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代人,是见证社会跨越最大的一代”。年7月23日,正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建州65周年。记者再次走进雷山县西江镇黄里村,拜访一位82岁高龄、有着49年党龄的苗族老党员——张希才,他被人们称为“农民记者”。张希才于年3月开始学习写新闻,36年来,他用手中的笔记录了家乡的变化,至今已发表了余篇(幅)新闻报道。
他说我这一生乐唱宣传歌
天刚蒙蒙亮,记者来到了张老的家。此时,村里其他人还在熟睡中,张老却早早地去村边看田水回来了。他洗好脸后,拿着烧水壶去厨房接好水,慢慢地走过来,轻轻地把水壶放在电磁炉上烧水,然后走向房间,动作显得有些迟缓。
“生妈!生妈!(生是张老儿子的名字),我烧水了,你起来做点饭吃,今早要去脚尧采访。”张老去喊老伴周泽六做早餐,接着就上楼走进书房。
张老的书房不到10平米,几个角落都堆满了报纸杂志,唯有一面墙的窗边摆着一张长桌子,桌上除了电脑,就是满满的新闻剪集和杂志。那是被中央、省、州各级媒体采用的新闻作品,40多本新闻剪集、60多本杂志,还有43本他的荣誉证书……
张老转过身去,慢慢地坐在电脑前写即将要去采访的采访提纲。张老告诉记者:“现在有电脑有网络方便多了,随时可以在网上了解国家的时政动态,每天早上也可以在各平台看到当天报纸内容,晚上看新闻联播……”
张老一边说着,一边在网上浏览人民网、贵州日报、黔东南新闻网等媒体平台,开始搜索当天的报纸电子版……一下子忙乎起来,此时的他像换一个人似的,精神抖擞,看不出有半点困意。
太阳渐渐升起来了,明亮的阳光照耀在张老家门前的稻田上,可以看见阳光在水稻上涂了一圈又一圈金色银色的光环。
周泽六把早餐做好,此时的张老刚把所有作品集和荣誉证书摆放在美人靠上,想趁着天气好晒晒书防发霉。
张希才在整理作品集
紧接着,他的双眼紧盯着一本新闻剪集,一手拿着集子,一手翻来翻去,好像要在集子里找什么东西。他弯着腰、低着头,老花镜都快掉下来了,可嘴里念叨着:“我记得已经把报纸剪好贴上去了,咋没看到,不应该,不可能记错,不可能……”
“老才,莫看了,莫写了,先吃饭,你不是要去采访吗?”周泽六在楼下喊张老下去吃早餐。
“找到了,找到了,就是这篇!”张老兴奋地喊着。刚才他那么认真看集子,原来是在找当年写脚尧村的第一篇新闻报道,张老高兴地抱着集子下楼,他迫不及待地分享给妻子。
“生妈,我找到了,找到当年第一次写脚尧的新闻了,你看这还写上稿费2元!《念好‘山’字经猪牛挤满圈——雷山脚尧寨户均有猪牛12头》于年发表在《黔东南报》第二版……”张老认认真真、一字一句地读给老伴听。
张希才前往采访路上
“好,找到了就安心。你看你这样子,只要是新闻,你全身都有劲!30多年了,还是这个老样子!今天天气热,你还去那么远的地方采访,不怕被晒晕,记得带水啊!”
“下雪凝固都不怕,还怕热?呆在家头不采访,那要憋出病来,出去采访锻炼身体,自然不会生病。”
他说我一直把夕阳当朝阳
张老吃好早饭,便回房间背着相机,下楼穿好了鞋前往海拔多米的西江镇脚尧村采访,忙碌的一天开始了。
张希才帮助村民把倒在地上的农作物扶起来
记者跟着张老走在村里的田埂上,双脚都是从草丛中的露珠穿过,我们路过一些菜地,看见瓜藤豆栅伸到路边,他就走过去,小心翼翼地将农作物挪开,动作显得很娴熟。张老说,下村采访不仅仅是为了写作,遇到有需要帮助的就尽力去做,哪怕是挪挪瓜藤、引水入田的小事。
过完田埂,我们来到通往脚尧的公路上。“以前通过这里都是走山路,冬天最难走,那时候穷,鞋子破洞多了,补丁都找不到地方穿针了……”张老靠在车座位回忆说,要是雨天穿解放鞋就会湿透,一双鞋子缝缝补补可以穿一年甚至几年,天天穿,实在脏了就晚上洗好,烧火来烘干鞋子,第二天继续穿。他的话道出了当年当地人们生活的艰辛。
张希才的家乡黄里村
我们驱车行到黄里村的大山梁上(也别兰(地名)脚尧老路),“你们看,对面的那陡坡就是猫鼻梁,脚尧人冒着生命危险创造奇迹,人工开辟修通这条路。”张老指着前方的山坡告诉记者,这山海拔多米,坡度70度、长多米,当年为了加快修路进度,全村50多个劳动力用了两天时间,把7吨多重的推土机送上了这里来,后来才修通了我们现在走的这条大道。”
一路上的交流,记者才知道,张老最初大字不识,后来通过两次6个月的扫盲夜校学习而脱盲。他特别喜欢看书,经常去乡里的供销社找报纸借阅,慢慢地喜欢上了新闻。
我们的车速很慢,在蜿蜒的山路上爬行。到大龙村时,张老喊着:“在这里停一下,我年采写的第一篇稿子《为英雄的妈妈排忧解难》就是这个村……”张老回忆起当年的故事。
年3月的一天,张老当时是乡里林业辅导员,他与本乡一位同志下乡到大龙村。刚走到村边就看到该村20多名青年民兵挑柴、米等物资,说要到4公里外的乌尧苗寨慰问战斗英雄周忠烈的母亲,场面十分感人。
