。为科学地保护古碑,年东镇庙重修时,在庙的中心地带建立四个碑廊,将石碑按年代顺序一一安放,加基座和玻璃罩进行科学保护,并向社会各界开放。
古碑无言佐证历史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按旧志和碑目记载,东镇庙曾有汉碑两幢,两晋及南北朝四幢,隋唐以后,存碑越来越多。经过岁月湮没,早期的碑碣已难觅踪迹,现存东镇庙中最古老的碑是金朝承安五年()的神应记碑,民间俗称的获鹿碑或回鹿碑。时间最晚的是年的重修寝殿记碑,从严格意义上说,此碑已不在古碑的范围了。
在东镇碑林中,每幢碑都记录着各自不同的信息,从内容上看,可分为:御碑、新皇登基昭告碑、祷雨碑、祈晴碑、诗文碑,重修庙记碑、修醮碑、题刻碑等等。每幢碑都是历史的见证者,都是东镇文化的载体,每幢碑都满载着厚重的历史信息,伴生着许多故事传说。
元大德碑,立于古祭台西侧御碑亭中,为大德二年元成宗诏封五镇圣旨碑,是东镇庙现存四幢御碑中最古老的一幢。碑镌蒙汉双文,上半部分是蒙古文中作为贵族文字的八思巴文,下半部分是楷书汉文。相传,两种文字之所以如此排列,是朝廷的刻意安排,想运用压胜的方法,确保蒙古人永远压制着汉人。当时的陪祭者绝大部分是汉族官吏,看到如此安排,他们委婉劝导:东镇庙周边居民都是汉人,他们都不认识八思巴文,碑的篆额倒不如改为用汉文书写,好让人们一目了然,知道这是当今皇上敕立的御碑。建议被采纳后,汉臣们进一步建言:当今皇上广行仁德,成就非凡,堪称明君,不愧为真龙天子,碑首宜刻四条神龙以壮我大元气象。于是有违初衷的御碑变成了今天的模样:御碑篆额突出,边角分明,浑似小碑,乡人俗称“碑上碑”,汉文升到了顶部;四条高浮雕的蟠龙,栩栩如生,威武庄严,只是它是汉族的图腾,而蒙古人的图腾是雄鹰。这个故事口口相传数百年,在沂山可谓妇孺皆知。
碑阴镌刻感应之记,介绍了当时境内连年亢旱,致祭钦差到达青州,守土之官率僚属出郭迎接时,油云迁兴,雷雨大作,万民同庆。第二天天朗气清,致祭人员赶往沂山,奉行御祭之礼,顺利完成祭典仪式后,“阴云四合,雨复继作”。连年不下雨,朝廷一来致祭,竟连续下两场大雨,官民都认为这是“德音之降,至诚感神之所致也”。此碑屹立七百余载,无人敢移动、亵渎,衍生几多曼妙传奇。
康熙御碑灵气所钟
历经甲子破镜重圆
大明诏旨碑立于洪武三年,是明太祖更改神号的圣旨碑。自唐贞观十年,太宗敕封爵号以来,历代多有增封,而朱元璋认为,岳镇海渎乃高山广水,受命于上帝,朝廷授以封号是“渎礼不经”,于是褫去一切封号,以山水本名称其神。这反映出朱元璋的敬神主张,也表现出他特立独行,标新立异的治国理念。此碑矗立于东镇碑林,硕大无朋,可谓丰碑,文字方正大气,中规中矩,笔力强劲。明代杭州著名藏书家郎瑛曾慕名远道而来,赞赏有加,并考证出文字为明初著名书法家、“台阁体”书法先导詹孟举所书。
灵气所钟碑,是康熙五十二年清圣祖御笔亲书的题刻碑。“钟”是聚集、汇聚,“所”为处所、地方,这是一个倒装句,将“钟”“所”颠倒,宾语前置,表达了一代大帝对沂山的高度评价:“灵气聚集的地方”。从康熙四十八年内阁侍读学士瓦尔大代祀沂山的祭文中,可以看出,他之所以如此高度赞美东镇沂山,是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绝非阿谀奉承。这一年,适逢康熙六十大寿,天下太平,从他挥洒自如,充满灵动的书法中,可以看出他的自信和得意。这幢碑在年曾遭到破坏,碎为大小不等的13块,散落各地。年东镇庙碑林复立时,文物工作者费尽周折找到部分残碑,核对拼接,加框固定,立于东镇庙大殿之前,阙如部分,用水泥抹平,日后再有残块出土,清洗后填补到相应位置。直到年5月7日,工作人员在大殿东侧施工时,发现“所”字下半部分。至此,历经一个甲子、整整六十年骨肉分离的康熙御碑终于破镜重圆,完整地拼凑在了一起。这段传奇经历,令人不可思议,这也许就是碑文内容的一种现实体现吧。
现立于东内碑廊的吴宗显张初致祭碑,记录了明永乐初年的一段历史。靖难之役期间,朱棣与建文帝叔侄相残,疏于边关防守,安南(今越南)人侵我领土,扰乱边关。到永乐四年,国内大局已稳,明成祖决定伐安南。于是派遣道士吴宗显、监生张初祭告沂山,祈求神灵保佑讨逆将士一路平安,灭贼安邦,早日得胜还朝。碑文中公布了出兵日期,即致祭日7月20日的前四天,“7月16日兵行”,现在看来,打如此规模的一场战争,当属军事绝密的出兵日期,竟然在致祭东镇沂山的祭文中公开载明,足见朝廷对东镇沂山之神的虔诚和仰仗。
东镇碑林,记录了历朝历代不同时期国家在政治、军事、民生等各个方面的军国大事,成为正史的重要补充和佐证,一些诗文碑歌颂了东镇沂山的历史地位和奇异山水,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碑碣保存了重要的历史信息,留下了丰富多彩的书法作品,纵观各个时期的古碑,真、草、隶、篆、行各体俱全,有的秀丽典雅,有的古朴端庄,有的法度严谨,有的潇洒豪放,如赵秉忠诗碑、刘时斅诗碑、东藩代祀诗序碑、乔宇诗碑、李振裕致祭后记碑,尤其是张连登诗碑,诗美字俏,堪称双绝。
东镇碑林是先贤对东镇沂山厚重的馈赠,是历史沉淀的实体文物。尽管大部分碑碣已经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还是寄希望于它劫后重生,某一天突然以某种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给我们带来莫名的惊喜,接续上一截历史的断环,还原一段曾经真实的历史画卷。
几千年传承和嬗变沂山文化形态多样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积淀,沂山域内产生了众多文化形态。在封建社会,镇山文化逐渐成为国家政治层面的庙堂文化。著名的齐长城复线位于沂山东麓,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沂山还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和道教名山。朝廷御祭有植树的习俗,历代名人也多有效仿,且一直沿袭至今。
