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山区北京中科医院温情相伴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81222/6736282.html

谢智刚(左二)到牧民家调研。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讯(记者姜慧梓)与谢智刚交谈可以发现,这是个思路清晰又极富干劲的基层干部。去年8月,他以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的身份从丰台区来到青海省玉树州治多县开始为期3年的对口支援工作。

初到治多,这里与谢智刚想象中的“贫困县”有些不同,脱贫攻坚已近决胜节点,牧民的生活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改善。

脱贫致富,脱贫只是第一步,如何使脱贫攻坚顺利衔接乡村振兴、真正致富,是留给谢智刚的命题。

“产业兴旺,老百姓的收入才能稳定增长”,谢智刚认为,通过“两不愁、三保障”以及小微企业提供就业岗位等措施已经帮助当地摆脱了贫困,但要真正致富,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产业。

高原牦牛走上生态产业路

说起放牧,似乎没人比当地人更在行。早上把牛赶出去,晚上再赶回来,不太管牛在外面吃多少,冬天没有草了,就喂一点简单的饲草料,放一辈子牛大抵就是牧民的一生,祖祖辈辈如此。

治多县隶属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全县平均海拔米,当地人多为牧民,以放养牦牛为主要生计。

谢智刚对牦牛不陌生,过去北京的市场上有卖,但是不常见。调研之后,他发现,海拔越高牦牛的品质越好,这里的牦牛品质极佳,在全国市场上很受认可,但始终没能产业化的症结在供应量。

在生态优先的根本前提下,完善牦牛的供应链产业链成为谢智刚的首要任务,“政府是引领,把握住生态优先的产业方向不跑偏,具体到产业建设,企业更懂行。”

他帮助引进了青海省畜牧业龙头企业到当地投资,希望企业能给治多带去资金、技术、市场以及示范性作用,帮助当地把牛养得好、卖出去、卖上价。

当地祖祖辈辈延续的自然放养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谢智刚一方面要求企业提供专业技术人员实地指导,提高和转变当地牧民的放牧技术与观念;另一方面,他还联系了青海大学畜牧学院,让专家走进牧区,专注研究牦牛育种,确保品种不退化。

现阶段,企业已经与当地签约,租用平方米综合楼,一层用作牦牛肉罐头生产线,二层、三层作宾馆,同时还要开辟出一个展厅,展示深加工产品和牦牛文化。

理想的话,明年春天综合楼就可以开始装修了,谢智刚希望,企业带来的示范效应也能带动县里的21个农业合作社,让他们逐步转变发展思路,向生态畜牧业靠近,从“根儿上”实现自身的振兴。

扶贫成果要落到“人”身上

若说从“根儿上”实现振兴,关键还是在“人”,拿发展牦牛产业来说,谢智刚希望,最终能让牧民在不离开家乡的情况下,由自然放牧人转变成为职业放牧人。

他很清楚产业与“人”之间的关系,一个是路径,一个是目的。他反复说,产业发展得再好,人没有实现就业、没有技能提高、没有收入增长,那就不算脱贫致富。

如何才能让扶贫成果覆盖最多人?谢智刚认为这要更多依靠北京的力量,他自己就是那个“架桥人”。

刚到治多,他就协调了他所属的丰台区的各委办局,与治多当地部门进行对接,一对一帮扶。比如,在教育方面,他一方面协调丰台区的老师到治多进行培训和支教,另一方面计划组织治多的学生明年到北京,与丰台的学生们一起学习生活20天,加深了解和友谊。

在平原生活久了,当地特色的康巴藏族文化让谢智刚印象深刻,文化产业既不破坏生态环境,又能解决就业,丰富当地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大有文章可做。

丰台与治多合作排演的舞台剧《幸福交响》初稿已经出炉,计划今年底先演出两场,明年会大规模展演,讲述两地携手奔小康的故事,以及当地特色的风土人情、高原风光。谢智刚希望治多能借着舞台剧“火”一把,让当地的旅游文化产业跟着发展起来。

他还为当地的制衣厂对接了丰台有实力的服装企业,带着技术、市场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到治多,具体方案正在制定。玉石文化也已经开了头,谢智刚找到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在不破坏、不开采的前提下,请专家实地检测当地玉石的成分、结构,把玉石文化推出去。

“回去我要好好弥补家人”

谢智刚到治多一年多,在轻度的高原反应下继续工作已经成为常态。

他切身感受,高原反应不会完全消除,头晕头痛、失眠、高血压、颈椎僵硬、心脏二尖瓣轻微反流……这些症状几乎每天都会出现。过去不知道失眠的痛苦,现在晚上12点睡下,凌晨3点多就醒了,每天只有不到4个小时的睡眠。

高原还会让一些“顽疾”的症状放大。刚到治多上班的第一天,谢智刚就感到尾椎骨疼痛难忍,一同援派的医生判断可能是尾骶部滑囊炎,由于当地拍片就诊不便,每次疼起来,他就趴一会儿,挺过了一个星期,症状才逐渐缓解。

相比他在前方“受苦”,真正受累的是在北京的家人。谢智刚的爱人在机关工作,赶上年初和年中两次疫情,工作格外忙,孩子正在读初中,父母的身体也不算好,“我这一走,家里的事全都要她一个人承担。”

特别是新发地疫情期间,谢智刚的爱人作为丰台区的干部,工作量一时间骤增。每天早起做好早上、中午两顿饭,保证在家上网课的孩子不会饿着,晚上加班实在顾不上,也只能给孩子点外卖。

“一人支援,全家支援”是扶贫干部中人人都知道的一句话,简单的八个字,谢智刚说出来就已经哽咽,声音在简短的讲述中逐渐不能成句。

“感谢他们支持我,等我回去好好弥补吧,先把家务活包了。”谢智刚说。

对话

“产业兴旺,老百姓的收入才能稳定增长”

新京报:对贫困地区来说,怎样支援最“解渴”?

谢智刚:最有效的就是产业,只有把产业做起来,让当地的牧民或老百姓真的融入产业,才能让他们有一个持续性的收入增长。修路、建学校、建医院都是我们帮扶必须要做的,但是从持续性上来讲,还是需要产业。这就是产业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老百姓的收入才能稳定增长。

对青海来说,产业发展有一个不能动摇的大前提,就是生态保护。“最大的价值、最大的责任、最大的潜力”,这三个最大都是在生态。所以,我们选择在生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适度发展生态畜牧业。

新京报:如何理解政府、企业在扶贫工作中的不同作用?

谢智刚:坦白讲,以前我都在政府部门做党建工作,接触企业的机会少一些,这次到了治多重新建立了一些认识。政府和企业在扶贫工作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要相互配合。

政府是引领,包括把握产业发展方向、打造区域公共品牌,以及基地基础设施、厂房等的硬件建设。这些条件都创造好了,企业来了做什么?

企业有技术、有人员、有市场、有规划,还有整个产业链发展的思路,企业品牌和政府区域公共品牌相融合才能够真正发展当地的品牌。企业带来的不仅是投资,还起到了示范引导作用。治多有21个合作社,企业能够带动合作社共同发展生态区。

新京报记者姜慧梓

编辑陈思校对李立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