当时张老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新闻题材。于是及时采访,写了一篇题为《为英雄的妈妈排忧解难》的广播稿,走路送到雷山县广播站。不到一个星期,张老听说他写的新闻被播报了。他高兴地跑到乡里的广播站收听新闻,这才证实他写的新闻被采用,心里激动地说不出话来。4月10日,惊喜再次出现,因为他收到了县广播站汇来1块钱的稿费通知单。
资料图:张希才在采访途中
“当时好高兴!从那时起,我就一发不可收拾。不管刮风下雨下雪,还是翻山越岭,36年来我一直坚持到现场采访写新闻,因为这是在记录自己家乡的变化。”张老说,这些年他差不多走遍了雷山县的村寨,仅脚尧村他就来了30多次,采写了30多篇新闻稿件。
他说我写到不能握笔的那一天
年在《黔东南日报》发表第一篇文章《念好‘山’字经猪牛挤满圈——雷山脚尧寨户均有猪牛12头》就是脚尧村的新闻。这也正是他今天带记者来这个村的原因。他说:“脚尧村早在年就是‘小康村’,现在全国的农村都脱贫奔小康了,来采访这个村是很有历史意义的。”
从黄里村去脚尧村的公路
“雾当被盖地当床,秋风扫地四壁荒;蕨当主粮灰当盐,有女不嫁脚尧郎。”几十年前,当地村民是这样给脚尧村编唱山歌,反映了那时候脚尧村自然环境恶劣、贫穷的历史状况。
年初,党中央、国务院为了帮助我国广大贫困地区农村群众发展生产、尽快改变贫穷落后面貌,从中央部委、省、地(州、市)机关选派年轻干部分赴贫困县、乡镇和村,开展扶贫工作。张老当时就是乡里派去负责脚尧村林业产业的年轻干部。
年11月28日上午,单位派张老到县里领取株果树苗。为了尽快让村民把果树苗种下,散会后他便从雷山县城挑着果树苗徒步在深山小路上,当天下午就把果树苗挑到脚尧村分给农户栽种。那批果树苗后来成了村里的第一重点产业,村民有了收益,生活就开始有了盼头……
脚尧村茶场一角
几十年来,脚尧村一天天都在发生着新变化。从当年靠国家救济才能度过粮荒,到发展种植果树和茶叶、养殖猪牛等产业,修通村公路,完善村级基础设施……村里的发展被张老一一采写,《治穷致富的领头人——记农民技师吴秀忠》《脚尧寨的变迁》等新闻作品被媒体平台发表。
在张老的得力宣传下,脚尧村慢慢出名了。脚尧的发展也被雷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提炼“脚尧精神”“脚尧经验”,在社会广泛推广。脚尧村于年1月被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授予“小康村”称号……
资料图:张希才在脚尧茶场采访
从脚尧返回黄里的路上,张老双手抱着相机包坐在位置上,开始讲述他的新闻摄影历程。
张老对摄影十分热爱,自己曾经购买一台“傻瓜”相机,由于相机拍照完一卷胶卷才能换胶卷,跟不上新闻时效性,新闻变成了“旧闻”。
年,雷山县委宣传部领导了解张老的实际情况后,为了方便写稿,送了电脑和数码相机给张老使用。还派了李雪同志教张老学习使用电脑。
“真是感谢雷山县委宣传部,这么多年他们一直在关心和帮助我。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通讯员,今后有一分力,就会发一分光,活到老、写到老,直到我真站不起来的那一天。”张老感激地对记者说。
钟情于新闻写作的张老,有了电脑和相机,这些年他如鱼得水,乐此不疲。张老的确是个闲不住的人。农忙时,在家帮子女干活,农闲时,就奔忙于雷山各乡镇、各单位采访写新闻。
资料图:张希才坚持整理新闻剪集
36年来,张老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通过写新闻这样特殊的方式记录了乡亲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他用脚丈量着家乡的这片热土,翻山越岭,走村串户进行采访,见证了家乡几十年的巨变。
记者手记
行走雷山,深山中一座座村寨,被玉带一样的环山公路缠绕着,如诗如画;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告别了千百年来的贫困;张希才老人不知道多少次行走在这乡间里,采访了多少人,用笔记录着人们的生活变化。
乡间昔日的“穷山恶水”变成为了如今的“青山绿水”“金山银山”。那是广大党员干部带领群众,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发展理念的结果。只参加扫盲夜校学习而脱盲的张老为了记录这一切,翻着字典学生字,学会用电脑、学会拍摄,36年来不畏艰难险阻、不论寒冬酷暑坚持深入一线采访,撰写新闻余条。
张老书房里40多本新闻剪集、60多本杂志、43本荣誉证书……剪集里、杂志中一幅幅图景,一篇篇文章,正是他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生动写照。
“听党话,跟党走!我们的日子有盼头!”采访中,张老道出了心里话。如今的雷山已经从一个经济落后的边陲地区发展成为初步繁荣的苗疆圣地。
原标题:《雷山这位80多岁的老党员情洒山乡,撰写新闻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778.html