法云寺边的圣水湖。傅光宏摄
炎帝遍尝沂山百草
青铜遗存彰显辉煌
沂山文化的曙光,当属东夷文化。从域内发现的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等众多文化遗址看,在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前期,沂山文化已发展到较高的程度。许多地方的文化形态环环相扣,传承有序,足以证明东镇沂山一直是人类聚居区,无论是气候、环境、水资源、食物资源等方面,这里都是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
在东镇沂山,民间广泛流传着神农炎帝来沂山遍尝百草、开辟天麻园,留下神农庐、神农溪。黄帝封沂山、禅丸山,曾居轩辕谷,以及尧舜禹的众多民间传说和由此衍生的地名,增加了沂山史前文化的厚重,为沂山一步步成为天下第一镇山埋下了草蛇灰线。无论是舜帝的肇州封山,还是大禹划九州,都奠定了沂山镇山文化的基础。
进入奴隶社会后,从域内发现众多的青铜文化遗存,尤其是一些铸造精美、体量较大的青铜器看,沂山应是国家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作为国之重器的鼎彝,不为平民布衣日常所用,而是统治者身份的象征,是社会上层人物的专属品,可见沂山在当时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千年积淀文化多彩
儒家文化贯穿其中
继东夷文化之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沂山域内产生了太多的文化形态。站在今天的角度看,在东镇沂山众多的文化形态中,最具闪光点的当数镇山文化、齐长城文化、红色文化和非遗文化。此外,宗教文化、生态文化、旅游文化、慈善文化等众多文化形态,都是沂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几千年国家、帝王、先贤和普通百姓对镇山的尊崇、祭祀、游览、歌颂、索取中,积淀形成了厚重的镇山文化。它包罗万象,既有国家、帝王对国运的祈祷,对国是的昭告,也有社会贤达、文人墨客对国家的期盼,对政治的褒贬,对祖国山河的歌颂,更有黎民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热切盼望。
在镇山文化中,充溢着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千姿百态的世俗文化等诸多文化元素,但作为历代封建王朝正统思想的儒家文化,自始至终像一根红线贯穿其中。从表面上看,封建帝王或朝廷重臣在天时不顺、地道欠宁、旱暵水灾、兵燹战乱时,致祭东镇沂山,祷告祈福,其实,这是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安抚民心、体现仁政、凝聚社会各阶层共识的一种有效的统治手段,而绝不仅是迷信、厌胜的法事。而镇山高峻,气候独特,朝廷祭祀,民间祈福,尤其是祷雨祈晴,常常应验,更增添了东镇沂山的神秘性,放大了镇山的灵气光环。历代王朝对镇山的诏祭,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阜民生安地德”。而帝王大臣的莅临,安抚了民心,了解了社情民意,同时游览了高山广水,愉悦了心情,开阔了视野,留下了诗词美文、故事传说,增加了镇山的文化底蕴。而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前进的动力,对镇山文化的产生、发展和繁荣,更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进入封建社会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沂山文化发展进入繁荣时期,尤其是沂山文化中的镇山文化,逐渐成为国家政治层面的庙堂文化。自汉武帝始,历朝历代对东镇沂山增封有加,祀典不绝,随之御制祝文碑、诗文碑越来越多,渐渐形成了名闻遐迩的东镇碑林。
随着中国五行观念的逐步形成,五岳五镇四海四渎的格局渐成定式,朝廷对岳镇海渎的登封诏祭逐步成熟并成定制,使得东镇沂山在国家的政治地位更加巩固和提升。从东镇庙现存的古碑碣中,可以窥见历代朝廷对东镇沂山的虔诚和尊崇。
极顶玉皇阁。薛惠摄
长城锁钥千古雄关
齐鲁文化交相辉映
齐长城始建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古老的长城,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长城,有“世界壁垒之父”的美誉。
年,齐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全长公里,其中在沂山境内达五十多公里,著名的齐长城复线位于沂山东麓,千古雄关穆陵关和铜陵关分列沂山东西两侧,战略地位突出。尤其是穆陵关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关隘,在历史上发生过许多著名战事,许多历史文化名人也慕名而至,凭吊怀古,写下了许多诗词名篇,留下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齐长城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体现了中华民族防御自保、不尚外侵的民族特性。作为横亘在齐鲁两国之间的防御设施,到公元前年,随着秦统一中国大业的实现,它也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但直到年后的今天,它仍然是齐鲁大地上的一条重要的人文地理分界线,长城南北风俗各异,方言差异明显,值得有关专家学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