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藏传佛教之中,格鲁派中的“格鲁”一词汉语意译为善规,指该派倡导僧人应严守戒律。由于此派戴黄色僧帽,又称为黄教。格鲁派是藏传佛教中出现最晚的派别,但是格鲁派吸收藏传佛教各派思想,后来居上,成为藏地最有影响的宗教派别,并且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

格鲁派是从噶当派发展而来的,也称新噶当派,创始人是宗喀巴。当时藏传佛教各派的僧人互相争权夺利,横行不法沉迷酒色,僧纪荡然,对佛教的声誉和影响力都有很大破坏。

宗喀巴决心改变这种状态,于是提倡严守戒律,并建立了严格的管理方法和严密的管理组织以及完善的学经制度。他于公元年和公元分别年写成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是格鲁派最重要的理论著作。

公元年,宗喀巴在拉萨东北兴建甘丹寺,并自任住持,标志着格鲁派正式形成。此后格鲁派发展顺利,势力逐步扩大,形成了达赖、班禅、章嘉活佛(内蒙古)、哲布尊丹巴(外蒙古)四大活佛转世系统。

其中,达赖与班禅两个转世系统在清代获得了清廷的扶持确认,格鲁派实际掌握了西藏的地方政权。

藏传佛教中,格鲁派影响力最大,所以寺院也最多,在长江流域也不例外。在青海玉树地区,有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治南20公里处的拉布寺,藏语全称“噶登多昂谢周塔吉林”,于公元年由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弟子旦玛堪钦·元登巴创建,并受到宗喀巴和明王朝的支持。

宗喀巴曾经将自己的头发和衣饰赐给该寺作为佛像的装藏。此外,还有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芒康县城驻地嘎托镇城北的维色寺,是藏区的十八呼图克图之一。呼图克图是清政府给予活佛的一种称号,地位仅次于达赖和班禅。

在云南地区,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弊族自治县永宁乡的扎美寺,由明代西藏噶玛巴活佛始建,原属噶举派寺院。清雍正年间扩建,改宗格鲁派,现属格鲁派(黄教)寺院。云南地区还有位于云南省雨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乡落水村的里务比寺。

噶丹·东竹林寺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东竹林寺建于公元年,原名“冲冲措岗寺”,意为仙鹤湖畔之寺,原为噶举派寺院,后为格鲁派兼并,康熙十五年五世达赖赐寺名为“噶丹·东竹林”。

在甘肃地区,有位于甘肃省碌曲县东的西仓寺,藏语称“噶丹曲科林”,始建于公元年,由拉卜椤寺著名高僧第三世德哇仓嘉央图丹尼玛主持建造。

有坐落于迭部县城西北的“跋喜电尕寺”,由八思巴大师的四大弟子之一跋喜饶巴尔于13世纪创建。有位于达位乡岗岭村东达拉河东岸的迭部恰日寺,约建于公元年。

有位于位于甘肃省碌曲县西南公里的甘、川两省交界处的朗木寺,藏语称“噶丹雪珠具噶卓卫林”,建于年。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是郎木寺的晒佛节,要将寺庙中珍藏的锦织佛像取出晾晒,有很多信众前来朝拜,是非常热闹的节日。

最后在四川地区,还有位于四川西北部德格县窝公乡境内的嘉绒寺,创建于公元17世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3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